影戲的演出,是藉著影子的表演
   ,帶給觀眾神秘、虛幻的感受,
是一種美與夢結合。皮影戲的演出包
    括:影偶、影窗、燈光、音樂
     、劇本、演師,茲分述如下

     一.影偶
     皮影戲的影偶大多以動物皮
    來製作,皮的種類則依地區而
     有所差異,薄的皮大多用來製作皮偶的頭部、雙手、上半身,
    厚的皮則用來製作下半身、雙腳部分。台灣地區的影偶多以水
    牛皮製成,其原因除了台灣產水牛容易就地取材外,也因為水
    牛皮具彈性、耐高溫、保存容易不易發霉。影偶主要分為生、旦、淨、末、丑、雜、神、怪七類,除了這七大類之外,影偶中之特定角色,如孫悟空,其製作也相當重要。影偶之四肢和頭部是分別雕刻而成的,接著用線相接而成,以便表現時活動自如,影偶的呈現,可以說是皮影戲的靈魂所在。
二.影窗
影窗是以四條硬木製成長方形框架,再以白布或白絲綢鑲在框架中,成為皮影戲投影的影幕。影窗的尺寸因影偶大小而所有不同,並無一定之規格,早期多為三尺高五尺寬,現今多加大成五尺高七尺寬。

三.燈光
皮影戲的演出,除了影偶與影窗外,仍須具備「燈光」,利用燈光照射在影窗上,呈現影偶的表演。昔日燈光多使用油燈,油燈火光搖擺不定,雖然亮度不是很亮,但是無形中也產生了朦朧的效果,後來改用電石燈,光的穩定性較佳,亮度較量,產生之效果又不同,但是電石的氣味卻讓人不是很舒服。現今則用250瓦的電燈泡,效果更加,近年來科技之進步,加入了五彩的燈光,製造特殊效果與場景,也為皮影戲的演出增添了變化性。
四.音樂
台灣皮影戲唱腔以潮腔為主,後場音樂是屬於潮州戲曲系統,故稱之為「潮調」,又因為音樂與道士作喪禮時的音樂很相似,所以又稱為「師公調」。演唱之曲調有「一江風」、「下山虎」、「風入院」、「奏黃門」、「哭相思」……等,每一曲調再分頭板與二板,頭板之曲調轉折較多,二板則較為順暢。
五.劇本
依演出內容之不同,皮影戲之劇目可以分為文戲和武戲二種,演出內容多取自於章回小說或民間故事,藉以敘述歷史文學和闡揚社會道德,現今也有新創的劇本。文戲唱曲較多,如「孟日紅」、「蔡伯喈」、「蘇雲」等;武戲動作精采,影偶生龍活虎,場面較為熱鬧,如「西遊記」、「狄青平南」、「孫臏下山」、「薛仁貴征西」等。台灣皮影戲保存了許多元、明南戲的劇本,現存劇本大約有三百多本左右,是非常有價值的文化資產。
六.演師   皮影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技藝的傳遞過程是採取師徒相承、口傳心授的方式,台灣皮影戲藝人的傳藝,大致可以分成家傳與師徒傳授二種,且大部分的徒弟都是自家人,徒弟跟隨著師父,一方面學藝,一方面跟著師傅臨場實習,日日浸淫其中,詞曲也就慢慢朗朗上口,影偶操作自如。一個皮影戲的演出,演師人員多在四∼七人之間,通常由師傅一人主演,透過口白、樂器、假嗓等技巧,模擬出各種人物的聲音,其餘人員則擔任助演或後場樂器的演奏,演唱時除了主唱外,有時候旁邊的樂隊也擔任幫腔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