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時期   小戲時期   大戲時期   受壓迫的時期   黃金時期   

廣播歌仔戲時期   電影歌仔戲時期   電視歌仔戲時期   現今的歌仔戲

唱時期

        清末民初時,台灣有一種說唱故事的表演形式,它沒有演員,也沒有佈景道具,只是由些一會演奏樂器、會唱歌和會說故事的人,單獨或一啟用大家耳熟能詳的民間小調來說唱故事。這些民間小調的曲調很多,統稱為「歌仔」,用歌仔來說唱故事,就叫做「唸歌仔」。由於唸歌仔沒有戲劇演出的形式,還不能稱為歌仔戲,但歌仔戲正式從唸歌載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

戲時期

        後來,民國初年,宜蘭縣圓山鄉結頭份初了一個愛唱歌的阿助。他為簡單的唸歌仔加入了戲劇的演出,使歌仔戲進入了「小戲」階段。
        這時期的歌仔戲角色很簡單,大都是一位小旦和一位小丑,偶爾再加上小生或另一位小旦;劇情大多取材自日常生活,偏重小丑和小旦間的插科打諢:演出時沒有什麼佈景道具,演員的身段動作和裝扮服飾也都非常簡單。由於這種娛樂節目深受歡迎,所以常常應邀加入廟會活動,在廟埕或跟著遊行隊伍沿街表演,成為迎神的陣頭之一,稱為「歌仔陣」。

戲時期

漸漸的,小規模的歌仔陣劇情鋪陳愈來愈完整,上場表演的角色也愈來愈多,使用的服裝道具、音樂布景也愈來愈豐富,就連表演場地也從平面的空地移到架高的舞台上。
        到了民國二十年左右,歌仔戲逐漸吸收由中過大陸傳過來的北管、南管、京戲等多種成熟大戲的曲調、劇情、行當、身段、佈景、道具、服裝等元素,都愈來愈接近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成熟歌仔戲;換句話說,這段時間也就是歌仔戲逐步從「小戲」進入「大戲」的階段。

        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人民休閒娛樂的需求,促成歌仔戲往都市中發展;而歌仔戲甫進入都市便旋風式的風靡全島,致使許多戲班紛紛改演歌仔戲,便逐漸取代了其他劇種。這段時期歌仔戲也傳入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地區,也同樣引起熱烈的迴響。

壓迫的時期

         1937年(民26)中日戰爭爆發,日本政府在台灣全面禁止演出傳統戲曲,連鄉野間的本地歌仔戲難逃禁演的厄運。日本人厲行「皇民化運動」,全面推行日語、嚴禁迎神賽會並強制解散劇團,當時台灣大多數的歌仔戲班,被日人強制解散,僅留下少部份穿上和服改演「皇民劇」。戲班在城市無法演出,就到鄉間去,在鄉間不能表演,就到偏遠的地區演出 歌仔戲雖然並沒有在強權之下屈服,但「皇民化運動」還是帶給歌仔戲莫大的災難。

金時期

        1945年(民34日本投降,被壓抑的歌仔戲班立刻重新整頓,在良性競爭下,新的改良曲調愈來愈多,戲班更不惜重金添加設備,以求演出效果的完善,到了五○年代末期,臺灣的歌仔戲團總數高達五百團以上,這是歌仔戲的黃金時期。不論戲院舞臺或鄉野草台,歌仔戲受到觀眾普遍而熱烈的喜愛。當時,歌仔戲的演出方式,除了口白、唱腔與平劇不同,其餘的身段、服裝、化妝與平劇已經相當相似。當時也發行了許多歌仔戲唱片,一唱再唱;一傳再傳,是歌仔戲演出最豐盛精彩的時代。

播歌仔戲時期

1954、55年(民43、44開始出現「廣播歌仔戲」。例如:民本、中興、正聲、民聲、國聲及華聲等廣播電台,均有廣播歌仔戲的節目。廣播歌仔戲的特色是只聞其聲不見人影,所以視覺上的事物,如人物造型、服裝妝扮、身段動作…等,都完全要靠演員的敘述、音效的輔助,再訴諸觀眾的想像力,方得以具體化。

