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的由來  
  位置與形勢  
     地形初探   
    地質調查    
    氣候概述    


(烈嶼地質之美)
 



(烈嶼鄉的地質圖)

烈嶼的地質

烈嶼形成的地史

關於烈嶼與金門島的誕生,可以追溯自三疊紀晚期以來,南嶺褶皺帶經歷了印支運動、燕山運動、喜馬拉雅運動等一序列的大地構造運動,而在此褶皺帶東緣(中國東南海岸),所形成的一系列斷塊隆起的島嶼及隆起之後的地塊抬升,烈嶼與金門島之雛型於是誕生了。

就地質背景而言,在距今兩億到一億年前的燕山運動期中,福建東南斷裂活動十分強烈,同時也有廣泛的岩漿活動,岩漿侵入形成潛伏的巨大花岡岩岩體。構成烈嶼與金門基盤的花岡岩類岩石正是燕山構造運動的產物。因此烈嶼與金門和鄰近的福建沿海地區,為同一地質構造與火成岩區,具有相近的岩石組成,主要為片麻岩、混合岩及花岡岩(福建地質誌,1985)。

基盤花崗片麻岩,根據定年結果,其年齡為139百萬年,後來侵入的花岡岩,其年齡為101百萬年,均屬中生代的產物。當此基盤岩石在地殼深處形成後,復有偉晶岩脈的生成和隆起後基性岩脈(91-76百萬年)等的侵入。

此後基盤之上有金門層、紅土層的沉積覆蓋,迄晚中新世(約13百萬年前),因受南海擴張影響,引發大陸裂隙岩漿活動,而有玄武岩的岩漿噴發,造成陽山、大山頂以迄南山頭等地的玄武岩熔岩流。覆蓋於地表最上層之沉積物,則多為晚近(第四紀以來)侵蝕、搬運和沉積作用所造成,通稱為現代沖積層 。

烈嶼與金門各島在第四紀冰河時期,全球海水面下降最深達一百四十公尺,故與大陸相連。冰河期結束,全球氣候回暖,南北極冰雪大量融化,全球海水面上升,因而與大陸一水相隔。經歷地殼的變動與海水面的上升、下降,低緩的片麻岩丘陵構成本島的骨幹,臺地、低地散佈其間。複雜多變的岩石、地質構造和長期的風化侵蝕與地形演化,使得烈嶼的海岸與陸地山嶺呈現多采多姿的面貌。

  


石英岩脈

 

 


青岐港海岸受海水沖蝕之花崗片麻岩

地層及岩石

  構成烈嶼的基盤岩石為中生代的花岡片麻岩,在基盤中有各種不同的火成岩侵入體,岩盤之上依序堆疊金門層、紅土層與近代沖積層(如圖三),局部地區則有晚第三紀的玄武岩熔岩流覆蓋於已風化的花岡片麻岩或第三紀沉積岩之上,主要露出於烈嶼各山嶺與南方海岸。

 

1. 基盤岩石:花岡片麻岩、花岡岩

本島最古老的岩石為花岡片麻岩及花岡岩,也是金門之基盤岩石,其間有脈狀之偉晶岩、基性岩脈及石英脈等貫穿侵入。花岡片麻岩大部分呈灰白色挾黑色片狀礦物,片麻狀組構明顯,片理呈東北西南或東西走向。組成礦物包含有石英、正長石、斜長石、黑雲母、白雲母、角閃石、磁鐵礦等,顆粒由中至粗,但粗粒者較多。花岡片麻岩,主要出露於龍蟠山、紅山至湖井頭一帶丘陵及沙溪、貴山海岸一帶。

      花岡岩呈灰白色,結晶顆粒較小,片麻狀組構不明顯或無,礦物組成與花岡片麻岩約同,主要出露地區在東崗及羅厝海岸。於東北角的后頭海岸至九宮碼頭海岸一帶,有混合岩(或稱為混合岩化現象)出露,原岩中的礦物受熱作用的影響,產生潛移,分聚成黑、白兩部分岩性(其黑色部分是由富集的鐵、鎂礦物所組成,白色部分是以長石、石英為主的長英質岩性),共組而形成所謂的混合岩。混合岩帶多有花岡岩的侵入,故推論此混合岩應是花岡片麻岩與花岡岩的過渡地帶岩性。此外石英片岩出露於后頭海岸、青岐南方海岸及西路村後山坡一帶,其中於青岐所見者,為石英片岩與花岡片麻岩的傾斜岩層,走向北偏東540、傾斜角450,交疊出現,在本島甚為罕見,亦說明該片麻岩應屬沉積型片麻岩。於西路所見者,片岩中含較多的白雲母,岩性近雲母石英片岩。


