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簡報
歷史淵源
發展演變
戲偶達人
戲偶介紹
戲台呈現
操偶技術
靈魂元素
採訪紀實
調查歷程
研究團隊
網站地圖

 

 

時期區分 派別分類

 

   布袋戲在清朝末期自福建渡海傳入台灣,隨之發揚光大。而在台灣的演變,主要可分為「籠底戲」「北管戲」「政治戲」「金光戲」「電視布袋戲」等幾個階段: 

 

傳入初期籠底戲

      以「文戲」為主,主要可分南管、潮調、白字戲等三種。其中南管戲使用月琴、琵琶、洞蕭等管弦樂器,樂調悠揚、格調高雅、唱腔溫婉,頗受知識份子、文人雅士欣賞。

 

清末民初北管戲

      以「武戲」為主,取材自章回小說。使用鑼、鼓、鈸等打擊樂器,樂調熱鬧喧囂,節奏明快、劇情生動,又加入了「跑馬」、「耍盤」、「打虎」、「打藤牌」、「跳花窗」等武打場面,深得觀眾的喜愛。

 

日據、國民政府來台初期政治戲

      日據時代影響,戲偶被迫改用日本造型,後場音樂開始以播放唱片來代替,並進入戲院內,使用大形舞台布景來演出, 通常演出的內容以宣揚大日本思想為主。到了國民政府退守台灣初期,劇團更推出「反共抗俄」的政治服務劇。由於這個階段在舞台布景、後場音樂的改變,為日後的金光戲奠定基礎。

 

台灣光復金光戲

      以唱片取代後場音樂,大量吸收西洋音樂與流行音樂;戲偶放大一倍以上;以可更換的彩繪布幕替代彩樓,加上霓虹燈、乾冰、火花,成為金光閃閃的金光戲。同時,為了吸引觀眾,連續演出的劍俠戲也取代了南北管單元戲目,前場演師也由兩人增加至多人,一連串的改變,引導布袋戲逐漸走向分工的劇場型態。

 

五0年代至今電視布袋戲

      民國五十九年,「雲州大儒俠」在電視連演了五百多集。劇中的史豔文、怪老子、二齒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而布袋戲也成為電視寵兒。之後,電視布袋戲更結合了聲光、雷射科技、電影拍攝手法,並以曲折離奇的劇情替代了傳統忠孝節義的劇目,吸引了追求變化的觀眾,附屬的漫畫、小說、人形劇偶相繼產生。

 

布袋戲以電視寵兒塑造出家喻戶曉的人物

《照片來源:薪火相傳隊拍攝於巧成真》

 

 

 

【參考資料】

http://folkartist2.e-lib.nctu.edu.tw/collection/palm_edu/include/index.php?title=history&item=legend布袋戲學習網

感謝彰化巧成真協助網頁製作拍攝

 

圖文資料:2015陽明薪火相傳隊撰寫

 

首頁 | 時期區分 | 派別分類

 

彰化縣陽明國中薪火相傳隊版權所有Copyright © Yang Ming Junior High 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