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社區行政區屬於台北市北投區泉源里,舊名「十八份」。從新北投捷運站,沿著泉源路上行,過了人口稠密住宅區,聞到硫磺味就到了大磺嘴,即可發現榕樹夾道,「十八份」碑石歡迎您的到訪。

    十八份的開發在清乾隆初年,古地契上記著二百四十年前就有十八份庄,由泉州府安溪、同安縣詹、吳、王、高、顏及陳等姓氏,集資合投開墾,墾後土地分成十八份,按股抽籤均分,漢人聚集成庄,因稱「十八份庄」,相沿至今。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同安縣的移民沿淡水河入內港,往山區開發。十八份山林原係北投社平埔族狩獵場,今登山路吳姓居民所在地,直至日據時,期尚「鹿場埔」的稱呼。


圖片來源 : GOOGLE街景服務

    先民入墾後以訂約承租的方開墾山區,每年固定要納「番大租」,開庄之初,即由業主們出資雇工修築十八份圳、十八挖圳引大坑溪水源開墾山園及梯田,賴以維生。

    泉源里範圍東以大坑溪和湖山里為界,南以磺港溪與林泉里、中心里為界,西約略以西園街、中正山西側溪谷與開明里、大屯里為界。北以竹子湖產業道路與湖田里為界。面積為5.03887平方公里,人口二千四百多人。從每拔17公尺的郵政員工訓練所,到中正山觀景臺海拔646公尺為止,泉源社區位於大屯山正南側山坡,為座北朝南,遠眺臺北盆地,觀賞風景,坡度陡,視野佳。居民較集中於嶺腳、嶺頭、埔仔、頂坑、坑仔、磺仔、風嘴口及頂湖等聚落。

    泉源社區大部分被列入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限建開發,大部分地區仍保有自然風貌。本社區背椅大屯山。遠眺七星山、紗帽山、觀音山及整個台北盆地一覽無遺。天氣晴朗更可看到雪山山脈,果園、菜園、花園、苗圃、老樹環繞,生活在泉源社區,頂著蒼穹,身、心、靈洗滌效果極佳。

    整個大屯山區,海拔250~700公尺,都生產桶柑,分佈的範圍頗廣,有平等里、草山、泉源里、大屯里、興福寮等,其中以中正山一帶的品質最佳,香味最濃。自從交通運輸便利後,加以工資昂貴,不敵中南部運來之廉價水果,種桶柑的人少了,目前只剩少數農友經營。其中頂坑詹姓農業果農經營四甲地,面積最大,產量供不應求。

    參考資料來源: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臺北市北投區泉源社區發展協會

2014臺北市北投區立農國民小學-小橘子樂園

wwh@cc.lnes.tp.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