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扮戲服   角色   身段   樂器   曲調   劇本   道具

扮戲服

        歌仔戲戲服其實與其它劇種並無不同,戲服主要在區分角色身分、性別,並沒有嚴格地依朝歷代作分類,因此歷代的戲碼與清朝的戲,演員穿著之戲服可能相同。考究各朝代服飾非民間藝人能力所及,按朝代製作戲服更不是民間劇團能力所能負擔。

         歌仔戲服裝受到京劇與大陸都馬班之影響,於發展過程中逐漸吸收各劇種之菁華,並受時代及周遭環境之影響,因此二、三十年前,歌仔戲戲服開始大量使用亮片,以增加舞臺戲劇效果。晚近部分大型歌仔戲劇團之戲服更加多元、豐富。

        歌仔戲妝扮頗為費時,演員演出前先依劇中角色化妝抹粉,舞台通常都非常濃艷,其用意凸顯五官,誇大色彩使遠距離的觀眾也能清楚看到演員扮相。以造型而言,旦腳及青衣貼頭片,受到京劇之影響;但歌仔戲與現實生活較為貼近,逐漸改成不貼頭片,不梳大頭,而將頭髮梳成髮髻,小生則綁水紗,爾後演變成戴頭套,猶如古裝之造型。卸妝時則使用凡士林或嬰兒油卸妝,再清洗臉部。演員上妝之後先以黑布包裹頭部,然後戴上假髮、鬍髻或鬍鬚,旦角插上珠花則更費時。

色            

        歌仔戲原屬三小戲,即以小生、小旦、小丑三種角色為主的劇種,後來又從北管戲引入大花臉,形成生旦淨丑四角色。

 

歌仔戲之生角為戲劇中的男性角色,從性質上可分為文生與武生,而依劇中角色年齡則可分為小生與老生兩種文小生要有書卷氣,舉止瀟灑風流,一切動作柔中帶剛,有男子氣概。武小生要年少英俊、精神飽滿、動作快而不亂、英挺而有勁。

旦角依年齡有小旦、老旦,依性質可分為正旦、花旦,其中正旦即京戲中的青衣,早期歌仔戲常演悲劇,因此正旦又稱為「苦旦」,苦旦在劇中都扮演中年婦人,而且都是受了很多考驗的古典傳統女性;嚴肅、賢淑、舉止端莊、有大家風範是苦旦的特徵。這也是歌仔戲特有的角色。小生、小旦的表演非常注重眼神,因此梨園諺語有「小生小旦目尾牽電線」之說。花旦是扮演年輕的小姑娘,動作、扮相、眼神,都要嬌嫩靈活,流露出天真浪漫的性格和情緒,表現出年輕女孩的美好特質。老旦是扮演年老婦女,對兒女流露慈愛之情,行動循規蹈矩,深受禮教的束縛。

在傳統歌仔戲中,是沒有角這種角色的,但是在歌仔戲的演戲過程中,由於陸續吸收了「北管」及「平劇」的人物造型及勾臉技巧後,便也有了如項羽、包公、關公等在臉上勾勒幾筆等大花的淨角角色出現。沈著穩重、具有威嚴、懾人的勁道與雄偉的氣派是此角色的特質。

丑角是戲劇中的甘草人物,在歌仔戲則分為三花和老婆,男丑稱為「三花」,女丑稱為「老婆」,比如王婆、媒婆或劇中三八型的女性,老婆與京戲中的彩旦一樣,通常由男性反串以增加趣味性。丑角的主要任務是調笑,因此在舞台上丑角可以不受時空背景限制任意說話製造笑料。此外,由於演員演出丑腳,「犧牲色相」,因此俗諺說:「上臺小,落臺大。」表示丑腳上臺時任人打罵,下臺時為彌補他在舞臺上所受的委屈,因此大家都要對他多加忍讓、禮遇。

        中國傳統戲劇是一種藝術化的歌舞劇,它的最高境界是要做到「有聲皆歌」「無動不舞」的境地,在許多日常生活上的實際動作,在劇中都要經過美化後,再以另一種方式表達出來,因而產生了歌唱化的念白和舞蹈化的身段。台灣歌仔戲在這方面也受了傳統戲劇的遺傳,不過因為受客觀環境的影響,使用上不如平劇等傳統戲嚴格。就身段而言,早期的歌仔戲演員對這方面比較講究。中日戰爭之後,歌仔戲被禁,不得已將它改頭換面,注入許多寫實的色彩。

