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頁 大甲鎮介紹 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氣候影響 聚落發展 交通指南

 

 

大甲的地貌豐富,在早期的文獻資料已有詳盡的描述。概略來說,大甲的地形主要由后里台地的東側與大安溪大甲溪兩條主要河川的扇狀沖積平原所組成。由於河川水流的切割,以及地形的隆起與沉降,大甲的地貌頗具變化,有山有水也有沃野平疇。
后里台地是夾在大安溪與大甲溪下游之間一長方形的緩傾台地。台地東西長約12公里,靠近大甲的台地西側地形陡降,並向西北與西南角突出升高,而在大安溪南側行成標高236米的鐵砧山,及再大甲溪北側標高179米的水尾山(亦稱崩山或蓬山,在外埔鄉境內)。綿延兩山之間的則是起伏不定的台地邊緣﹔大甲與外埔后里豐原間的聯繫道路亦多經由此鞍部地帶通過。

 此外,台地的地值為更新世之紅土階地堆積層,土壤屬紅棕壤。其土質耐高溫,適合製作高級的窯燒製品,因此也孕育了此地的磚窯工業及大甲東陶的發展。
圖片來源:采風之旅網站

大甲除了上述與后里台地相接之丘陵地區外,其餘皆為大安大甲兩溪的沖積平原。整個沖積平原由東南向西北緩降。在此平原上,除了大安大甲兩條主要河川外,並有不少大小河川及人工開鑿的溝渠,引兩溪水源作農業灌溉支用。沖積平原的土壤係由砂粒及黏土所組成的沖積土﹔肥沃的土壤,加上豐沛的水源,行程了大甲優越的農作條件及稻米文化基礎。

大甲鎮的範圍約佔此地帶東側五分之二的地區。其標高則由大甲地區的45米上下,以略小於百分之一的坡度向西緩降至大安溪的海邊。此沖積平原地區上,除了聚落市集及農田外,較特殊的地景是有著各種型態的行水區。在天然河川方面,大甲溪及大安溪的河川甚為廣闊(大甲溪寬約1.5公里,大安溪河川寬約1.0), 並有綿長逾24公里的防洪堤防。登堤眺望,河川遼闊;台灣海峽、中央山脈儘入眼簾,景觀上頗為壯觀。但或因河川高灘地上均卵石、芒草叢生,加上曠野風大,人煙少至,反而呈現幾分淒涼蕭瑟的美感。目前台中縣不少鄉鎮如豐原市、東勢鎮等,已大力運用河川高地,建設為休閒運動公園,頗受民眾歡迎;對目前休閒活動略顯單調不足的大甲鎮而言,應如何在不妨礙洪泛功能的原則下,爭取經費,規劃運用這河床空間資源,應也是在社區營造工作中應詳加構思的項目。

在溪北地區的大甲鎮行政範圍,大致為一長約12.5公里的狹長三角形。其東南角臨三義側的三角形頂點標高約110公尺上下﹔由此頂點,以約百分之一的坡度向西北側緩降,延伸至寬約4.5公里的臨台灣海峽的三角形底部,即頭船埔西歧建興一帶。溪南地區則連同大安箱型成衣東西長約5至6公里,南北向約6至7.5公里,接近方形的一個楔形平原地帶。

除了這兩條主要河川外,大甲鎮地區亦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溪溝。其中較大的有溪北地區的房裡溪(臨苑裡鎮)、溪南地區的溫寮溪(在大安鄉)、及瓦瑤溪(或稱水尾溪)。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瓦瑤溪緊臨大甲市區,是不可多得的都市藍帶空間資源。此外,大甲區由苑裡至大甲溪口綿延近20公里的海岸地帶亦是大甲地區重要的地貌與地景資源,不僅提供了該地區的海洋漁業的基礎條件,同時並可供做沿海遊憩、賞鳥等活動使用,可惜目前大甲鎮境內海岸地區的情況並不甚理想。除了自然水域外,大甲地區自清領開墾初期即已大規模的開闢水圳,引大安溪、大甲溪河水,做為平原農作灌溉使用。其主要系統有頂店圳(引大安溪,古稱大安圳),虎眼圳(引大甲溪水,古稱大甲圳或水汴頭圳有虎眼一圳、虎眼二圳兩個系統)、及日南圳、九張犁圳等五條大圳;水圳總長(連支線)逾 610公里。

除了自然水域外,大甲地區自清領開墾初期即已大規模的開闢水圳,引大安溪、大甲溪河水,做為平原農作灌溉使用。其主要系統有頂店圳(引大安溪,古稱大安圳),虎眼圳(引大甲溪水,古稱大甲圳或水汴頭圳有虎眼一圳、虎眼二圳兩個系統)、及日南圳、九張犁圳等五條大圳;水圳總長(連支線)逾610公里。目前這些水圳還多數保留,在地景上形成密佈的水文空間。這些水道大多水質清澈,同時除仍供灌溉使用外,當地居民並常以這些水源做為日常洗濯(衣物及農作物,如洗蔥)之用,孩童亦常嬉戲其間,與大甲各地聚落產業活動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大甲頗具特色的地景空間資源。這些水圳空間,也是在從大甲社區總體營造時應善加掌握的資源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