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資訊專題總覽研究要素研究歷程貢獻說明

        

 

 

一、 競賽類別
         地方環境議題

 

二、 研究主題名稱
         垃圾GO!GO!GO!

 

三、 地方社區說明

     本校立農國小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因地處大屯山腳下之關渡平原,位於台北邊緣,地形較其他區開闊平坦,遠離市中心人口稠密區,因此台北市政府選擇在此於民國八十年建立唯二之垃圾焚化爐,(另一在內湖區),代替舊有之掩埋方式處理台北市之垃圾,另因有已廢耕之關渡平原,較無人居住,民間業界亦在此自然集中設立了多處大型資源回收站,由當地基層民眾,撿拾或買賣當地居民塑膠、鐵、紙等各類廢棄物,送至此販售,再由此分售至紙類、鋼鐵製造廠等上游廠,尤其,最近新聞媒體大幅報導,台灣製造的運動服,係由回收的寶特瓶做的,為我國賺取大量的外匯,北投區的資源回收站也為台灣的經濟、環保作出一定的貢獻。

     另北投因地處台北市較早開發地區,民風保守傳統,天性勤勞節儉,因此仍保有一些民生用品之維修行業,例如:修(改)衣服、鐘錶、電器等小店家,因其技術優良,不僅使不堪使用的東西恢復舊觀,更延長其使用年限,我們應該認真的思考,東西壞了就丟,係錯誤作法,有更好的方法,讓每樣物品,都能盡其使用,壞了可以修理,或加工再繼續使用,也因此避免過度開發鐵、石油等原物料,供人類運用,使大自然與人能永續和諧並存於世。

 

四、 專題研究計劃概要

    古人有云:「天生萬物來養人,人無一物來報天」,依據「天人合一」的精神,告誡人們需珍惜上蒼所賜與的一切,而時至二十一世紀高科技時代的現代人類,知識、生活水準已較古人大幅提升,是否養成惜物惜福的品德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而且情況還更加惡化,有調查報告指出,全球生產的食將近三分之一被浪費,對許多貧窮的國家或是生活艱苦的人來說,這些被浪費的食物可以吃上好幾十年。另各類生活用品,均在堪用或可修復的情況下,即因退流行等因素當成垃圾丟棄,此種浪費的壞習慣,導致地球各類資源過度開採,以製造新的物品供人類使用,如此惡性循環,週而復始,乃現今環保問題、大自然反撲現象叢生的重要因素。

    本校培育學生四項特質中,係以「感恩惜福」為教育的宗旨,培養學生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一則可減輕家庭父母的負担,二來更為大自然維護盡棉薄之力。讓學生了解,破損無法用之物品可丟棄進焚化爐,除此外的東西,應修復再利用,故位居在北投的我們,遂以探討本地之垃圾焚化、資源回收、各類修復業、廢棄物再利用等行業發展,作深入的研究,並藉由訪問、參觀、問卷調查、網路蒐集、體驗活動等方式,獲致相關資料,撰寫製作網頁,期能讓學生經歷活動,激發其「愛物惜物」的精神。

 

五、 主要研究方式

     1、教授最新環保觀念,作為網頁編撰的指導原則
    目前最新的環保觀念為減量(Reduce)、再利用(Reuse)、回收再生(Recycle)、再修復(Repair)、拒絕使用( Refuse),即簡稱五R原則,使同學瞭解其精義,以使此網頁的內容,符合現代趨勢。

    2、以錄音方式專訪在地大推手、資源回收場老闆及各修復業。
    針對北投資源回收業的經營方式及分佈地區,各修復業的工作內容及未來發展等做詳細的瞭解及記錄。

    3、使用問卷蒐集北投區居民意見。
    採用隨機抽樣方式,廣泛了解北投地區民眾對物品的修復和回收的做法。

    4、實地了解各修復業的特色。
    有計畫的記錄北投各修復業特色,並將心情和感想寫成報告,藉由分組討論,提出各行業之特點及其對環保之影響與貢獻。

    5、製作環保產品,瞭解廢物利用的真諦
    組織同學製作廢油肥皂、環保玩具、環保袋等廢物利用產品,強化其之愛物惜物的意識。

    6、蒐集歷年有關環保留存之資料及訪問北投地方行業,討論並編輯成報告。
    藉由訪談、蒐集等方式,獲得相關資料,製作成有系統之專題,強化學生應對、思考及邏輯能力。尤其在社區環境題材的研究中,啟發出學生勇於探討新事物的精神,應是此次研究垃圾GOGOGO網頁時,在師生產互動上的斬新收穫。

 

六、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學校有二間電腦教室,分別進行中年級與高年級的課程,在進行心得撰寫與網頁製作的時候,我們可以預約高年級的電腦教室來使用。在電腦教室裡,除了網頁製作所用的NAMO軟體之外,其它軟體都是我們之前學過的。

    除了在電腦教室外,學校裡每個班級都有電腦和單槍,方便我們互相分享與討論。另外,我們所使用的電子郵件平臺是學校向GOOGLE申請的教育版平臺,在傳輸速度和容量上都能讓我們所需要的資料進行傳輸與線上編修。

    

七、 我們所遭遇和克服的難題

    1、體驗活動
    在「生活好環保」活動中,我們使用各種可回收的東西來再利用「廢油」「雨傘布」「廚餘」「環保玩具」「跳蚤市場」等,發現生活中微不足道的物品,在大家的巧思及創意下,把再生物品,付予了新生命,不僅提昇了物品價值,讓生活變得有趣又兼具環保。

    2、人物訪問
    這次人物訪問,有在地的大推手、修復業者及回收業者,人數多達二十多人,在訪談及記錄,花的時間最多。我們除了訪談,也參與各種工作的體驗。在訪問中,回收業者多半不願意接受照相及訪問,經過努力才找到幾家,雖然他們的收入不多,但令人感佩的他們也為環保默默的付出努力。

    3、蒐集資料
    這次的資料大多由網路搜尋及報紙彙編,當在網路及報紙搜尋時,雖然資料很多,但要符合這次的主題,一一過濾及討論才統合各組資料,老師也提醒我們,一定要附註資料來源出處,尊重智慧財產權。

    4、訪問記錄
    這次活動訪問行程最多,所以也花了很多時間在擬問題、記錄,訪問時間長,內容太多不好記錄,錄音檔不清楚或太小聲,成為記錄者最大的苦惱,若有不足的資料還要再次電話訪問補充資料。

    5、網頁製作
    這次利用期末及寒假來製作網頁,利用平時上課所學的軟體,先製作照片編輯及文字編排,午休時,老師再補充特效、動化及語法的課程,發現平時覺得上電腦課很有趣,但內容太多時,仍覺得有些壓力,但希望我們可以製作出亮麗的網頁。

 

八、心得箴言

      經濟繁榮,網路的資訊發達,人人都可以買到任何想要的東西,但在這個富裕的環境下,是否也該思考著,愛物惜物的態度來生活,東西需要的才買,壞了可以修理,資源回收可以再利用,把物資充分運用。地球資源也會有用盡的時候,如何給我們未來子孫和我們一樣的環境,還是破壞殆盡的土地,大家一起努力吧!「舉手之勞做環保」希望它不是口號,而是落實在每個人的生活中。

 

2015臺北市北投區立農國民小學-環保小偵探 製作  wwh@cc.lnes.tp.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