        身段作表是歌仔戲表演的觀賞重點之一,身段民間俗稱為「腳步手路」,歌仔戲的演出限於舞台空間的限制,演員,必須在有限的空間呈現劇中的情節,因此身段作表就顯得格外重要。歌仔戲的身段是寫意的,舞台上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是經過美化,因此舞台上的動作都是唯美的。 
  劇中角色第一次出場通常整冠或跳台」,亮相,使觀眾清楚看到演員的造型扮相,然後自報姓名、身世,再提綱契領地說明劇情綱要,之後才進行演出。歌仔戲最原始的身段作表其實是來自車鼓戲,其中如主角的展扇花、駛目箭(送秋波)、丑角的閹雞行(半蹲行進)演員出場「踩四角」走方位,都與車鼓戲相同,後來歌仔戲又吸收北管戲、南管戲和京戲的動作,才構成完整的舞台身段。 

        歌仔戲樂隊分為文場和武場,分別坐在舞台的左右兩側〈武場在左,文場在右〉,通常有五人左右。

       文場的樂器,因能演唱曲調,故專司和唱、間奏、伴奏等職;武場的樂器只能擊出節奏,但甚為重要,大至全劇的推展聯貫,或氣氛描繪,小至演員的一舉手、一投足,都離不了它。

文場樂器介紹
        
旋律樂器能演奏曲調故和唱、間奏、伴奏部份即由文場樂器擔任,樂器組合大都是自由搭配,最初僅有殼仔弦、大筒弦(大廣弦)、月琴、台灣笛 等「四大件」;之後又加入嗩吶、海笛、三弦、鐵弦仔、洞簫、鴨母笛仔(管) 等樂器,這些都是在文場演出中常見的樂器。 


1. 殼仔弦(The K'o-tsai hsuan)
因使用椰子殼製成共鳴筒,故稱殼仔弦,又稱椰胡,音色纖細幽麗、華麗且嬌柔,是歌仔戲最主要的樂器。演奏者是整個文場的首席﹝俗稱頭手弦﹞。定弦音為DA。 2. 大筒弦(The Ta-t'unghsuan)又名大廣弦,共鳴筒以林投樹幹製成,口徑七、八寸。因其體積較大而得名。聲音低,音色較悶,適合於演奏較悲的樂曲,所以哭調的伴奏,大筒弦是少不了的一種主要樂器。定弦音為GD。 
3. 月琴(The Moon-shaped Lute)
琴身圓形如月,故稱月琴。琴身扁,琴頸長。台灣常見月琴一般有兩條弦。在歌仔戲中多用來伴奏哭調,予人一種淒涼味。從前台灣街頭乞丐或賣唱者即彈奏月琴。故又稱「乞丐琴仔」。定弦音為AD。 
4. 台灣笛( transverse flute)
又稱「品仔」,與一般常見的國樂梆笛所差無幾。同樣屬橫吹,並以蘆葦膜為其共鳴,音色高亢。適點演奏節奏明亮的曲調,若遇到悲傷的曲調時,則通常改吹洞簫,因此,吹笛子的樂手一般兼吹洞簫。笛子全接筒音為D。 
5. 嗩吶(The Conical Oboe)
台語稱之為「鼓吹」,是因為古時候此種樂器多於鼓吹軍樂的緣故。聲音十分響亮,每當皇帝或文武大官升堂、迎送、寫信、觀信、拜堂等較莊重的場面或長話短說的敘述時,都用它吹一段曲牌。 
6. 三弦(The Three-stringedBanjo-likeLute)
三弦這種樂器是以堅木做框及頸桿,框的兩面蒙以蟒皮,上張了三弦,可自由取音。 
7. 鐵弦仔(The T'ie-hsien zai)
又稱鼓吹弦,鐵弦仔是用鐵管或鋁管為琴桿,底部彎曲,按上琴弦,沒有琴筒,而在上端裝上喇叭形的琴管代替,成為一種不中不西的樂器,其聲音經由鐵管至上端喇叭口擴大出來後,明朗宏亮,取下喇叭則變成柔細而帶鼻音。 
8. 洞蕭(Vertical Flute)
洞簫其聲嗚嗚如泣如訴,頗能感人,歌仔戲中哭調之最悽惻者,往往單用洞簫伴奏,效果甚佳。 
9. 鴨母笛(The Ya-mu Flute)
又稱管,鴨母笛的上端有一個較大的籚哨,管子為竹子製成,長約一尺,管前有七孔,管後有一孔,音色近於薩克士風,沙啞而荒涼,歌仔戲常用以伴奏哭調。

武場樂器介紹
       
武場的樂器全是敲擊樂器,只能奏出節奏,是全劇進行的主宰,若將武場樂器除去,則失去中國戲劇特有的色彩,歌仔戲常用的武場樂器有小鼓、堂鼓、梆子、大鑼、小鑼、鐃、搖板等數種。 

