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考古

(品閑整理)

夢の考古

         歷史與文化、考古與追溯,是那麼樣的單純而美好。從小到大,聽過無數歷史故事,從中國歷史的盤古開天、黃巾之亂、赤壁之戰到西方世界大戰…然而對於本土的故事、本土的文化,難道僅有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甲午戰爭;長濱文化、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卑南文化、十三行文化…

南科考古陳列室一景 ~圖片來源:南科史前考古趣

 

 南科考古陳列室一景

夢中の南科考古

也許你會認為考古研究,只不過是挖挖骨頭

多麼的孤躁乏味,怎麼可能會有人想做,那麼想,你就錯了。

考古,不僅是追尋先烈的腳步,了解本土文化,更是對土地多一份的關懷

歷史,不僅是文化的累積,更是先烈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資產。

那些出土的文物,也許僅是當時的一小部分,卻給予了我們許多經驗

那些文化,或許早已隨著物換星移,而有所凋零、遺失,但仍值得我們尊崇、學習。

或許你會覺得遺骸是那麼的噁心、恐怖

但若沒有這些留存下來的物品,現代人如何去了解,以前人們的生活,特別是那些沒有文字記載的時代呢?

有了這些,也許我們以先烈的生活為借鑒,使我們的生活愈來愈好。

南科不只可見嶄新的科技,更是歷史的展現,讓我們一起去沉浸在歷史的洪流吧!

南科考古文物陳列室 讓我們Let’s go.

(一)緣起

          6500年前,台南科學園區附近仍是一片一望無際的汪洋大海,後來,經歷風雨,將山上的泥土沖積到海口,漸漸形成海埔新生地,更構成了台南科學園區的土地。5000年前南科長出了第一顆的米也養了狗,400年前一對漢人夫婦在南科構築了一座天、地、人的合葬墓,10幾年前南科產出台灣第一面的12吋的晶圓

          直到1995年,開發建設南科時,意外發現了地層中古代人類的遺骸和古物,而且不只發現一個時期的古文化,更是好幾個古文化!原來,南科不僅是一個科技發展的重地,更是古文明的文化基地。

          南科考古隊在南科及其周邊的土地上先後發現了58處遺址, 並在其中30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搶救發掘

(搶救發掘又可稱作搶救考古,在工程動工前,或因動工而發現遺址時,為避免遺址被全面破壞,會將該地區工程暫時暫停,請相關考古學家對遺址進行範圍和重要性的評估及文物搶救。)

南科出土文物

 

南科出土文物

南科出土文物

 

南科出土文物

南科出土文物 圖片來源:認識南瀛

      而在南科所出土的考古遺物與遺跡數量龐大,且完整。更具有臺灣考古學史上前所未有的遺物,其類別包括陶器、 石器、 石器、 玉器、 骨角器、 鐵器、 銅器、 玻璃器等文化遺物以及植物種子、動物骨骸種子及動物骨骸等生態遺物等。 遺跡則包括建築遺痕、墓葬溝渠水井和灰坑等。 其中墓葬的數目達到2000多座,其保留程度與數量稀見。

(二)南科土地の文化群

         透過考古研究,推判出當時最早住在這裡的,應為4800多年前的大坌坑文化人,且找到了『台灣第一狗』的遺骸。這些遺物與遺跡,分別代表74個考古學文化期相、 年代幅度涵蓋了將近5000年的歲月,是極為珍貴的文化資產。

(在台南科學園區中,出土許多的狗遺骸,且遺骨完整,擺至於人類遺骸附近,推判出該時人類具有飼養狗類的習慣,其用途可能為:協助打獵、看家或其他,得以確定的是並非食用,於當時更發現小豬的遺骸,值得一提的是:該隻小豬遺骸也如同狗類一樣完整,經驗法則與出土遺骸中,豬類遺骸多為分散於各處,表示豬是被人類或其他動物所食用,該隻小豬卻如此完整,然而其解仍無法得知。)

台灣第一狗

 

台灣第一狗

     南科園區出土豐富的遺址,是近年來台灣考古史上重要的發現,由於南科考古發掘工作歷時之久、耗費人力之多,且發掘面積之廣,在台灣考古學史上更是首屈一指。所出土的遺物以及遺跡,顯示出內容的多樣性及時空的變異性,不僅為台南地區5000年來,人類開發過程提供了豐富且具體的資料,對於台灣的史前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人類史,也給予了許多關鍵性的證據,至於結果,至今仍持續在研究分析中。

  1、如何發現:

       在台南科學園區尚未成立前,原本大部分是台糖蔗田的耕作地,直到1995年一月,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現科技部)選定南科基地現址,同年五月,行政院核准進行籌設。當怪手開始挖掘土地時,當怪手鏟下土地的那刻,埋藏已久的古文明,終於重見天日,更為台灣考古的掀起嶄新的一頁。

