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第三屆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 《專題研究計劃簡報》 | ||||||||||||||||||
| ||||||||||||||||||
| ||||||||||||||||||
| ||||||||||||||||||
| ||||||||||||||||||
| ||||||||||||||||||
| ||||||||||||||||||
| ||||||||||||||||||
馬太鞍是花東縱谷區最古老的部落,在人類學者的分類中,是屬於秀姑巒阿美族一系。由於馬太鞍這個地方交通便利加上都市計畫下開發甚早,所受到的多元文化甚鉅,進而漢人的進入,漢化程度極深,部落型態亦不復見,文化流失非常嚴重;很多人因受教育或就業的需要,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鄉背井,人口外流很普遍;加上部落人口眾多,每次各級選舉,馬太鞍總是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而選舉制度和部落傳統的推舉制度有差異,而產生了複雜的派系問題;這裡有很多的教會組織使得各教教友產生嚴重的區隔;最嚴重的應該是社會適應不良產生經濟上的弱勢使得自我傳統文化的流失,連帶使得自信心也跟著失落,種種問題啃食著這支曾經縱橫在花東縱谷的馬太鞍族群,眼看著這個部落幾乎要消逝了。 但是近年來,馬太鞍社區拜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如火如荼地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之賜,在全省各地似乎已經小有名氣。但是一般人對馬太鞍都僅止於知道而已,有道是:「知道並不代表瞭解」。我們希望藉由親身參與馬太鞍部落生態之旅的方式,了解馬太鞍的先民在這一塊沼澤地上所發展出的文化和智慧,讓大家對馬太鞍的阿美族有更多的認識。 | ||||||||||||||||||
| ||||||||||||||||||
(1)學校的網路環境
(2)家裡的網際網路環境 我們這組有3位成員家中都有一部可以連上網際網路的電腦,平時在家也都有上網路找資料的習慣,因此在家完成研究工作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大家所使用的數據機都是56k,都是透過中華電信的Hinet系統連上網際網路,但是對於我們這些第一次接觸網頁設計的小組成員來說,雖然家裡有製作網頁的程式,但卻從來沒有碰過,或者是家裡使用的製作網頁程式不是這次採用的Namo WebEditor ,因此我們花費了一些功夫才確使我們在家裡都可以製作網頁。 | ||||||||||||||||||
| ||||||||||||||||||
(1) 題目的擬定 從報名網界博覽會起,我們遭遇了許多困難,不過儘管困難重重,我們盡力克服之後卻也得到了許多的收穫。 我們這個小組一開始決定的研究題目是「花蓮糖廠」,因為知道花蓮糖廠在政府今年加入WTO後將面臨許多的衝擊,且進口糖價較國產糖價便宜許多,所以花蓮糖廠今年製完糖之後就不再製糖了,而且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項產品。糖業生產對早期台灣經濟發展有很大的貢獻,在花蓮光復糖廠的製糖業既將走日歷史之際。因此我們想要藉此機會去探索了解光復糖廠的過去與未來。 決定了題目之後,我們便報名並積極地與花蓮糖廠聯絡,而花蓮糖廠方面也表示非常歡迎且願意協助我們,廠方方面也希望透過這項活動讓大家對花蓮糖廠更加瞭解。於是我們在老師的協助下開始分配工作、訂定研究大綱和研究方法,也決定了第一次的拜訪時間,及要採訪的問題。 在我們第一次帶著興奮的心情,實地參訪了花蓮糖廠,有位親切的林叔叔為我們做了一份糖廠簡報介紹,我們問了林叔叔有關糖廠的文獻資料及照片,林叔叔說這些的資料都借調於宜蘭縣政府,這是我們首次面臨到的困難,加上回到學校後組員也針對資料的收集不易,而有了許多的意見爭執,也造成部分組員萌生退出,幸而指導老師不斷的給我們打氣及分析,我們決定再從新出發,更換研究題目。 (2) 成員的波動 在老師和我們傳遞網界博覽會開始報名時,我們找了八位同學組隊,原本大家帶著學習的心態一起努力完成,可是就在面臨主題的變動時候,有許多組員因意見的不同,竟造成六位組員的退出,於是我們招兵馬買又增添了三位新伙伴的加入,這次的組員確定可是經過大家彼此的互相激勵,不管面臨再多的困難,都要一同度過喔! (3) 討論時間難以配合 雖然我們這隊的組員是同班同學,但是孫老師和王老師都擔任班級導師,加上葉老師資訊組的繁重工作,因此要能有個時段可以整組聚在一起,對我們來說是個不小的問題,最後我們是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偶爾遇到緊急事件的時候則是利用放學後留校討論。在這次的活動中我們充分感受到時間的可貴,每個人也都因而更加珍惜時間。 (4) 訪問經驗不足
(5) 資料不易取得 我們除了上網找資料外,也和馬太鞍邦查文史工作室的負責人蔡義昌叔叔蒐集資料,由於阿美族是沒有文字的,大多是口述歷史,因此資料很不容易取得,幸而在進入工作的尾聲中光豐農會的葉股長正花阿姨,提供有關馬太鞍生態導覽資料,讓我們的網頁內容更增添了不少豐富可看性喔! (6) 突破心防 因為我們的研究主題是和原住民的生活習習相關,剛開始老師和我們耳提面命的交代需尊重不同種族間的差異,才能深入瞭解馬太鞍發展出來的文化智慧。因此,第一次我們和蔡叔叔訪談時,深深覺得蔡叔叔的防衛心態很重,資料也不太願意提供給我們,理由是:很多人在研究馬太鞍族群時,向蔡叔叔借閱資料後,就再也沒歸還了。由於我們多次的造訪,及加上夜宿蔡叔叔家,當晚的深夜長談讓蔡叔叔感受到我們的認真及用心研究,於是再次協助提供資料給我們。 | ||||||||||||||||||
| ||||||||||||||||||
★ 『知道不代表瞭解』『因深入才瞭解』,這是我們這一次做研究所深深體認到的道理,沒有親身的體認,知識是沒有生命的。 ★ 經由主題的擬定、實地的參訪、網際網路的運用…等,我們的學習方式不再是只有課堂所描述的,周遭的任何事物或課本上的知識有值得再做進一步探討,若肯細心觀察、研究,都蘊含很多的知識,等待我們去加深加廣地學習。 | ||||||||||||||||||
| ||||||||||||||||||
這一段解釋你們的專題研究計劃是怎樣符合網界博覽會的宗旨: | ||||||||||||||||||
| ||||||||||||||||||
(1) 結合九年一貫新課程: 九年一貫課程在去年的九月開跑,雖然我們不是最先實施的年段,可是經由這次的研究報告,讓我們對在地的文化有更深的體認,而文化就在生活之中,等待我們去發現、去探索。這樣的主題式研究,是我們這組成員的學習經歷,從研究中讓我們懂得欣賞別人、了解自己;在每次的開會討論中,我們學會表達、溝通、分享;進入了馬太鞍部落,讓我們認識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這樣的學習方式,激勵了我們主動探索、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所以對我們來說,這可是一趟豐富的學習之旅喔。 (2) 學習到的技巧:
(3) 學習型組織的工作團隊:
(4) 『做中學』不變道理: 我們學習到凡是親身體驗,知識才會活用。列如:訪問、使用攝影機 、掃描器 、文章撰寫技巧 、製作網頁…等,我們都是從零到有慢慢一點一滴學習而得。這些學習的方法,平時在課堂上不見得學得到,親身經驗、參與整個研究,讓我們收穫許多。 (5) 資源共享:
| ||||||||||||||||||
| ||||||||||||||||||
我們完成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畫時,用了以下的輔助工具: 電話:用家裡的電話聯絡要訪問的人,有時進行電話訪問,我們也用電話互相討論進度,並約定討論的時間和地點。 攝錄影機和數位相機:主要使用於訪問過程中,以及記錄我們的研究點滴。
