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龍見首 ---

Mr. Liu, Qing Zang
劉清正

尋訪,造船人。

年近70的劉清正師傅,
是北臺灣唯一的手工龍舟造船師傅。

 

所謂「百日造船,一日過江」,
阿正師拿著刨刀與彩筆,
在三角渡為擺渡人製作
一艘又一艘的舢舨與龍舟,
一轉眼就是五十年。

 

雙河彎畔,
龍舟即將點睛開光,
在熱鬧歡欣鼓舞之中,
滿載堅持美麗的力量。

 

| 神龍見首 | 龍在社子 | 龍的船人| 龍舟競渡 | 群龍會師 |

| 與阿正師的14個問答 | 阿正師採訪手記 | 體育季刊報導 |

 

神龍見首:體育季刊報導

 

 

龍的船人—龍舟師傅劉清正

 

屆齡古稀之年的龍舟師傅劉清正,人稱「阿正師」,是北臺灣首屈一指的龍舟製作師傅。17歲開始跟隨父親學做船,傳承祖父輩們的技藝;50多年來在他手中完成的船隻,大大小小約有400多艘。早年淡水河百分之80的舢舨都是阿正師所造,高超的製船手藝名聞中外;僅管受到河川污染及產業發展衝擊的影響,訂做舢舨的漁民大幅減少,阿正師仍堅持著傳統製船技術。

早期生活環境困苦,阿正師從小就在長輩邊擔任製船助手,在時間與經驗的累積之下,阿正師不需打、製圖,憑著簡單的量尺、電鋸及釘子就可打造出各式各樣的船。製船是個相當辛苦吃重的工作,但生性樂觀的阿正師不但不以為苦,還對製舟龍舟有著濃厚的興趣,每到端午節前夕,便是他大展身手的時刻。製作一艘龍船手續繁覆,從繪圖、打樣到製作,依照龍舟的精細程度,平均約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

傳統龍舟的種類是按照槳的對數區分大小,有4對、8對、9對、11對到16對槳不等,以應付不同隊伍的使用。阿正師表示,龍舟沒有特定的規格,製作龍舟的材料也不拘,以東南亞的檜木居多;一般說來,臺灣北部的龍舟船身較窄,南部的船身較寬,且東西方船隻的造型顯著不同,尤其是龍頭龍尾的部份最能展現地方特色。然而,木造龍舟的製作成本較高、製程較長,加上容易損壞,需要花心力維修保養,再加上龍舟賽已由民俗活動發展為風靡全球的運動項目,木造龍舟的身影逐漸由輕巧的玻璃纖維龍舟取代。

近年來,阿正師將心力放在龍舟手藝的傳承與龍舟文化的推廣,每年臺北國際龍舟賽的龍舟都是由他親自打造,對於龍舟選手的訓練,阿正師也有豐富的心得。他說:「龍船要跑得快,槳要划得深,鼓手節拍要穩,不能貪快。」龍舟選手的訓練非常辛苦,陸上強調默契陪養、體能訓練、划船動作練習,下水時再由教練針對細部動作修正。雖然阿正師較少親自划龍舟,但偶爾也會參與,大多是擔任打鼓與掌舵的技術指導。

擁有純熟精湛手藝的阿正師,將實用性質的手工龍舟,昇華為巧奪天工的藝術作品;在各個活動中,阿正師的龍舟總是最吸睛、最讓人驚嘆不已。阿正師靦腆的笑說,製作龍舟那麼多年,最感到喜悅的部份是傳統藝術再度被社會珍惜賞識,特別是聽到自己的龍舟被指定為文化交流的禮物時,格外覺得榮耀。

一生都在造船的阿正師,非常肯定臺北市政府「活化淡水河系」的理念。阿正師說,他的祖先曾經駕著四百噸級的船隻,溯基隆河行船至汐止、五堵等地,淡水河也可溯新店溪、景美溪航行,小船甚至可抵達深坑、石碇,說明臺灣北部早期有很優良的水系。 「繁榮的城市背後都有一條偉大的河流」。阿正師深切的期盼,龍舟與淡水河,能成為臺北市民生活的一部份,讓美麗龍舟乘載著彼此共同的記憶,繼續在清澈的水面上飛馳。

 

採訪 / 社子小飛龍

撰文 / 楊廷方 轉載自體育季刊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