      西元1995年,開發建設南科時,意外發現了地層中古代人類的遺骸和古物,而且不只發現一個時期的古文化,更是好幾個古文化構建而成,於是暫時停止了工程作業,請相關考古學家對遺址進行範圍和重要性的評估及文物搶救。

考古遺址挖掘情形 圖片來源:黃耿國先生提供

 

考古遺址挖掘情形 圖片來源:黃耿國先生提供

        國科會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臧振華博士,主持為期半年的考古調查與評估,當時考古隊僅以徒步方式,進行地毯式搜索,即發現園區內外有十二處遺址,甚至當時臧振華博士,更大膽向南科管理局籌備處人員斷言:「南科埋藏在地下的遺址,猶如『滿天星斗』!」

       後來科技園區決定成立後,擔心仍有遺漏的遺址尚未挖掘,若興建廠房,可能會造成這些文物的毀壞,所以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處,特別小心的探勘,並決議南科未來各階段施工時,都要委請考古專家進行全面監看,終於在6個月後,發現了其他更多的史前遺物,總計共12處,並確定了此處真有遺址存在,並將第一個發現的,命名為「道爺遺址」。並把經過試掘的「道爺遺址」劃為「生態保護區」,成為第一個現地保存(讓遺址留存在地底原封不動)的示範。

考古遺址參觀情形

 

考古遺址參觀情形

      後又予欲於該處新建廠房的企業公司進行協調,協商應保護這些歷史文物,希望這些公司能延後動工或是遷至他處,然而五間厝遺址、北三舍遺址、三抱竹遺址、五間厝北遺址、南關里遺址、道爺南遺址、柑港遺址、右先方遺址、石頭埔遺址、南關里東遺址、五間厝南遺址、大道公遺址、木柵遺址、牛尿港遺址、右先方南一遺址、右先方南二遺址、灣港遺址、灣港南遺址、三豐村遺址、三寶埤遺址、三寶埤南遺址等即,在考古隊的努力搶救及保護下,得以重見天日,出現在我們面前。

  2、文物內容

       南科考古隊歷經搶救考古15年的努力,在南科特定區內進行的調查發掘至今,於園區與周遭開發基地內,發現82處的考古遺址,並搶救了其中34處,而從這34處中,發出土許多毫不起眼的破碎陶器、不算精緻的石器、玉器、骨角貝器與鐵器等,對外行人而言,或許如同一般破碎的雜物,然而卻是無價的珍寶。


       在這些文物中,大多都是從新石器時期一直到清朝,流傳至今,將近4000多年,由於這些史前文化層,大多深埋在地面50公分之下,受近代開發擾亂的機率偏低,且鄰境的曾文溪氾濫形成的沖積層堆疊清楚,使得文物保存情況良好,且利於考古學家判定。出土的物品主要有動物遺骸、瓷陶石器、農作物及其工具。考古學家之所以能夠解讀過去人類的歷史過去、人類的歷史和社會文化,便透過考古遺址中的各種遺物和遺跡研究, 探討外在因素包括人類行為、南科遺址分布位置、環境因素對於遺址形成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影響等。


 

南科考古陳列室內文物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

大坌坑文化

        南科園區中目前已知最早的史前文化,為「大坌坑文化」,發現遺址主要位於南關里、南關里東遺址,而原南關里遺址挖掘地於今日的群創光電位置,透過文化層進行年代測定,測得年代大致於距今5000-4200年間。

        主要出土的遺物為石器,大坌坑文化的人們,利用不同的食材製作出不同用途的石器,其中最特別的是:用來開墾的石斧、石鋤、木用的石錛、石鑿等,而這些石器,大多使用澎湖的橄欖石、玄武岩所製,至於為何使用澎湖的石頭製作,目前推判:可能是石器於澎湖製作,由澎湖的人們與當地的人們交易,得以傳至居住於南科的人們使用,對此更研判出當時人們,已具有航海的能力,能夠從澎湖到台灣,或從台灣到澎湖,皆須經由船隻或游泳的方式經過台灣海峽。

        該時期也出土了陶器,陶器上具有繩紋、彩繪紋與刻劃紋等,繩紋主要猜測應非裝飾用途,而是綁住陶器用。還有貝器,貝器主要作為刀器使用,貝器上會打上洞,以利綁上繩子,可作為握刀,綁至於手掌上。而該時期的社會樣貌大多為漁獵,可透過日常飲食後的殘留得知,植物遺留方面,南關里遺址出土的植物種子不多,碳化稻米數量少,但相對南關里東所出土的種子種類豐富,多以小米為主,遺址中常見苦楝,則可能作為燃料使用,藉由該地出土的碳化稻米、小米,推知台灣史前居民可能在5000年前便懂得人工栽培稻米與小米,生業模式更不僅是原始的採集與捕獵。而在南科的大坌坑文化中,更出土83具墓葬,其中60具以上規模完整,位置集中於聚落中。

