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經過辛勤耕耘、努力工作,終於等到開花結果的時候,不妨離開喧擾,來到客家新天地,洗滌俗世煩憂,漫步在公園的小徑道上,讓身體走進客家的氛圍,讓心靈包容、徜徉整個世界,此刻,築夢心願,圓滿豐收,夢想已然成真。 |
|
|
|
客家文化中心 |
|
座落於汀州路與師大路路口,新店溪左岸生活社區,同時也是雙北市的核心地帶,是一棟紅磚搭配白牆與砌卵石牆基,十分具有客家儉樸意象的民宅建築。四層樓的建築設計,內有迎客大廳、多媒體互動裝置、等路大街、常設及特展區、客語認證教學站、多功能學習空間等,結合產、官、學、社團、藝文領域等團隊,以「人文、教育、科技、產業、藝術」再造都市環境的新時代,實現多功能智慧的人文館室,呈現別具特色的客家風情。 |
|
|
|
|
|
客家音樂戲劇中心 |
|
提供客家各式藝文活動、歌舞表演及戲劇演出,促進多元文化的交流。 客家八音是客家人在遷徙的過程中,利用「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八種聲,吸收了各地民間的音樂,融入原有音樂的喜好與風格,逐漸演變成一種特殊的曲調,主要出現於宴饗、迎賓與祭祀等重要場合。 客家戲曲的特色,在於獨特的唱腔與曲調,主要以山歌與小調為基礎,共分為:一、小戲性質的「三腳採茶戲」;二、大戲性質的「客家大戲」。 |
|
|
|
|
|
臺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風景介紹 |
|
連結河濱的跨堤平台 |
|
園區內的跨堤平臺,是延續「整治活化淡水河」的親水城市主張,結合舒適的人行步道及自行車道,串聯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臺大水源校區、河濱綠地、公館商圈與寶藏巖共生藝棧,打造公館水岸新世界的親水觀光軸帶,透過主題公園與河濱公園間的平台,讓民眾暢遊在人文、休閒與觀光的親水環境。 |
|
|
|
符合環保概念的生態溝渠 |
經由溝渠水資源的循環再利用,以客家文化、生態保育、休閒健康為藍圖,節能環育,綠能造景,不只象徵客家族群「生態永續、敬天愛物」的精神,同時發揮客家生活智慧,體驗與環境共生的意義,也符合現代環保的概念,為地球生態多盡一份保護的心力,讓世界看見客家的創新力。
|
|
※植栽(水生植物區):建立其自然群落,避免外來種及強勢種的介入,配合一些誘鳥樹、具蜜汁的植物,以吸引附近鳥類前來。 |
|
|
|
|
傳統農家的菸樓水車 |
臺灣早期產菸,種菸自播種到收成過程非常艱辛,但在利潤比其他農作物有保障的前提之下,勤儉刻苦的客家人,甘心守著這份行業,每年秋末至翌年春天是菸忙時期,春節期間還得守著燻烤菸葉,在此歷史背景下,菸樓便成為客家農村裡特有的景象之一。 |
|
|
水車,簡便、實用,不用電,不用油,提水成本低,而且沒有污染,是客家農村一種科學的灌溉用具。每到農忙季節,水車有節奏地旋轉著,就像在訴說著客家先民艱苦創業,利用智慧、愛惜自然的偉大精神。 |
|
|
最重要的守護神-伯公亭 |
客家人的傳統文化裡,土地神為最重要的守護神,並把土地公稱作「伯公」,直接把土地公當作親屬,表示尊敬和親暱。最初的造型,是利用大自然大樹或石頭等作為祭拜的對象,而後改建為石塚(石堆)型的祭壇,隨著時間的演進,更建築為小型、中型或大型廟宇。 |
|
|
|
具有崇文惜字的敬字亭 |
敬字亭又名聖蹟亭、敬聖亭、字紙亭、惜字亭。 客家先民「晴耕雨讀」,因而養成「敬惜字紙」的 美德,每一戶家人的神桌底下會擺一個字紙簍, 將不要的紙丟入其內,等著拾字紙的老人,挑著 扁擔及字紙竹籮筐,再將字紙交給老人帶到敬字亭 去焚燒,表示對於讀書人及知識的敬重。因而敬字 亭也成為客家族群敬文惜字的精神象徵。 |
|
|
|
農村體驗的茶山水田 |
提供客家米食及各式點心、簡食的地方。客家料理特別重視香味的處理,烹調以簡單素樸為主,重視食物原料原味的保存,亦擅用香料與沾醬,同時廣泛運用陳年食材,並多採用熟爛燜燒方式,此為客家美食的一大特色。
透過落地窗設計,可眺望戶外青蔥的綠樹與大片翠綠的草坪,讓民眾一邊品嚐客家美食的同時,一邊享受悠閒的用餐時光。 |
|
|
|
|
美食體驗坊 |
|
提供客家米食及各式點心、簡食的地方。客家料理特別重視香味的處理,烹調以簡單素樸為主,重視食物原料原味的保存,亦擅用香料與沾醬,同時廣泛運用陳年食材,並多採用熟爛燜燒方式,此為客家美食的一大特色。
透過落地窗設計,可眺望戶外青蔥的綠樹與大片翠綠的草坪,讓民眾一邊品嚐客家美食的同時,一邊享受悠閒的用餐時光。 |
|
|
|
|
其他景觀介紹 |
|
|
|
生態溝渠 |
生態池 |
|
|
|
|
菸樓涼亭 |
中央廣場 |
|
|
|
|
樹 |
中央廣場 |
|
|
|
|
中央廣場 |
廣場前曬福菜 |
|
|
|
|
|
|
|
|
藝術品 |
|
|
|
牧童與牛 劉柏村 |
灌土狗 劉柏村 |
|
|
農夫 劉柏村 |
牛車 |
|
|
[引用出處]
1.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http://www.thcp.org.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