(基性岩脈侵入花崗岩中)

 


(基性岩脈侵入花崗岩中)

 

 


風化的石英岩脈

 

 


(石英岩脈侵入偉晶岩脈)

2.侵入岩  

 

     在烈嶼與金門本島地質結構中尚有一明顯的特色,那就是基磐中多樣的侵入岩體。 侵人岩大致分為四種;即偉晶岩、基性岩脈、石英脈岩與長英斑岩,惟分佈面積不廣,且均以脈狀侵入花岡片麻岩或花岡岩中。

(1)偉晶花岡岩脈:偉晶花岡岩均以侵入的產狀存在於花岡片麻岩,或花岡岩中,成脈狀出現。其成分含有:白色或肉紅色的鉀長石 (正長石)、白色鈉長石、白雲母、極少之黑雲母、細小的石榴子石、透明帶茶色的石英混合物。偉晶岩乃岩漿結晶末期之產物,各處之偉晶岩脈所含成分不盡相同、其組織呈粗粒狀至偉晶狀。

(2)基性岩脈:基性岩石呈脈狀侵入花岡片麻岩中,以東崗、羅厝海邊出現最多最明顯。基性岩脈的斑晶礦物含有斜長石、角閃石、黑雲母,呈深灰或灰綠色,質細緻厚密。各處所見之基性岩脈有侵入於花岡片麻岩中,亦有侵入於花岡岩中,常成群侵入,岩脈寬由數公分至七、八公尺以上不等,沿花岡岩類岩石的節理侵入,東崗、羅厝海岸的局部地區,可發現基性岩脈有先後二次的侵入現象。

(3)石英脈岩:石英脈係由極純再結晶石英所組成。是岩漿侵入圍岩分化結晶而成的一種岩石,或可能為砂岩等沉積岩受接觸或區域變質作用矽質分凝結晶而成。它常與偉晶岩脈一同出現,通常在偉晶岩脈多的地方,石英脈岩也相對的多。與花岡片麻岩之節理有斜插者,也有作直角插入者。

(4)長英斑岩:屬淺成岩,發現於東崗北側海岸及九宮海岸岬角的潮間帶,各有一寬達數公尺的淡黃色長英斑岩,呈脈狀侵入花岡岩中。此外龍蟠山近西宅段山壁上也有出露,岩石含石英斑晶,基質為長石、石英質,節理發達。

 


火山熔岩(黃色部分為硫磺)

3.覆蓋層:第三紀末期至第四紀初期之沉積岩  

 

覆蓋於花岡片麻岩基磐上之沉積層,形成了烈嶼的台地或低地;由下而上可分為五個岩層單位,分別為:金門層、紅土層、玄武岩層、泥炭層、現代沖積層。

(1)金門層:金門層為金門島(含烈嶼)主要的地下沉積岩地層單位,其最下部非整合於片麻岩之上。本層廣泛分布於金門地區,可再細分為上、下兩段,即下段的基底沈積段與上段的白色黏土砂礫段。

金門層下段,其沈積物主要來自本島基盤侵蝕面岩石風化之碎屑或土壤,以及經過流水沖刷而重積之材料。石英粒之稜角顯著、大小不一,表示未經長途之搬運與淘選。

金門層上段,地層中產高嶺土,本層之沈積物當屬外來,岩石係由黏土質砂岩、石英質砂礫層與黏土層三種岩型交相疊置而成,唯本層中的高嶺土在烈嶼不顯著。

於烈嶼,金門層主要出露的地點,在東崗至大山頂間的狹長地帶;在東崗海岸南側,受海水的侵蝕,在海水面附近石英質砂礫層挾粗大的石英礫,露出厚約三、四公尺,不整合於已風化的花岡片麻岩之上。岩層中,夾層狀鐵質結核,厚度在O.五公分至數公分不等,岩層剖面亦可見交錯層理。於砂礫層的上方,則見紅土層的堆積及玄武岩礫石散佈。