影歌仔戲時期

台灣第一部歌仔戲電影片為1955年都馬班拍攝的「六才子西廂記」,該片亦是台灣電影史上的第一部台語片,然而由於品質不佳,上演三天就下片了。但此舉引起了麥寮「拱樂社」的老闆陳澄三的興趣。陳澄三鑑於「六才子西廂記」的技術問題,乃製作拍攝「薛平貴與王寶釧」,並於1956年正式上映。「薛平貴與王寶釧」一推出,便引起轟動,賣座相當好,使得許多劇團也紛紛投入拍攝電影歌仔戲的行列,造成風潮。

        電影歌仔戲最大的特點是,突破舞台空間的限制、場景要求寫實逼真。歌仔戲在舞台上表演,侷限在一定的舞台規格,身段做表皆較為誇張,背景佈幕、道具取其象徵性的意義;但拍電影則突破舞台限制,場景講究自然、寫實,多到戶外實景拍攝,以求逼真。另外,歌仔戲在舞台上演出,可能需十天才能看完的戲,電影卻只要一個晚上,在短短23個小時即能看完,因此頗受觀眾歡迎。

視歌仔戲時期

        1962(51)年台灣第一家電視公司(台視)開播,歌仔戲隨之登上螢光幕,這種表演型態稱為「電視歌仔戲」。

        電視歌仔戲最大之改變是使歌仔戲從象徵劇場走向寫實劇場,以實物取代寫意之身段,例如騎馬時需拍攝騎馬外景,而高山、天庭與橋樑等則需搭設佈景;由於增加道具及佈景,並加入許多輕功、飛天及鑽地等鏡頭,因此電視歌仔戲之身段做表便大量刪減。此外,由於電視歌仔戲採事先錄製方式,因此凡是演員忘詞、唱錯或笑場,均可NG重來,亦導致演員演技與唱功之退化,不過,電視歌仔戲佈景華麗生動,卻也吸引部分觀眾之喜愛。

        電視歌仔戲也由於社會變遷、人們口味的改變等原因,而漸趨式微。今日,無線電視台每年尚製播一、二齣戲,另外也有一、二個有線電視台以低成本的方式,製播歌仔戲節目、或者重播以往的歌仔戲節目。

今的歌仔戲

        電子傳媒一日千里,將聲音、畫面傳到每個家庭,人們開始選擇留在家中看戲,在這樣的衝擊下,歌仔戲班雖然費盡苦心力求變革,但終究難與時勢抗衡而日漸沒落,電視歌仔戲演員雖然俊美、服裝道具雖然華麗考究,但終是簡化了身段和唱腔,失去了講究意境的基本特質。有些戲班因難以維生而解散;有些戲班則為了生計降低藝術水準,在演出中穿插熱歌豔舞來吸引觀眾,卻更導致觀眾對歌仔戲的失望與鄙夷。

        劇團為維持生計已夠艱難,年輕人更因缺乏生活保障而不肯習藝,在老成凋零又缺乏新血的情況下,歌仔戲每況愈下。還好自七○年代起,本土意識日漸抬頭,民眾開始關心台灣這片孕育我們的土地,而歌仔戲才在有心人士推動下漸漸有了轉機。八0年代是台灣本土化藝術受到重視的時代,許多失傳已久的傳統技藝再度受到重視,而歌仔戲-這個台灣唯一土生土長的劇種,自然也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首先,在1992年的928日,由宜蘭縣政府籌組的蘭陽戲劇團正式成軍,並邀請到了得到民族藝術薪傳獎的陳旺欉、廖瓊枝老師傳授唱腔身段。接著在校園內培育傳統戲曲人才,讓這個文化瑰寶代代傳承。

本文整理自中華文化天地尋蘭陽藝術之美歌仔戲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