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戲,一種利用光影投射原
   理演出的戲劇,將燈光照射
在獸皮製成的影偶,透過白色屏幕
呈現出來,由演師們在白色屏幕後
,一面操縱影偶,一面以唱白曲調
的方式敘述故事情節,並同時搭配
後場音樂演出。在中國戲劇的發展
史上,皮影戲可能是中國最早的
戲劇表演,採用「光」、「影」變幻效果,這種有影無跡的古老表
演藝術,可謂集文學、音樂、繪畫、工藝、戲劇之大成。
皮影戲常被稱為「中國的卡通影片」、

「中國影子」、「亮子」或「隔紙說書」、「隔廉說書」,是早期農村時代的盛行娛樂消遣,又因為藉燈火之照映於屏幕上演出,又叫做「燈影戲」,而台灣皮影戲因為影偶側臉好像猴子,所以又稱為「皮猴戲」。傳統皮影戲演出,通常配合廟會、婚禮、生子、滿月、週歲、喪禮、新居落成等,且大都在民眾酬神或寺廟慶典時,以農曆七、 八月為演出的旺季,期間又以每年農曆七月為多,這是因為「鬼月」的酬神慶典最多。
影戲是中國戲劇的一種,亦是我國固有的民俗技藝之一。這種戲劇,不但是平民化、大眾化的休閒娛樂,同時也是傳播中華民族固有文化的有利媒介。從藝術角度觀之,皮影戲是多種藝術的複合體,它的演出包含了雕刻、繪畫、文學、演技、歌唱、音樂,若將其延伸現今的九年一貫的「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中,皮影戲的學習活動正包含了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等三方面的學習。和其他戲劇最大不同之處,皮影戲是利用平面映像來表現的,是一種平面的藝術,影偶、影幕都是平面的,在光影與線條的組合變化下,巧妙的轉化於二度空間,隔簾說書、絲絲入扣,燈下弄影、栩栩神采,創造出一個如真似幻的影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