1. 小鼓(The little Drum)又叫做單皮鼓,台語稱之為「北鼓」,是歌仔戲武場的靈魂樂器,全部文武場總指揮。 
2.
堂鼓(The T'ang Drum)台語稱為「通鼓」,在歌仔戲裡,通常是在較莊嚴的場面用它,常和嗩吶配合演奏。 
3.
梆子(The Clappers)將長方形硬木的中間挖空,旁開一長縫以出音,其聲「扣扣」,音色特殊,與鑼鼓等配合運用,使節奏更顯得靈活而富變化,一般都在文武場前奏之前出現。 
4.
(The Gongs)有大鑼及小鑼,兩個搭配成一組,多與小鼓或堂鼓配合使用,小丑上場時,常以小鑼的敲擊做為引導。 
5.
:(Nao):形狀像銅盤,左右各持一個合擊,多與鑼鼓配合使用。 
6.
搖板(Wooden Blocks)由兩塊木塊所組成,伴奏時,以右手拇指隔開兩板搖動,是配合曲調,以控制節奏、速度的進行之樂器。

調

        歌仔戲音樂是建立於「民間歌謠」及「說唱藝術」的基礎上,通過無數民間藝人的創作發展起來,並將民間說唱音樂的戲劇性提高,最後加入身段及其表演元素,形成一個新劇種。故歌仔戲的音樂不僅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它與地方的語言、民間音樂及風土民情皆有密切關聯。 

        歌仔戲曲調的應用沒有固定的模式,根據劇中的情境安插曲調,最常用的是七字調及都馬調,適合用於陳述事件、劇情。在長篇敘述時,常用節奏明快的「雜念仔」。另外,「哭調」也是早期歌仔戲音樂的一大特色。各種曲調都因應劇情的需要調整節奏,相同的曲調可以不同的速度演唱。 

        有些特殊情境也會應用一些較固定的曲調,如鬼魂出現用「陰調」,昏蹶甦醒唱「慢頭」;吟詩作對用「吟詩調」;趕路逃亡用「緊疊仔」或「走路調」等。此外特定段落也通常演唱固定曲調,如(益春留傘)使用「留傘調」,(英台送哥)用「送哥調」,(詹典嫂告御狀)時用「愛姑調」(告狀調)等。歌仔戲常因應劇情的需要調整節奏,相同的曲調可以有不同的速度。

        歌仔戲自開始至紅極一時,很少有文人學者參與,也由於演員本身並沒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多數演員都不識字,所以早期歌仔戲表演根本沒有所謂的劇本,只有先生口授,但也產生獨特的特色。

        在演出之前由「講戲」先生(多由團主或資深演員擔任)講解劇情大綱及分場段落,隨即讓演員根據大綱各自發揮演出,這種表演方式一般稱為「活戲」,因為沒有劇本也沒有固定台詞、唱腔,即興成份高,演員得以自由發揮,但相對戲劇結構較為鬆散,而一般有劇本有固定唱腔、台詞的演出方式結構雖為嚴謹,但也嚴重限制演員發揮空間,目前台灣絕大多數歌仔戲戲劇團仍然不採用劇本,這也是歌仔戲的特色。

           傳統戲劇側重象徵意義,道具祇是輔助演員表現劇情,而道具所代表的涵義也是由演員所賦予。歌仔戲舞台道具傳襲於平劇道具種類之繁多最常用的有:桌及桌圍、椅子及椅被、大小帳子、布城、山石片、船槳、馬鞭、魚竿、漁網、令旗、令箭、印信、文房四寶、金牌、招牌、腰牌、虎頭牌、串鈴、燈籠、火把、彩球、竹籃、水桶、柴擔、斧子、紙刀、碗筷、掃帚、簸箕、梆子、信封、聖旨、香爐、燭臺、酒壺、酒罈、酒杯、玉圭、牙笏、傘、魚枷、托盤、銀錁、元寶、雷公錐、電母鏡、石硝、石擔及各種旗等。 

        據員林新和興歌仔劇團團主江清柳先生口述,歌仔戲的一切皆學習於平劇,平劇中具備的一切,歌仔戲也當具有,只是歌仔戲劇齡較年輕,發展空間大,故能勇於模仿與改革,就舞台道具而言,它除擁有平劇的一切之外,為吸引更多觀眾,必須出奇制勝,用舞台機關佈景的詭譎變化與華麗來炫耀自己,於是將佈景畫在景片上,用一塊放一塊,其中有亭台樓閣及機關等,更配合自然界的變化,於是風、雨、雷、電及各種動物紛紛顯示在舞台上,使劇情更為熱鬧緊湊。舞台上揮舞黑旗表示狂風大作,舞動藍旗代表洪水氾濫,紅旗則代表火勢焚燒,桌上的茶壺,酒杯是象徵豐盛菜餚,橫置的椅子代表柵門,洋娃娃代表嬰兒,舞台上的道具都是象徵、寫意的。故他表示歌仔戲舞台道具最大的特色,即特別重視佈景,在舞台上,只短短幾秒鐘的內就能夠迅速靈活的換好佈景,這是其他的地方戲劇望塵莫及的。

        

本文整理自中華文化天地尋蘭陽藝術之美歌仔戲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