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薯原為山胞的一種點心,日據時代因經濟惡劣,米、麵粉等糧食短缺,就有人將蕃薯做成成餅狀,以作為主食。後來日本技師小川將蕃薯餅的製做方法加以改良,加上麵粉、糖等配料一起烤焙,並研究其水份含量和烘焙時間,使做出的蕃薯餅能夠保存較長久的時間,並且用來餽贈親友。後來日人大源先生將這種食品稱之為花蓮薯,這個名字就一直沿用到現在了。並於一九三二年由日本引進小甘薯品種至臺灣並加以改良,後又採用臺農十七號甘薯,最近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又改良選育新的品種─臺農六十八,供作花蓮薯之材料,並加以推廣,其色美、鬆軟、纖維少,營養成份高。

製作花蓮薯的原料有蕃薯豆沙。做法是先將蕃薯去皮、煮熟、絞碎,再加上豆沙等配料烘製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