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歌仔戲
›››
歌仔戲的發源地
歌仔戲的發源地
一般提到歌仔戲的發源地,大都認為是在宜蘭。根據1963年宜蘭縣文獻委員會編的《宜蘭縣志》
及1971年出版的《台灣省通誌》記載,歌仔戲為宜蘭地區的一種民謠曲調,傳唱者乃是員山結頭份人-阿助,時人不知其名姓,乃稱之為「歌仔助」。但據民俗專家陳建銘考證,歌仔助本名叫做「歐來助」,但他是否為歌仔戲的創始者,則值得考證。
歌仔戲的發源在宜蘭,歌仔戲的產生和移民的結構有關。
林榮春將布馬陣與本地歌仔的聲腔結合
參考圖片: http://gezixi.ncfta.gov.tw/years.php
住在府城、鹿港、艋舺的泉州移民流行的是南管,並不太流行歌仔;而漳州流行的是歌仔,因此當漳州人移民到宜蘭時(宜蘭有百分之九十三是漳州移民),且宜蘭三面環山的地形,與世隔絕,所以能夠保有標準的漳洲腔,宜蘭的「歌仔」加上「車鼓的身段動做」就成為我們今日熟知的「歌仔戲」。
歌仔戲最早期並不稱歌仔戲,叫做「本地歌仔」。臺灣有許多戲劇都是大陸傳過來的,如南管、北管、布袋戲、車鼓等。因為宜蘭是漳州人的大本營,歌仔戲才會在宜蘭有一片天。
歌仔戲是目前台灣興盛的傳統戲曲之一,也是具代表性的傳統表演藝術。
【參考資料】
《宜蘭縣志》
《台灣省通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