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要素
- 課程結合:
1.「藝術與人文」領域的結合-研究成果採用戲劇、繪畫、攝影和導覽員解說的方式產出作品,使用數位器材拍攝照片、寫實描繪事物等都是視覺藝術的學習內容,而用戲劇演出香路古道的故事和小小導覽員則是表演藝術中的一環,透過這些方式,學習到如何感受與創作美的事物,也練習使用肢體語言和表情向觀眾傳達訊息。
2.「本土教育」的結合-專題研究主軸圍繞在六溪社區和香路古道之間的關係和影響,是最好的本土教育課程,也可發展為學校本位課程,因為六溪分校是地方的活動中心,若能大力推展,想必一定可以讓社區居民更了解家鄉文化,也能培養愛鄉愛土的情懷。
3.「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結合-在踏查古香路的過程中,透過潘叔叔的介紹,我們更了解了香路沿途的自然風貌和生態環境,像是各種小昆蟲與植物的生長,這些都可以增進自然領域方面的知識。
4.「資訊教育」的結合-使用網際網路教學已經很普及,但學習用網頁呈現研究成果卻是一大挑戰,尤其必須先學習使用軟體,也要夠熟悉才能真正做出網頁,雖然在製作網頁時遇到許多困難,但是繕打心得、收發電子郵件、編輯圖片等部分都做得很好,大家在資訊能力和技術上都有長足的進步。
- 資訊科技:
在這次的網頁製作,我們使用了很多方便且實用的物品,其中包含了製作動畫的電腦軟體Flash、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電腦、掃描機、手機等等,這些由學校和家長提供工具讓我們更方便的拍攝、製作網頁內容等。而在工具的種類中,還是『數位』科技最有用,因為它不但可與電腦直接連結,也很容易修改、傳送等。
使用工具 |
使用用途 |
數位相機 |
拍攝 |
數位攝影機 |
拍攝、錄影 |
掃描機 |
掃描圖片 |
電腦 |
上課、蒐集資料、製作網頁 |
印表機 |
列印文獻資料 |
手機 |
拍攝、錄音 |
電腦軟體 |
1.網頁製作:Dreamweaver。 |
網際網路 |
使用瀏覽器蒐集有關六溪和香路古道相關網頁資料 |
圖書館 |
資料查詢與書籍借閱 |
- 社區大使:
我們希望能以六溪社區文史工作者的身分來參與專題研究,從不斷的蒐集資料、文獻摘要,到口訪吳忠明和潘山林叔叔,製作動畫、網頁以及實地踏查香路古道的活動,感受六溪香路古道那自然生態風情以及歷史人文風華。我們認為這條古道不應只靠政府維護,身為六溪居民,我們更要肩負起傳承的工作,才能讓我們家鄉的香路古道不會沒落消失。若要使它繼續存在,就應該做好基本工作─六溪社區居民都應認識與了解,接著對外宣傳、推廣出去,讓周遭朋友、臺灣民眾知道香路古道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 影響衝擊:
在專題研究計劃進行的過程中,我們接觸到香路古道整建的發起人-吳忠明叔叔,以及社區的代表-潘山林叔叔,透過他們親身述說,才知道六溪香路古道對整個大台南地區的文化傳承以及六溪社區的觀光發展,具有無可取代的重要性,透過親身踏查和參訪香路古道的經歷,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有責任要為這塊土地盡上一份心力。此外,我們也希望藉由這個專題研究計劃能引起更多人對六溪香路古道的重視和投入,並致力向外推廣,雖然我們知道能影響的範圍有限,但期望能為自己所處的社區文化盡自己的心力。
- 智慧財產權:
為了能詳盡呈現專題研究計劃的網頁內容,我們除了訪談、拍照、錄影及錄音外,也參考相關的書籍、期刊及網頁資料,基於尊重智慧財產權的原則下,我們謹慎的使用每一張照片、圖片、音樂及文字內容。在我們的專題中,每一頁文字、圖片都會說明資料出處。文字的部分都會經過整理增刪,並加上小組討論後的見解,期待透過我們的消化吸收和整理後,能更加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