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款)
(
雙款)
2、刻「橫畫」時,將刀口平放以右邊刀尖下壓,並稍向左前方推動,變成為一個弦長鉤短的不等邊三角形,而弦的部分往往是平的或略向上揚的,與書法的刻畫一樣。
(
單款)
1、刻「點」時,純以右邊刀尖下壓,並向左上方略抬而成,自然形成小三角。
篆刻之有邊款,始自秦末漢初,但真正風氣大盛、內容豐富,則是從文彭提倡印藝之後。一般刻印之後,僅於印側刻製作者的姓名或字號,乃至刻製年月的,稱之為「單款」;在單款之上,刻製索刻者的姓名,或加刻一些客氣的話,謂之「雙款」;如果加刻了一些與印有關的文詞或感慨的,叫作「長款」;更有後人看到古人刻的印之後,在印側邊款之後,刻了些讚美感嘆的文詞,或僅刻某某拜觀、某某審定等,謂之「印跋」。明代盛行刻邊款後,清初更盛,長款、長跋頗多,一印之出,往往邊跋亦出名人之手,使篆刻藝術邁入與文學接壤的境界,使人看了之後,都會由心裡感覺到,篆刻不只是刻字而已,必須胸羅萬有、博通經史,於是篆刻藝術的可欣賞性更為提高。明清兩代,以及民國初年,一位篆刻家之受人尊重,絕不亞於一位畫家,這就是說明了人們尊重篆刻是一門學問,而不只是一種技巧的表現而已。
邊款刻製的方法大約可分為三種:一種是切刀刻的,一種是衝刀刻的,另一種是劃刻的,前兩種所用的刻刀,是平口雙刀,後一種是用三面刃的尖刀刻成的。用切刀法刻邊款,是一般篆刻家最樂於使用的方法,刻製時,持刀如持毛筆狀,將刀口右側著石用力下切。
3、刻「撇」時,與橫畫相同,但用刀的方向不同,是由右上方著刀下壓,向左下方略推即可。
(
印跋)
4、刻「豎畫」時,由筆畫開始處入刀下壓,如劃短則一刀可成,劃長則漸向下衝移,至筆劃盡處為止,刻長劃多兼用衝刀,尤其是長的直劃常常是如此。
7、刻折筆是一橫一豎,兩刀刻成。刻轉筆是一上一下兩刀刻成,下面一筆右實左虛,與第一筆上實下虛遙遙相接,如此便有相合之妙。
5、刻「鉤」時,在刻直劃後另起一刀,由直劃下端著石,向左前方推動,自然便連成一鉤。
6、「捺」則多借「長點」為之,由下方向上刻,使長點之虛尖,對準應連接的部分。如必須刻成一捺時,則由長點之下端另起一刀,用刀口左面刀尖對準長點盡止處,向右方壓切,則虛尖在右方,而形成捺的形式。
點
橫劃
撇
豎劃
鉤
捺
折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