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歌仔戲 新和興的故事 新和興內心事 戲碼新和興 拼湊歌仔戲 增色歌仔戲 追新故事集
 
 
 
 
前往專題簡報首頁
 
 
 
 
 

 

淺談歌仔戲 ››› 表演型態

 

歌仔戲的表演型態

 

        歌仔戲從本地歌仔發展至今,及因應社會的需求與變遷,並結合當地新興娛樂、傳播媒體,而衍生出許多種演出型態,且每一種演出型態均各具特色。

 

落地掃時期
        落地掃是歌仔戲最早的表演型態,無論生或是旦都是由男性演員演出,採即席演出,也有組成陣頭形式參與廟會香陣,目前僅餘宜蘭地區尚有少數藝人,如陳旺欉等人加以傳承。



野臺歌仔戲
        在臺灣,在寺廟最常見的,是野臺歌仔戲,又稱外野戲。

架設在夠大的空地上的新和興戲台


        歌仔戲結合客家採茶戲、四平戲、亂彈戲、高甲戲的表演型態,模仿身段、服裝,形成了完整結構。廟宇演出酬神,之後歌仔戲也慢慢成為酬神表演的戲曲,廣受臺灣百姓喜愛。酬神戲,分為扮仙戲與正戲,早期扮仙戲用北管官話語音,現在多直接用臺語演出。
        「做活戲」,演出無劇本,僅由劇班中的講戲先生講訴情節,走位及表演過程,其他就要看演員臨場表現,但演員及文武場要有極佳的默契。野台歌仔戲注重的是演員的深厚功力,就是所謂的「腹內」功夫。

內臺歌仔戲
        內臺歌仔戲吸收了福州的布景、連本戲形式,學習京劇的武打、身段和鑼鼓,表演很精采。戲院開始招攬歌仔戲班進入戲院演出,觀眾必須買票進場。

 

照片資料來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在這個時期,歌仔戲班時常在戲院演戲,在機關及佈景上令人驚嘆萬分。膾炙一時,皇民化運動後,歌仔戲演員被迫穿日本和服,說日語演出。戰後,內臺歌仔戲又開始發展了起來。1950年是內臺興盛的時期,直到電視流行後,才逐漸沒落。

廣播歌仔戲
        廣播歌仔戲就是在電台裡播放的歌仔節目。
        1954年,臺灣多個廣播電臺招攬歌仔戲演員,藉由廣播演出。

照片資料來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到1960年達於鼎盛。廣播歌仔戲時期,只靠聽覺傳達,不會看見人影,完完全全只用敘述的,因此音樂創作多廣。最家喻戶曉的劇團是正聲電臺的「天馬歌劇團」,聚集眾多的著名演員。

電影歌仔戲
        1955年,臺灣史上第一部歌仔戲電影「六才子西廂記」是由都馬班所拍攝的,雖然拍得不好,但也引起了拱樂社陳澄三的興趣,馬上組織電影製片公司,拍攝「薛平貴與王寶釧」,在1956年播上映。因此引發電影歌仔戲的流行,到了1965年,漸漸沒落了。

照片資料來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電視歌仔戲
        1962年,歌仔戲開始進入電視螢幕,演出更為寫實,使傳統歌仔戲有了不一樣的轉變,虛擬的道具,也可以變成真實的,例如騎馬。

照片資料來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除此之外,唱腔變少,因為電視臺語節目只有三十分鐘,但只能有約21分鐘的演出時間。當時電視的三臺都有歌仔戲團,非常的競爭。在1951年時,推行國語運動,消失過一段時日。

舞臺(外台)歌仔戲
        1980年,歌仔戲在「國家戲劇院」及臺北市等重要劇場演出。




        某些劇團後場會增加國樂團,也吸收現代劇場的特色,1990年上半年,越來越多戲團加入;1990年代下半年,某些戲團都以推出精緻新戲為目標,劇本、曲調、重視舞臺設計、演員服飾、裝扮、演技、身段及唱腔都是重點,不過現在投入現代劇場的歌劇團仍是屈指可數,一般劇團都是以野臺廟會演出為主。

參考資料
曾永義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
劉美菁歌仔戲概論

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http://content.edu.tw/primary/fellowship/tn_nt/opera/opera02/opera02.htm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