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的由來  
  位置與形勢  
     地形初探   
    地質調查    
    氣候概述    



(金門古地圖)



(位於西方的白雞)
攝影:洪世國

    烈嶼位居金門島之西南方,為金廈海中之叢爾小島。【金門縣志】書中記載:「同安海山中,可居者五,日廈門.大嶝.小嶝.烈嶼.浯洲」,烈嶼為其中之一。只是今日之名稱於長期以來,缺乏考證,已經無法明確斷定其來源了。

古時稱為吳洲.浯烈..又名烈山。後號小金門,與其東邊的浯洲「大金門」及大.小嶝在清代以前合稱為「金門」。

但歷來有裂嶼.笠嶼.離嶼.列嶼.麟嶼等諸別稱。

至於烈嶼.裂嶼.笠嶼.離嶼.列嶼.麟嶼之名,今已無法詳其自何而來。

一則無史料可資佐證,載則海中孤嶼,近代以前由於交通不便,與外聯絡不易,未受重視與來往,不僅史書記載甚少,民間論述亦少提及,偶有著墨一二筆帶過,故欲尋其名稱之由來或演變,實屬不易。僅能就現有之各項使籍與民間相聞,略窺其梗溉。

依據【1719世紀間烈嶼村落擇址模式試建】一文之說法,在早烈嶼地景是以大陸為主的觀點來描述的,亦即,從廈門外海遠烈嶼。整個等之形式呈現著南北兩個主要的丘陵高地,中間為平坦谷地,有如裂開的兩個島嶼,因而民間以[]字同音的[]來形容此小島。另外根據金門{林氏族譜}之記載:烈嶼歷史均島嶼之稱,據傳大小金門,海水退潮時可不行往來不用船舶,至宋代被大水沖烈沙仙,此後無法不行,需用船舶交通,乃曰(烈嶼)。以上二說,均為[烈嶼]一名作不同之詮釋。

但【金門志】書中則有另一種不同之說法。其謂烈嶼島本是與浯洲(金門本島)聯屬一起,直到南宋未年,蒙軍入侵,帝昺航海至金門海面,元兵急追,情況甚危,山忽斷裂,始與金門本島脫離,烈嶼因[]而得名,故名[裂嶼]。因而林次所作之(欲踏石詩)裡有{六飛一去不復返,此地猶傳帝子行,萬里河山無駐足,數堆盤石尚留名}之句。「欲踏石」(俗傳在烈嶼之西)雖人在【浯江見聞錄】一書內以正其非,不過,舊時既有此說,姑仍存之。此又是其別稱之一,今之「烈嶼」,古稱「裂嶼」。

然而上述各種說法均為明朝盧若騰所不溝茍同。盧若騰於其所著之【留 庵詩文集】中力辯其誣,以其認為,烈嶼齊名應「[笠嶼],因其島山多田少,形狀如斗笠一般,古以其形命名之。又是另種不同別稱來源。

另外【金門民間傳說】書中亦有一說:烈嶼和大金門本是相連,沒有過海,和大金門的水頭有數公尺之土地相連帶。後有一仙人盧遠來古寧頭港(舊稱古龍頭),眼見船隻軍要轉來轉去才能轉進港,非常麻煩,就說:「這條港路上的半島,該讓她(離嶼)去,讓出這條港路,好交通船」。金口一開,烈嶼那塊島慢慢裂開,一直開離大金門所以叫「烈嶼」久而久之,就叫成了「烈嶼」。民間既然有此傳說,也許有其可供參考價值,姑且一提。

另劇烈嶼本地(鄉賢耆老)之看法,烈嶼之古稱應為(列嶼),此是因為烈嶼除本地之外,其西南方上右大膽.二膽諸島.復興嶼(古稱復鼎嶼.其形若鼎覆之狀).猛虎嶼(古名虎仔嶼).西北角有師嶼(鼠嶼).東北角有十八羅漢石,羅列於大.小金門之海中有如一列,故名(烈嶼),鄉野之見,或有附會之處。

而「小金門」,則是近代之俗稱,以金門本島危大金門(烈嶼居民舊時統稱為後埔,今日年長者仍沿稱),烈嶼較小,故稱「小金門」,明顯地,是以其面積之大小稱之也。

至於其他之別稱或古稱,皆會出現於不同書籍史料中,同樣是望能詳述其來源,則留待人他之考證。

資料來源:烈嶼鄉鄉志  民91.01  烈嶼鄉公所
金門縣志  民80年  金門縣政府


(位於西方的北風爺)
攝影:洪世國


(青岐港的岩石景觀)


(從上林遠眺貴山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