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老街的歷史|三峽的地理概述|三峽老街的歷史演變現代老街新風貌


三峽的地理概述

三峽鎮地圖 
圖片來源:Google 地圖 

  三峽地區,位居三角湧溪、六嵙嵌溪及橫溪三河交匯之處,略呈三角 形,開墾的先民命之為「三角躅」;相傳明初未開之時,就有漢人探險至此。剛開始三角湧屬諸羅縣海山堡所轄,至清嘉慶年間,人口聚增漸成聚落,乃改其舊稱為 「三角湧」(湧,閩南語『起浪』之意),一直到了日據時代,才改為今名「三峽」。

  三峽鎮位於臺北縣轄內,居臺北盆地西南邊緣,由臺北市區到三峽約需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三峽對外以公路為主,交通並不十分便捷。三峽地勢由東南漸向西北傾斜,兩條主河,三峽溪(即三角湧溪)和橫溪,發源於東南,繞境西邊,而於東北注入大漢溪 ,基本上鎮裡大部分的區域是山地和丘陵,西面的鳶山,相傳於鄭氏時代,鄭軍以為大鳶,曾發砲擊之,今斷痕猶在。平原區的面積僅佔全鎮的百分之八,中山路、仁愛路一帶為全鎮的平原精華區,分布在溪流西岸,而溪流分布之處,多呈現陡峭狹隘的地形, 平常枯水期,淺可見底。

  現今的三峽地區最早為平埔族,以及泰雅族的大豹、詩朗等社原住民的居住地。三峽因為位置優越,地形易守難攻,因此成為臺灣北部最早的重要聚落之一。明鄭時期,本地隸屬天興縣,及清朝改隸諸羅縣,而後北部建淡水廳,三角躅改名為三角湧。

  光緒二十一年,日軍侵臺,義軍以三峽險要的地劫為守,堅拒日匪,每給日軍重大打擊;日軍大怒,集中兵力進行猛攻,且將街道、屋舍、廟宇全部燒 燬,繁華的三峽,頓成一片焦土;義軍被殲滅,五百餘人,屍橫遍野,這段悲壯的歷史,迄今仍刻劃在三峽的抗日古道上。居民則逃離家園,隱遁山林,而後日人改採安撫政策,經過近十年的時間才又重建了三峽。

  日人據臺後,置臺北縣,越明年,設三角湧辦務署。直至民國九年,三角湧之名改為三峽,置三峽莊。光復後改為三峽鎮,直隸臺北縣,一直沿用至今。目前三峽轄有二十四里,其中公館里、秀川里、八張里、中埔里以及礁溪里,為主要市區所在。

 祖師廟祖師廟02
   近年來,三峽人口外移情形嚴重,有鑑於此,三峽鎮二十年來,以祖師廟為中心, 積極發展觀光事業,對於促進三峽近年的建設,助益頗多。
福德宮-1福德宮-2

  位於長福街的「福安宮」,和位於最南側與八張交界處的另外一座「福德宮」,三峽老街便開始在這兩座土地公祠之間。三峽老街為清朝乾隆年間,福建省泉州府安溪人士,渡海來此屯墾的發跡地,從之間的地帶發展起來,當時的商店市集,為現今的民權街附近一帶及從清水祖師廟側的長福街與民權街交角處開始,往西南方向至三峽溪支流中埔溪為止,一方面是便利上山,開採豐富的山產;另一方面也可就近取水和運輸,山於腹地狹窄,後來便限制了三峽老街繼續向南延長發展;有100多座古老街屋,已被列為三級古蹟保護,但因缺乏維修,於民國82年解除古蹟指定,老街的保存因此岌岌可危。

參考資料:http://home.educities.edu.tw/kjt/sansha/21.htm
     http://travel.network.com.tw/main/travel/point/showpage/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