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團體

文化大學新聞系學生
瑀靜:文化大學的姐姐,您們好。可以先請你們自我介紹一下嗎?
洪千涵姐姐:小朋友們好。我是千涵,你們可以叫我千涵姐姐,之前我們有去科教館看過樹梅坑溪的展覽,年初的時候想要以樹梅坑溪作為研究的主題,後來發現在地的竹圍人好難找,研究起來非常不容易,後來我們找到陳建興老師,非常感謝他能提供我們那麼多資訊。
哲安:請問妳們為什麼要做跟樹梅坑溪有關的研究?
千涵姐姐:因為我是蘆洲人,之前科教館和竹圍工作室他們一起合作,舉辦了有關樹梅坑溪的活動,我看過那個展覽之後,發現這條溪還需要更多的人注意他,尤其是我來過竹圍這邊以後,發現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條溪,你們去訪問的時候,有發現這樣的事情嗎?這很符合我們想做的環境議題,所以就決定做這個報告。
宗柔:請問你有發現什麼嗎?
千涵姐姐:發現什麼?就是我來這裡之後,發現好多人不知道這條溪,我本來想像中這條溪應該是很乾淨、很漂亮的。我有問過一些柑仔店的老闆,他說這條溪以前可以抓螃蟹、溪哥、泥鰍什麼的,我就想像在這麼鄰近台北的地方,竟然有可以抓溪哥這些的溪流,一定要來看看,來了之後,卻發現完全不是這樣,還聞到不好聞的味道,很多地方還沒有水,我們沒有走到像你們說的源流那邊。
學生:請問妳們研究樹梅坑溪多久了?對樹梅坑溪了解嗎?
千涵姐姐:我們研究樹梅坑溪目前為止大概兩個星期,因為我們並不是在地人,所以不太了解,才會來竹圍地區找專家學者和當地人訪問,也才會訪問到陳建興老師。
浚傑:請問妳們在做的研究是什麼?
千涵姐姐:我們做的事和環境議題有關的專題報告,要研究之後寫心得,然後上台報告,要給老師看、打分數,希望之後有機會也能參加比賽。
學生:你們調查樹梅坑溪是採用什麼方式?有使用什麼儀器嗎?
千涵姐姐:這真是個好問題,我們沒有使用什麼儀器,因為我們剛來,剛開始做這樣的研究,還沒有走完整條溪。今天是和郭會長一起走,才知道可以從哪裡一直走上去。我們是運用我們的專業,我們新聞系的專業是訪問、攝影,所以我們用攝影機去拍照和攝影紀錄,再訪問問問題,不像你們那麼厲害,會用儀器來檢測樹梅坑溪污染的情形。
學生:請問妳沒有沒有去走過樹梅坑溪的步道?
千涵姐姐:我們大概走過了中游的步道,還沒有到過上游那些地方,還沒有走完。
浚傑:請問妳們期待以後樹梅坑溪變成什麼樣子?
千涵姐姐:期待讓更多人能認識他,希望妳們能更持續的關注它,告訴家裡的爸爸、媽媽、兄弟姐妹,告訴更多的人,讓大家都一起來共同愛護它。
學生:謝謝妳們接受我們的訪問。

 

訪問心得:
        這次要訪問文化大學新聞系的姐姐,知道原本樹梅坑溪以前可以抓螃蟹、溪哥、泥鰍等,但現在卻不是這樣,很多地方沒有水還有不好聞的味道,以前樹梅坑溪很乾淨、很漂亮,而且還可以釣魚,我們還要讓更多人認識它、關注它、了解它、幫助它,讓大家一起愛護它,才不會讓大家以為它是一個大水溝,所以我們應該要互相幫忙,不要破壞樹梅坑溪的生態,才不會讓樹梅坑溪越來越來髒,也不會讓樹梅坑的生物遭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