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人類學者的研究分析,原住民的屋架建築、火墾、吃檳榔、紋面、皮衣製作、輪舞等文化習俗,都與傳統的南島文化相近。
原住民有紋身的習俗,至今仍然保存,但紋身的圖案越來越隱蔽。另外,原住民擅長的編織也是他們特有的藝術文化。
原住民常用的衣料是自織的「番布」,是由苧麻製成。成年男子穿鮮艷的腰裙,女子穿長裙,喜歡用雞尾、鳥羽做頭飾。
再者,音樂是原住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各族特點不盡相同。
邵族的杵音為一人們知曉的傳統文化。一開始是婦女們在收成時必須將穀物去殼,去殼的方法是各家同時用木樁在石塊上槌打稻穗,造成整個部落傳遍叮叮咚咚的聲響,而後族人覺得合乎音感,並配合著族中婦女們此起彼落的律動美感,所呈現出來的和諧畫面,始發展成杵音之舞。
原住民所使用的樂器,大多是從大自然取材,竹、木、銅成為製作樂器的主要材料。透過這些樂器的聲音傳達,表現出原住民文化特色,而最獨具特色的原住民樂器,包括口簧琴、鼻笛、弓琴、木杵等等。口簧琴乃以剖半的竹子為琴身,內部以銅或竹為簧片,簧片的數目由一到七不等,是除了達悟族外,各族普遍都有的樂器,吹奏時一手將琴身含在口中,另一手拉動琴頭的繩子使簧片震動,發出音律。
過去大多數的原住民都是以傳統游耕及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近年來靠近平地的(高山)原住民則與漢人的生活方式接近,但是部落組織的維繫仍然保留著。
這些原住民難得珍貴的音樂及藝術,應該好好保存下去,因為其技藝可能是世上獨一無二無形的珍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