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後半葉,全球的社會經濟產生了重大變化,歐洲資本主義的興起導致新帝國主義的擴張,進而產生影響日後深遠的殖民思想。東方的新興國家-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締造了相當大的成就,因而被稱為「東方之虎」。清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朝鮮東學黨作亂,作為朝鮮宗主國的大清帝國應其所請派兵協助平亂,日本亦大舉出兵蓄意發動戰爭,企圖併吞朝鮮,以實現其大陸政策,雙方於八月一日(舊曆七月初一)正是開戰,這場戰役史稱「甲午戰爭(日稱『日清戰爭』)」。一八八二年,朝鮮發生新舊黨之爭。國內維新派組開化黨,是新黨;舊黨則以大院君李是應為首。王妃閔氏與李是應不睦,李是應遂唆使兵變,焚日本使館,殺日本中尉崛本禮造。
日本乘機出兵干涉朝鮮內亂,清廷亦派兵援助。亂平,中國與日本皆駐軍漢城。光緒十一年(西元一八八五年),李鴻章與伊藤博文於天津簽訂中日「天津條約」,中日兩國均自朝鮮撤兵,並規定:「將來朝鮮如有事,中日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互行文知照;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光緒二十年三月(西元一八九四年),朝鮮東學黨黨魁崔時享叛變,國王李熙恐慌,向北京告急。四月,直隸提督葉志超奉令率軍趕赴朝鮮,並按中日天津條約之規定電告日本。東學黨聞中日軍隊已至,不戰而潰。五月,袁世凱以東學黨潰散、亂平,要求中日同時撤兵。但日政府反要求中日兩國留兵,共同改革朝鮮內政,但被清廷所拒。六月,日軍突然衝入王宮,囚禁國王李熙,命大院君李是應主國事。
李鴻章眼看事態不妙,急調總兵衛汝貴、提督馮玉崑速速由大東溝登陸,進駐平壤;另調陸軍十餘營,乘英輪高陞號趕赴牙山,並派出八艘北洋軍艦護送,沒想到半途竟遭日艦截擊,潰遁而逃,清軍溺死千百餘人,日陸軍乘勝又轉攻牙山,清軍大敗。
七月,清德宗載湉下詔對日宣戰,掀起一場攸關台灣命運的戰爭,雖然戰場遠離台灣甚遠,但台灣卻須承擔、飽嚐這場戰爭的禍果。
從光緒二十(一八九四)年七月爆發中日甲午戰爭開始,短短三、四個月,清軍連連失利,損失慘重,逼得清廷連忙央請美國出面試探調停。結果,不但被日政府所拒,反而變本加厲;日軍渡過鴨綠江、侵入遼東,大連、旅順相繼失守,清政府苦心經營所建置遺留下來的新式砲台、槍械、船塢等,全部資與日敵。日軍更在旅順展開瘋狂大屠殺。
北洋艦隊雖奮力守衛,但結果:光緒二十(一八九五)年元月,北洋艦隊全垮,清廷大勢已去,馬上指派總理各國事衙門大臣戶部侍郎張蔭桓、署湖南巡撫邵友濂前往日本廣島議和,卻被日本全權大臣伊藤博文以「全權資格不足」之理,拒絕和議。
談和地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