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數十載--創業歷程

草創初期的大洋羽毛公司工廠周遭圍繞著農田,當時大洋羽毛公司的員工都是在半夜出發,披星戴月的到各地收購羽毛,交通工具除了摩托車,就是腳踏車或人力三輪車。

炎炎夏日裡,大洋羽毛公司創辦人與兄弟們各自負責自己收購的區域,每天滿身大汗的踩著車子挨家挨戶去收購羽毛。在這樣炎熱的日子裡,他們必須忍受著羽毛在溽暑中散發出的惡臭異味。到了寒冷的冬天,雖然少了夏日烈陽的炎熱和羽毛的異味,但不管天氣再寒冷,還是得要冒著刺骨寒風,到處收購羽毛。

若在彰化附近地區收不到羽毛,還得騎摩托車到更遠的雲林、嘉義等地,向當地的農家收購羽毛,有時還會受到農家種種的要求與刁難,但是為了生活,也只能夠忍氣吞聲的承受。好不容易收購到羽毛,才能載著一堆堆令人掩鼻的羽毛,忍受路人異樣眼光的滿身臭氣回到溪湖。

不只要面對氣候、農家刁難,風俗習慣也會造成羽毛貨源的不穩定,所以在那個時期收集羽毛是一項相當困難的工作。除了必須不畏寒暑挨家挨戶去收購,聽到哪裡有殺雞宰鴨的廟會祭典時,再遠都要趕去,特別是逢年過節前後,要頂著12月酷寒的天氣,在台灣南北奔波。



這種辛苦的狀況一直持續到70年代,隨著台灣經濟條件起飛,民眾的經濟所得逐年遞增,人們食用家禽類的習慣和機會變得頻繁,因此鴨鵝的需求增加,帶動養殖業興起,再加上交通工具的改善與台灣道路系統逐步建立,收集羽毛的區域變得更廣,也比較輕鬆,貨源因此變得比較穩定。

經濟的發展,讓台灣的出口型態從農產品輸出轉變成加工出口業。大洋羽毛公司在此時開始大量引進各式加工機具,並且和台灣的羽毛加工機具製造商合作,研發適合台灣當地氣候及需求的羽毛加工機具,更進一步地提高羽毛加工的品質。大洋羽毛公司趁著這波趨勢,在這時期轉型成「加工工廠」型態,建立工廠和改善工作環境,羽毛加工的流程也在這個時期開始奠下基礎。

80年代,配合大量的出口需求,大洋羽毛公司開始進行工業化轉型,轉型後公司生產技術具備了羽毛和羽絨的深層加工處理能力。投入了工業生產,也讓大洋羽毛公司具備了更具競爭力的外銷拓展能力。













90年代,在營業額突破5億新台幣後,公司在1998年前往中國南京設廠,2002年在江蘇成立羽毛製品公司。2006年因應市場的需求,增加了在台的投資,添購2000平方米的土地加蓋廠房,並更新廠房設施,提高生產力,努力設法提升產品的多樣化、多性化需求,最後以優異的羽毛品質在國際競爭上佔得優勢,逐漸熟悉各國市場需求,站穩國際羽毛商場舞台。

大洋羽毛公司的創業歷程中,台灣社會經濟正處於由困苦艱辛逐步前進的過程,隨著台灣的農村經濟成長,它一步一步建立羽毛生產及羽毛交易的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