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薇淇 整理

                                                                           台北古城圓山遺址兩個文化的異同

               發掘過程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圓山遺址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圓山遺址位於台灣台北市中山區圓山西邊(台北盆地西邊)緩坡,面積約有2.7公頃,為全台灣最珍貴的史前遺址之一,也是罕見的多文化層遺址。依照國際通行辦法,從圓山遺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紀錄統稱圓山文化,該文化存在時間則約在西元前4500年至西元前2000年。

 

經1897年、1953年陸續出現的考古證據顯示,該遺址主要有兩個文化層,上層為圓山文化,下層則為粗繩紋陶文化,1990年代之後,該遺址更辨認出大坌坑文化、植物園文化、十三行文化等不同時期的史前文化內涵。

 

1988年4月25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宣告圓山遺址為國家第一級古蹟,並積極規劃圓山史蹟公園。

 

2006年5月1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重新指定圓山遺址為國定遺址。

圓山為台北市士林大直一帶的獨立小山丘,標高約為36m。史前時代,台北為一鹹淡水交接的大湖泊時,圓山即為一小島嶼。自1896年至1999年多次考古發掘後,發現圓山遺址為台灣地區罕見的多文化層遺址。該遺址至少包含了漢人文化,十三行文化、植物園文化,圓山文化,細繩紋陶文化,大坌坑文化,先陶文化等六個史前文化與一個歷史文化。依照國際通行的辦法,以最接近遺址的現代村落為該遺址命名的原則,因此將其遺址命名為「圓山遺址」。又將最先發現的遺址名稱為該文化命名的原則,將其首先發現的史前人類活動紀錄命名為「圓山文化」。

圓山遺址的發掘過程如下:

 

1896年:台灣日治時期開始第二年,受台灣總督府之託,東京帝國大學派出動物學、植物學、地質學及人類學四門學科專家到台灣展開綜合調查。

 

1897年:伊能嘉矩與宮村榮一於台北圓山的西麓發現無數貝殼。該數量頗鉅的貝殼殘骸,據兩學者推斷應為史前時代人類食用貝類後所遺留,故稱「圓山貝塚」。之後兩學者還陸續於當地發現石,玉,陶,骨角器及墓葬等物,並確認台北仍為大湖的史前時代,圓山為有人類居住的小島。

 

1918年:臨濟護國禪寺因擴大學寮,鏟削圓山西側大片斜坡,意外出土一隻巨大,約兩個人高的人造砥石。經考證,為史前人類用來磨石器的用具。

1923年:台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教授宮原敦自資為砥石建造乙座保護亭,並買下部分土地,並將兩者捐贈台北市以為永久保管。1935年:台灣總督府指定其中的大砥石與圓山貝塚為「史蹟」。

 

1928年到1945年:臺北帝國大學成立「土俗人種學講座」,於圓山進行台灣首次進行有組織及規模的考古挖掘。

1953年到1954年:臺大考古學教授石璋如率領考古學系師生於圓山西北山麓進行系統發掘,經過兩次挖掘,確定遺址具有繩紋陶與圓山兩個文化層

 

1964年: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由張光直主持,圓山遺跡連同大坌坑遺跡進行碳-14測試。

 

1986年到1987年: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連照美及黃士強分別發掘更多原始文化層文物及貝塚多處。

1987年:圓山遺址附近興建圓山育樂中心,並後來於該中心的昨日世界區域設置圓山史蹟展示館。

1988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將圓山遺址指定為國家第一級古蹟。

1991年:台北市於整建中山橋時,在圓山附近挖出許多遺物,經過了確認,應該屬於先陶文化、植物園文化與十三行文化遺跡。

1995年: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規劃設計圓山遺址為圓山史蹟公園,面積大概是2.7公頃。

1999年:確認先前發現的繩紋陶文化為大坌坑文化與訊塘埔文化。

 

               圓山文化出土文物

都清楚了嗎?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圓山文化出土了什麼文物!