(2)紅土層:紅土層以假整合覆蓋於金門層之上,遍佈烈嶼與金門全島的地表。本層厚度不一,由數公尺到數十公尺以上。紅土層中通常含粗顆粒石英,有時亦含有包括鐵質結核、鋁土礦與石英質礫石等所組成的礫石薄層。烈嶼的紅土以移積型居多,部分為風化殘積紅土。根據野外的觀察識別,大致上含粗粒白色石英碎屑者,多為移積型紅土,一般多為花岡岩類母岩風化移積而成;反之土壤顆粒均勻細緻,顏色一致而呈紅褐色者,則多為玄武岩地區之風化土壤,部分可能為火山灰的堆積物質。

(3)玄武岩層:玄武岩於烈嶼,分布的地區頗為零散,卻甚顯著。於南方,南塘之陽山、大山頂、青岐之亂石山,於北方,庵頂之麒麟山、西路之龍蟠山,均出露玄武岩熔岩流或大塊礫石,尤以大山頂及青岐南山頭海岸地帶,分佈最為廣泛。南山頭見柱狀玄武岩矗立海岸,氣勢雄偉。地表的玄武岩易受風化,風化面沿同心圓方向而剝落。崩落的礫石,大小不等;普通礫徑約為七、八十公分,約成橢圓形,時或大者可達數公尺,礫石渾圓,深灰黑色,間有氣孔構造,孔內或充填淺黃色薄層次生礦物,組織緻密,含細粒橄欖石斑晶頗多。橄欖石之顏色為綠色,散布於玄武岩中,斑晶除橄欖石外,其他黑色礦物有輝石及鈦鐵礦。熔岩流厚度依地形推算,於大山頂最少十公尺,下部為瓷土層,色黃白,厚度約一、二公尺,再下則為花崗片麻岩。麒麟山與龍蟠山兩峰相連,前者為小金門最高峰,其頂部全為玄武岩熔岩流及礫石所覆蓋,其礫徑與大頂山所出露者相同,下部為花崗片麻岩。玄武岩礫石層,多為玄武岩層沿節理面風化侵蝕、崩解而成,散落於山坡或谷地。早期甚多的玄武岩礫石,被開採截切做為房屋砌牆之建材,或經簡易加工製成石臼等器具,故礫石漸少,部分地區甚至消失(如西吳村之後面山,已無玄武岩之蹤跡)。而黑色玄武岩(俗稱青草石)的屋牆,也成為小金門傳統民居的一項明顯特色,此外、玄武岩也常經加工製成石臼等石器。部分地區,在玄武岩熔岩流之下方,常有一層白色黏土,廣泛分布,其成因為已風化的花岡片麻岩,受熱水的化學作用,長石質岩石轉變成高嶺土礦物,品質佳,但產量有限。此外,南山頭海岸玄武岩被侵蝕移去後,下方露出生痕化石,為金門地區所罕見。


(4)泥炭層:在近代沖積層的底部,離地表約二、三公尺深處,含泥炭沉積物。此沉積物應係由古河道或溪流沼澤區沉積原生植物炭化、與細沙、黏土混合而成。泥炭土零星分佈於烈嶼中央低地地表之下,通常於工程施工時偶被掘出,其厚度通常不及一公尺。

(5)現代沖積層:覆蓋於紅土層之上,由風積、河流、海浪或海流搬運堆積而成。分佈於溪谷、河流兩側、濱海及斷崖之低地,為砂質堆積而成之地層。當海岸的紅土層等半膠結黏土砂岩,受侵蝕而崩落於潮間帶,經海水不斷的溶解、侵蝕,其中不溶於水的礦物成分漸富集,最後形成具有硬殼、多孔隙的紅色蜂窩狀岩石,俗稱「貓公石」,分布於烈嶼北側,埔頭至后頭一帶海岸,顏色鮮艷,外形奇特,甚具景觀之美。


(金門層及其上方的紅土層)


(東崗南側露出的紅土層)


(『金門層』及層中所含的褐色鐵質結核薄層(東崗南側海岸))


 

 

(東崗南側海岸的金門層,為沙礫等所組成的半固結沈積層,層中含大顆粒磨圓的礫石)


(位於后頭港左側的貓公石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