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專題研究計劃要素

◎本隊的專題研究計劃是怎樣符合「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的目標與宗旨

我們研究的議題是以地方人物為方向,在環境特色及交通距離的考量下,選定以「知竹常樂」為主題;由三位老師帶領我們關懷鄉土人物,對家鄉傳統藝術的傳承者做更深入的認識與學習。

老師率領我們一起做研究老師們不辭辛勞地帶領我們多次拜訪張憲平大師,引導我們設計訪談題目與問卷,教我們如何做資料的整理歸納。透過這樣的學習與過程,使我們獲得很多的知識與技能。隊員們在這段期間,一起出訪、一起學習、一起討論,不僅培養了濃厚的友誼,也充分發揮了團隊合作的精神。研究報告必須以網頁形式呈現,因此老師以學校的情境和資源為基礎,指導我們影像處理和製作網頁的技巧,隨著研究進行,我們的電腦能力也獲得提昇。在這些過程裡,我們的研究確實符應了「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的目標與宗旨:以專題研究及團隊合作的方式探索地方人物,運用網際網路作為表達溝通的工具,並結合在學校、家庭和社區共同推動資訊教育與鄉土教育。

我們在研究過程中所發現的目前教育制度的問題:

以目前全國的教科書編排來說,並無法將各地的鄉土特色一一呈現,所以,在鄉土教材安排上,應多蒐集家鄉特色的人物,事物,環境,作為上課時的鄉土教材,並能安排實地參訪的機會,加上配合實際的參訪活動和解說,必定更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學生對鄉土事物的了解,也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愛鄉情懷。
我們在學校所在的地方上所扮演的角色:

從事研究期間,我們扮演了學習者的角色。透過蒐集資料、實地探訪、討論整理、吸收轉化與網頁製作的過程,我們希望能讓大家認識張憲平大師,而藉由系統的介紹,使大家對竹工藝術能有更多認識及欣賞,進而能實地接觸,所以我們也扮演了文化傳播者的角色。

我們使用網際網路的心得:


網路是我們在研究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不論是進行蒐集題材、整理資料、傳送報告等,只要透過網路無遠弗屆的功能,我們就能節省很多的時間與人力,網路的便捷性真是太棒了!而藉由參與這次網頁製作比賽,我們才發現有那麼多的夥伴在做研究,每個隊伍都很用心,每項作品都十分值得觀摩與學習,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呢!學無止境,我們一定要更努力!

本隊使用了以下的資訊科技來完成我們的專題研究計劃


項 目

用 途 、 說 明

提供者

電話

作為聯絡採訪對象以及師生之間的聯絡。

學校、隊員、老師

數位相機

拍攝所有研究過程、書籍圖片、以及學生作品。

隊員、老師

數位攝影機

拍攝研究過程。

隊員、老師

電腦及網際網路

查詢資料、上傳檔案、師生之間的溝通。

學校、隊員

電腦軟體

Microsoft Office系列軟體、
PhotoImpact X3、
Dreamweaver CS3、Flash CS3、

學校、老師

MP3

作為採訪、會議之紀錄。

隊員

書籍、報章

查詢資料

圖書館、學校、隊員、家長、老師

參加此次專題研究計劃的學生代表著各自鄉土社區的大使,負有向全世界觀眾介紹本鄉本土特色的使命。請解釋說明本隊用什麼樣的方法透過線上或個人、團隊的接觸來扮演「大使」的角色?

彌足珍貴的竹編課程從小,在電視上就看到很多介紹竹編的節目,透過竹編的技巧,編織出各式各樣精緻生動又美麗的作品,這激起了我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直到參加了這個專題研究,讓我能夠了解竹編的基本編法,以及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這幾個月裡,隨著研究的進行,我們首先把自己研究的心得與資料分享給家人和親友,讓他們對帳憲平大師和竹編藝術有更深的認識。

這段期間,我們進行了四次教學活動及訪談,第一次教學,大師告訴我們竹子的種類、用途及特性等,還教我們編青蛙。第二次教學是訪談,我們問了大師十二個問題,更加深我們對竹編工藝的認識。第三次教學是編織竹風車,完成後的風車不但美麗又好玩。
最後一次的教學則是竹鈴鐺,複雜的竹鈴噹可是花了我們許多時間才完成的呢!而這幾次的教學過程,我們希望能透過網頁來與大家分享我們的成果。

我們每個隊員都很努力在做研究,也希望能把網頁做得生動活潑,讓國內外的人士都能透過網頁,知道竹編工藝是一項這麼有趣美妙的藝術,而竹南有一位對於竹編工藝這麼了解及付出的張憲平大師。
 

本隊的專題研究計劃對我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與衝擊?

愉快的竹編課程從張憲平大師的生平簡介與學習歷程,我們了解到要精進一門工藝,投入與付出是不可少的,學習一項技能或知識更是需要不斷的付出與無比的熱忱,所以,我們從大師身上學習到無論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恆,遇到困難要努力克服,這樣一定能從中學習並成長。

在接觸到這個研究專案前,對故鄉的藝術人文並沒有深刻的認識,在接觸之後,讓我發現在我居住的家鄉,也有如此豐富的鄉土文化,值得我們大家細細品味及專研,或許還有其他我們尚未發現的鄉土特色,值得我們繼續探究。相信我們的研究成果是很有價值與意義的;這些資料除了可以作為鄉土教材外,希望能藉由本次的研究成果,向大家介紹竹南的鄉土人文,並且希望以此次研究為基礎,成為下次研究的的依據。

我們地方上其他成員如何提供協助或義務參與我們的專題研究計畫?


在這幾個月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和家人都給我們很多的指導和協助,像是上網查資料、設計問卷、訪談、寫報告、做網頁等。學校也很鼓勵我們做研究,提供電腦教室給我們使用。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我們實地採訪了張憲平大師,也感謝張憲平大師在百忙中抽空親自接受訪問,並提供作品拍攝、解說與竹編製作教學指導,使得我們的研究能夠順利完成,內容也因此更充實,真是感激不盡!


努力做研究尊重智慧財產權與引用說明:

在我們的研究剛開始進行時,老師就告訴我們要尊重「智慧財產權」,在蒐集整理相關資料的時候,絕對不可以抄襲別人的文章,一定要透過閱讀、理解、轉化的過程,用自己的話把它寫下來。

每一次的參觀,我們都是先準備訪談內容,現場詢問問題、紀錄重點,並以錄音機輔助,再轉成文字,同時也以相機和攝影機捕捉寶貴的鏡頭。在整個專題研究報告的寫作中,資料和圖片都來自我們的訪談和實地的觀察記錄,其他只要是參考別人資料的,不論是書籍或網站文章,我們都會在網頁作品中註明出處來源,以表示對智慧財產所有權者的尊重。我們每個隊員都要寫研究日記,所以工作進度報告的內容都是我們自己寫的;所有呈現的圖片,都是隊員或老師實地拍攝或畫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