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與突破
★結構性設計
有了整條馬路都透水的想法後,陳瑞文開始思考「鋪面透水」,水真的能進入土中嗎?夯實的地基會不會反而增加路面的逕流?但是如果不夯實會不會引起土壤的液化?道路表層的鋪面,是否會因不夯實的土壤而破裂或不平?到底要怎樣才能做出透水又堅固的路面?
反覆思量,陳瑞文想到他的專業領域「建築」,當年建築最牢固的模式就是「鋼筋水泥」,如果將路面改成了鋼筋水泥的模式,一定比目前的柏油路還要堅固,而且在鋼筋水泥之下,也不需夯實土壤,這個就是樓板的概念,只要在路基上鋪設平整的礫石,就可以支撐堅固的鋼筋水泥板。
那麼,透水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對了!就把鋼筋改成鋼管。雨水下下來,就可以透過路面上的鋼管孔洞,進入礫石層,再到泥土裡。」於是JW工法管架式的結構就這樣慢慢成形了。
那鋪設混凝土時,怎麼才能保證這些管架上的洞口不會被混凝土堵塞呢?陳瑞文想起了他以前的另一項發明---「紙模技術」,他幫JW工法的管架式結構設計了「蓋子」,鋪設混凝土時,蓋上蓋子,鋪完混凝土,再打開蓋子,就可以成功的讓負責透水的管子不會在混凝土鋪設時被塞住了。
撰稿、圖:陳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