牛稠子文化

         距今3800-3200年間,則以牛稠子文化較具代表,其挖掘地僅於南科南路161KV管線工程覆土中有零星呈現,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具體遺址。出土的石器為牛稠子文化的特色,形式多樣、數量豐富,製造的材料有別於先前的大坌坑文化,使用材料多元,且材料與器類間呈現高度關聯性。釜鋤形器主要以橄欖石、玄武岩磨製而成、錛鑿型器同樣以橄欖石、玄武岩磨製而成、石刀則使用片狀節理發達的頁岩製成。

        同時更出土了玉器,其顏色多呈現合綠色,陶器方面,牛稠子文化的製陶技術同樣也具高度發展,主要為紅褐色陶,大部分夾雜粗砂、少部分為泥質沙。而當時生活模式多以農耕為主,包括:稻米、小米、豆類等,顯示出該時期農業不僅已具多元化,更對農作認識豐富。而該時期的墓葬方式,有別於大坌坑文化,出土50具墓葬中,6據以大甕作為棺具,更是園區中甕棺出現最早的證據。

大湖文化

        距今3300-2800年間,則以大湖文化為代表,大湖文化時期石器數量大幅減少,其中橄欖石製成的石器也消失,則以巴圖形石斧取代,其形狀似飯匙、船槳等手持器物,由柄部與刀刃推知,非用來砍筏樹木等猛力攻擊方式的工具,可能用來裝至於柄部作為農作耕鋤使用。石錛則是台灣新石器時代早期經常出現的器物遺留,用途多為刨木、修整木質器物表面等,石刀則為大湖文化重要的農業器具,與石斧使用不同,石刀多用來收割稻米、小米等成熟作物,多利用板岩、頁岩所製。陶器則以素面灰黑陶為主,埋葬方式出土大量甕棺,出土資料顯示應為埋葬 2歲以下夭折的嬰孩。

         蔦松文化

        蔦松文化則進入鐵器時代,鐵器逐漸取代石器,蔦松文化依年代前後則分為鞍子期、蔦松期、看西期,鞍子期於距今1800-1400年間,生態遺物總類大增,植物遺留有稻米、薏苡等,陶器則以素面紅陶為主,器形以灌為主,鳥頭狀器也逐漸出現,墓葬則非使用甕罐。蔦松期於距今1400-1000年間,生態遺物與前期相同,大部分工具為鐵器,但保留下來並不多,其他有長劍、劍鏃、魚鉤以及做為飾品的鐵環等。陶器則以細沙紅陶為主,行器上開始出現鈕、矮圈足等,墓葬已不見鋪陶,以淺埋為主。看西期則於距今1000-500年間,具有豐富貝類分布、少見石器,陶器與前期相同,以紅褐色細沙紅陶為主,見有鈕、角轉平底及穿孔矮圈足等,部分陶器表有貝印紋,飾品則以玻璃器為主。

西拉雅文化

        而鐵器時代的蔦松文化長期以來被普遍認為與西拉雅族有非常密切的關聯性,早期的西拉雅文化延續了蔦松文化的特色,除了傳統的帶鈕、帶圈足、紅褐色容器等,也使用雕刻穿孔的鹿角與玻璃珠,雖然西拉雅文化與蔦松文化,貝區分為兩個不同的文化,但實際上能夠看見文化間行為模式的延續與變遷。西拉雅文化的石器多為金屬器取代,並使用打磨金屬器具的砥石與石錘,陶器則以紅褐色的陶罐形器為主,該時期發現冬霧骨骼以哺乳類動物骨骼居多,其次為海洋生物、再者爬行類等,主要生活模式以狩獵、採集等。而墓葬數量在西拉雅文化中較少,無法確認墓葬典型型態。

(三)結語

        經歷15年的工作累積、動員數萬人力,南科考古的資料才得以保存,重現歷史文化的過程,從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大湖文化、蔦松文化道西拉雅文化,人類在這塊土地上,披荊斬棘,生生不息,從汪洋無際的大海,堆積成科技文明的過程,值得我們觀摩,了解先烈生活文化、保存經年累月的文化資產,地方歷史文化的傳承,讓南科不只有現代科技的發達,更能重喚古時的淳樸美好。

南科出土骸骨

  南科出土文物

參考資料: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www.stsp.gov.tw/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https://zh.wikipedia.org/wiki/
南科考古趣https://www.facebook.com/NMPnanke/
南科考古大發現 看見前所未知的台灣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29357
南科分館籌備處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www.nmp.gov.tw/exhibition/permanent/tnsip.php
南科考古遺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https://zh.wikipedia.org/zh-tw/

回到本頁上方

建議使用Google Chrome網頁瀏覽器 最佳觀看解析度1024x768

南科一夢 三生有幸 The Dream Side of Southern Taiwan Science Park © 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 2016 Cyber Fair

學校地址:74146台南市新市區三舍里大順六路12巷6號 TEL:06-5052916(中學部、雙語部) 06-5052676(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