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的歌舞在台灣全島的原住民各族中,是久享盛名的。每逢祭祀的節日,或戰爭凱旋時,就舉行大規模的舞會,男女老幼都穿上美麗的盛裝,戴著羽冠與各種貝飾,前來參加,青年們載歌載舞,老人們飲酒作樂,其樂無窮。而早期的豐年祭儀式是以男子為主,且必須盛裝參與,所以現在此讓我們一起去認識阿美族男子的服飾吧!
頭飾
鈴鐺
綁腿褲
流蘇前裙
後裙
長外衣
佩袋
頭飾包括三個部份,以紅毛線編織而成,並綁在額頭上的,稱salilit ; 覆蓋在salilit上面的,且有齒狀條紋及鏡片的,稱為regets。在頭部的兩側或後方,可插白色羽毛。頭飾代表的意義:一為識別階級用,一為象徵男子權威。
回上面
阿美族人將鈴鐺(tsohtsoh)綁在參加者的小腿及腳踝上,配合著舞步而鈴鈴作響,更能表現豐年祭歌舞的意味。
綁腿褲(tapad amalikota)僅有現代褲子的前半部,這種褲子的應用與他們自己織的布的幅面狹窄有關,由於原始的織布機所織成的布其寬度不會超過30公分,同時亦不能剪裁,因經緯粗剪開則線容易散開,所以他們一直都使用綁腿褲來蔽下體。綁腿褲的設計是腰的部分用白布橫縫於褲的上緣,褲的兩側則縫有兩條布帶,將腿褲緊綁。
流蘇前裙(fakeh)以五條細長布片排縫於腰帶下,前裙繫垂於身體前面。五條長布全部以紅、白、藍三色搭配,其顏色依序為紅、白、藍、白、紅五條,布條下緣為絨線穗,腰為白布橫縫於裙的上緣,布條上以各色齒條作為花樣。男子參加豐年祭時,必須穿著此盛裝,繫於綁腿褲外面,舞蹈時流蘇前裙會隨著舞步飄動,更可增加舞蹈的力與美。
後裙(palioken )以方形黑布為底,左半部有刺繡的花紋或各色彩條,自右向左圍繞於下身,青年男子盛裝時腰後必垂繫。馬太鞍部落的kapah階級(壯丁階級)在豐年祭時必垂繫於腰後,裙下緣外露,故所繡花紋特多,可將臂部遮蔽。
長外衣(patogaden)為一對襟、無領、無袖、無扣的長外衣,全部以二幅白麻布製作,不加剪裁,對襟的中央釘有紅絨線編的辮狀帶二條,可相繫緊用以代替鈕釦用。而衣服的花紋不定,前面大多接近下襬處,後面則大半都是花紋,花紋上端夾織一道紅絨線的流蘇,此服飾為matoasai階級(長老階級)參與盛會時所穿。
佩袋(dofot)種類甚多依佩用人的身份與年齡而不同。馬太鞍豐年祭期間男子各階層一律穿戴,樣式全部統一,配戴方式為斜背右肩。因傳統服飾沒有口袋,所以,族人常以佩袋(dofot)放檳榔或其他小東西。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