 

陶器:造型奇特的多口罐圓山文化人的陶器大多數為淺棕色夾砂陶,用拍墊法製成陶胚後,再於陶面上平塗一層紅色顏料。陶器紋樣主要是素面,偶而有其他紋飾;以素面紅陶為例,雖是「素面」,然而在陶器的器蓋、把手、腹部、圈足、以及口緣內側部分,有時 後會施以「單捺點紋」或「組合式捺點紋」作為裝飾;紋飾除了捺點紋和圈點紋之外,另有條紋、蓆紋、網紋和彩繪等,變化十分豐富。陶容器種類以陶缽、陶罐、雙口罐或多口罐等為主。陶缽為直身;陶罐大多口緣外敞、鼓腹,帶有圈足;不少附有「陶蓋」、「豎雙把」,少數則帶「流」。

石、玉器:精美的人獸形玉玦耳飾
器類型很多,多作為日常生活使用的農、漁、獵具及工具,如各種磨製的鏟、鋤、斧、錛,鑿、以及石槌、網墜、凹石、砥石、石鏃等等,而其中又以有肩石斧、有段石錛等最具特色。
  另外在圓山遺址出現的冠形石斧,其冠狀頂端因不具有實用意義,而說明其可能與農業的祭儀或巫術相關。

骨角器:作為漁獵用具的骨角器
骨角器均磨製光滑,相當鋒利,種類包括槍頭、箭頭、錐、鑿及魚叉等,形制繁多,其中已有脫頭及倒鉤的運用;主要都是漁獵用具。

木器:非常少見的史前木器
山文化出土了難得留存下來的史前木器。這些棒狀及柱狀的木器身上,都可以看見切割痕跡,學者猜測這是圓山文化人用來耕作的掘棒,或是木構建築的柱子。


貝塚:圓山文化人採食貝類,丟棄的貝殼堆在埋入地下後,即成為考古學上所稱的貝塚。圓山文化遺址的特色是出現有大量的貝塚,由於貝殼中含有較高的鈣質,因此這些貝塚保存了不少獸骨、魚骨和各類陶、石、骨角器,對於圓山文化的考古學研究有很大的幫助。

 

       新石器時代重要的文化

  新石器時代重要的文化遺址類型在北部除大岔坑外,還有圓山文化,植物園文化。在中部地則有台中縣清水的牛罵頭文化,大肚營埔的營埔文化、南投集集的大邱園文化,在南部有台南仁德鄉的牛稠子文化,台南永康的鳥松文化以及高雄大湖的大湖文化,在東部則有著名的花蓮玉里的卑南文化。麒麟文化則以台東麒麟為代表。另外;阿美文化遺址也是東部重要的新石器文化類型。
 
  台灣史前陶器大致可分為細繩紋陶,粗繩紋陶,網紋陶,灰黑陶等四類文化類型。其中以細繩紋陶的文化遺跡最為普遍、分布最廣。可以說是台灣各個史前文化中極重要的代表。細繩紋陶文化的陶器特微為以夾
砂和細質的紅陶為主。以手製並經過慢輪(轉盤)整修後,再加以紋飾。型器以罐型和缽型為主。細繩紋常施於器物的腹部。也常有各式劃紋、方格紋、籃印紋以及彩繪的紋飾。有些陶器手工磨製十分細緻、樸素而優。此細繩紋文化也因分布廣而在各個不同的文化遺址中而有差異之處。如在南部就有牛稠子文化和墾丁文化兩個類型。
 
  細繩紋化化是我們追溯祖先淵源的重要文化證物,由各個文化遺跡讓我們追尋先祖在台灣的起源,生活方式和演化情況。雖然自日據時代乃至後來的"移民說"與"地區演化說"的爭論,至今未有定論。而細繩紋文化也不是台灣最早的史前文化。但是此一文化的內涵、分布、發展構成是台灣史前文化的主要基幹,也因此提供了台灣史前文化,先民的來源一些可能的方向。
 

 

     資料參考

          書籍部分:

          李乾朗,(1996)《臺灣傳統匠藝》,燕樓古建築出版社,臺北市。

          文化局,(2001)《臺北市古蹟簡介》,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印行。

          文建會,(1996)《日據時期臺灣文化資產研究與保存文獻彙編》,臺北。

          黃士强,(1997)《圓山遺址: 一級古蹟》,臺北市兒童育樂中心,臺北市。

          羅光、黃金鋒、蔣偉群,(1995)《臺北縣的佛寺建築》,臺北縣文化中心出版,臺北縣板橋市。

          網頁部分:

          臨濟護國禪寺 - ---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

          圓山遺址展示室

製作團隊:江宜臻 林芊孜 蔡易訓 蘇偉皓 陳妍儒 林廷芳 牛薇淇 劉映余 王浩宇 林禹志   指導老師:莊明坤老師.黃明慧老師

學校臺北市立重慶國民中學  Copyright © Photography. Design by Chongqing Junior High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