錄音機:為了更精確記錄整個訪問過程,除了紙筆記錄外,我們還使用了數位錄音機,蒐集比較完整的訪問資料。 電腦軟體:用Namo WebEditor、Photo Impact、及Flash 等電腦軟體製作網頁,並使用Cute FTP傳輸資料,用Media Studio Pro整理剪接影片,而錄好的訪問內容和進度報告,就用Word來整理。
圖書館:我們在學校的圖書館及文化局的圖書館找有關『馬太鞍』的各項報導及資料。 口頭採訪:進行專題研究除了書面資料之外,必須要靠訪問才能獲得更多資訊,因此我們親自拜訪與主題相關的人,以獲得更完整的內容。 | ||||||||||||||||||
| ||||||||||||||||||
★ 再決定製作這個題目時,本校的邱文貴校長就介紹我們先去拜訪馬太鞍文史工作室的負責人蔡義昌叔叔,我們在要去之前就已根蔡叔叔聯繫過,並告知我們訪問的目的,經過幾次的訪問,及在一次訪問的過程中遇到一群玉里高中老師們去參觀馬太鞍時,看到我們就說:你們是鑄強國小的學生,你們是來做網頁的對不對時,蔡叔叔才由剛開始的有所防備的態度到後來提供給我們很多的協助。 ★ 在我們去文化局的社區資源中心搜尋有關馬太鞍的資料時,社區資源中心的阿姨們知道我們是要製作與馬太鞍有關的網頁,她們對我們表示希望我們明年能換做其他正在從事「社區總體營造」的社區。 ★ 當我們跟光豐農會的葉股長聯絡表示我們想要使用它們所出版的資料時,葉股長非常高興的表示謝謝我們介紹馬太鞍這個地方給大家認識,並主動又提供給我們更多的資料。 ★ 本校的簡麗貞老師在得知我們是要介紹馬太鞍時,馬上提供經點雜誌裡有關馬太鞍的部分讓我們參考。 ★ 當我們知道張正德老師、張春燕老師對馬太鞍的魚撈文化及豐年祭有很多的研究,光復國小的周嘉國老師拍了很多馬太鞍的昆蟲時,我們就分別打電話給三位老師告知我們的來意,並希望他們能夠提供我們所需的圖片,他們都一口的答應。 | ||||||||||||||||||
| ||||||||||||||||||
★ 所謂「知道並不代表瞭解」,這句話正符合我們剛要研究馬太鞍時的情形,因為我們每一位成員都知道馬太鞍這個地方甚至還有人去參觀過馬太鞍文史工作室,但是這都僅止於很淺顯的瞭解而已。經由去拜訪蔡義昌叔叔後,我們知道了很多馬太鞍族人的有趣傳說及一些不成文的規矩,也瞭解到馬太鞍人的樂觀及許多生活上的哲理,讓我們學到很多。經由馬太鞍的生態之旅讓讓我們瞭解到馬太鞍的豐富生態及他們在生態的維護上所做的努力,也讓我們體認到生態維護的重要性。 ★ 我們學校的老師在瀏覽過我們的網頁時,都認為在上鄉土教學時可以當作一個輔助教材。 ★ 馬太鞍文史工作室的蔡義昌叔叔也表明希望我們完成這個研究時,能拷貝一份網頁給他,讓他用此網頁推展當地的文化特色給大家認識。 | ||||||||||||||||||
| ||||||||||||||||||
感謝花蓮縣光豐農會的葉股長正花阿姨提供了他們的出版品,如『馬太鞍濕地生態手冊』和『光豐遊賞地圖』從中讓我們得到許多參考的資料,豐富了我們的網頁內容。 感謝學校簡麗貞老師知道我們做研究報告的主題時,就熱心從家中帶來『經典雜誌』題供我們做研究的參考資料。 | ||||||||||||||||||
| ||||||||||||||||||
『文化就在我們的身邊』: 因為參加網界博覽會之後,我們才發現周遭生活中有許多我們可學習的題 材,如馬太鞍的生態捕魚智慧,讓我們體認生物的食物鏈有一定的依循,如 果人為的破壞,將使人類與生物都面臨枯竭。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在第一次到蔡叔叔家夜宿的時候,我們因為太興奮了而有些不禮貌的行為, 如在主人家不可以大聲嬉鬧、吃飯的時候要等待所有人到齊了才開動…等生 活禮節,雖然指導老師並不是我們的導師,她們夜寢的那一番談話,讓我們 在學習過程中,時時別忘了生活教育的重要。
『從爛泥中發現繽紛的世界』: 剛開始我們到馬太鞍沼澤濕地觀察的時候,原本看是荒蕪的爛泥,一經蔡 叔叔的解說後才發覺到其中孕育出許多的生物,如:水生植物、鳥類、昆蟲、 蛙類…等所交織出繽紛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