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無與世聯,自在水鄉邊,寂靜若無人,蕭蕭冷風過......當初大稻埕只是一個沒沒無聞的小村,經過這次導覽,使我更加了解大稻埕的一些名字
緣由,也使我不禁嚮往起,那繁華卻十分台灣味的,小小村落時期......
●【大稻埕】的興起:大稻埕,瀕臨於淡水河,河航之利促使了成長,因此有了「稻江」這個美麗的名字。而「大稻埕」三個字出現於文章最早的案例是在同治十年(1872)陳培桂寫淡水廳志時,陳培桂在淡水廳志的卷首中淡水廳圖內,大稻埕在大隆同的東側出現了。因此由此可知「大稻埕」在同治年間起,經濟開始興盛。
大稻埕在西元1869《淡水海關報告》的記載中,仍是「艋舺附近的一個小村」,而艋舺是臺灣北部最大的商業中心,淡水港所有進出口都在艋舺集散。但到了1898,大稻埕的人口已經有31,533人,僅次於台南之有47,283人,而為全台第二大城市;艋舺僅有23,767人,反而輸給大稻埕,名列第三。
●【日式町名】
:日治時期臺北市所使用的日式町名,始於1920年的行政區劃分制度改革。當時先是將原來的行政單位「街」、「庄」改為「大字」或「字」,後來到了1926年又將臺北市的部份「大字」改為町名。這些町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房屋門牌不再使用日式町名,地籍代號的日式町名被改成清代台灣傳統地名,例如川端町改稱螢橋段、大宮町改稱劍潭段、馬場町改稱崁頂段等。1976年至1987年間,臺灣地籍圖重新測繪後,由「町」、「大字」改來的「段」被全部廢除。
●【永樂町】
: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市之行政區,共分一∼五丁目,在港町之東,大橋町之南,大稻埕商區的一部分。該町似因永和街與長樂街而得名。其範圍約今大同區之迪化街一段與甘谷街等區段,迪化街在當時名為「永樂町通」。永樂公學校名為永樂,其實是在東鄰的太平町。
而迪化街(日據時期-永樂町)是在戰後得名,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時,以日本人路段式的「町」名與國情不合,改採用路線式街路名,而以新疆省會「迪化」來作為這一條大稻埕名街道的主名稱。自清末一路演變,少有人不知道這裡是臺灣南北貨、茶葉、中藥和布匹的批發貨集散地,迪化街的確勾勒出臺灣商業發達史的初貌。(下圖引用自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
迪化街北段現況不若中南段繁華,商業機能較弱,產業也較不集中,閒置房舍偏多,危險建築也多達十多棟。其街屋屬於長條形連棟式店鋪,門面不寬,屋身則幽長深邃,以便兼顧商業和居住的功能,是清代台灣商街的典型。在房屋外觀的立面上,可以看到多種不同的風格,這也是其迷人的一大特點之一。街上房屋的立面建築,有從清末至今的各種形式變化,包括閩南式、仿洋樓式、洋樓式、巴洛克式和現代主義式等,其中以仿洋樓式、洋樓式樣與現代主義式樣建築為最主要之特色。街屋前半段面臨八米迪化街,提供給需要店面的商家,後半部則租賣給一般家庭居住,並以屋後的巷道為主要的出入口,形成一種特殊而有趣的現象。附設在街屋建築前面的亭仔腳,在北京語中通稱為「騎樓」,為台灣歷史街區的特徵之一。(右圖引用自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
●【港町】
: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市之行政區,共分一∼四丁目,該町因為有其大稻埕港埠得名,是當時大稻埕最主要的茶業製造加工中心,不過水利已淤積盡失。該町約在今大同區環河北路,貴德街一帶。
●【榮町】
:榮町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市之行政區,在新公園之西,今中正區的衡陽路、寶慶路、秀山街之全部及博愛路、延平南路之一部均在町內,衡陽路在當時名為「榮町通」。榮町是當時台北最繁華的區域,因而有「台北銀座」之稱。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店」於1932年(昭和7年)在榮町落成。(下圖引用自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
●【太平町】
:太平町為台灣日治時期台北市之行政區,共分一∼九丁目,因為町內範圍有太平街而得名。該町與永樂町相望,兩町公學校校際棒球賽等體育活動抗衡為盛事。另外,該町範圍約為今大同區之延平北路一段至三段附近,延平北路在當時名為「太平町通」。太平町在戰前是台灣人社會運動的大本營,在戰後則是引發嚴重影響台灣社會的二二八事件的起始點。(下圖引用自國家圖書館-台灣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