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南星探源
 
首頁計畫簡報南星探源星光點點南星的未來訪問記要其他星情

南星的起源 南星的目的 主要工程項目 其他相關工程 環境監測

壹、南星的起源

  在民國69年時,我們學校(鳳林國中)的操場外就是海岸,當時只要颳颱風,就會帶來巨浪,影響到海岸附近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於是市政府開始用建築廢棄物傾倒,在八年期間,填出了80公頃的土地。後來環保局正式規畫,用現在的封閉式填海的方式,進行填海造陸工程。

貳、南星的目的

一、保護原來受到海浪侵襲的居民生命財產安全,解決海岸受侵蝕的問題。

二、協助處理建築廢棄物,解決高雄市內建築廢棄物亂倒的問題。

三、解決高雄市都會區重大建設工程棄土問題。

四、所填成之新生地可增加高雄市面積,提供市府建設之用。

五、使用中鋼爐石、臺電煤灰作為築堤材料,以廢輪胎作消波塊,達到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效果。

回頂端

參、南星主要工程項目

工程項目如下表:

第一期工程

  由鳳林國中舊址以北,到火力電廠出水口間,圍築之面積約五十公頃,海堤長度計2155公尺,水深至海面下八公尺,79年3月動工,80年11月完工。總計處理450萬立方公尺之廢棄物。

第二期工程

  範圍由火力電廠出水口以北到第二港口,當初因配合紅毛港遷村案,暫緩辦理,現因遷村案即將完成,工程可繼續進行。

第三期工程(中程計畫)

  第三期工程分兩區範圍由鳳林國中以南到鳳鼻頭。第一區圍築面積五十公頃,長度1650公尺,水深至海面下八公尺,84年9月動工進行圍堤工程,於86年7月完工,85年11月開始廢棄物填築,約可處理300萬立方公尺。第二區圍築面積120公頃,海堤長度3133公尺,水深至海面下八公尺,87年5月動工,預訂於90年8月完工,廢棄物89年7月進場填築,預計95年12月填築完成,兩區合計可處理1600萬立方公尺之廢棄物。

上圖掃瞄自大林蒲填海計畫簡介
感謝工程管理中心提供。

回頂端

肆、其他相關工程

  除上述主要工程外,在南星區內,尚有公路工程、排水工程、景觀工程、管理設施工程、環境監測等五項工程。其目的在於可增加民眾休憩之活動場所,改善鄰近社區之排水問題,也可避免運土及工程車輛對鄰近社區之環境品質影響,並期望能增進鄰近社區的繁榮。

回頂端

伍、環境監測(以下資料,參考自高雄市政府環保局網站

  為了觀察南星計畫對地方環境造成影響,在中程計畫第六期進行環境監測作業,監測項目包括:交通流量、噪音振動、空氣品質、海域水底質、地下水水質、工區污染、陸域生態、海域生態、灰渣掩埋場、海岸地形、地盤沉陷、海域水文等12項。

一、交通流量
  此目的在瞭解施工期間的各種運輸,所增加之運輸車次,對本計畫區附近道路的影響,在南星計畫區周圍道路設置5個監測站,分別是中林路、沿海二路、鳳北路、沿海四路及丹山一路等5個路段進行調查。

二、噪音振動
  噪音和振動雖然肉眼看不到,但仍會對身心造成傷害。其中噪音對於施工方面,會造成工作者生理負擔和心理壓力,有時候一些施工警告也會因為噪音阻礙而無法傳達。對於附近居民的生活環境,也會有相當的影響。而振動雖然不像噪音一樣讓人感覺到不舒服,但它對於工程設施的危害,比噪音更加嚴重。

三、空氣品質
  主要目的是監測工地施工、工程機具所排放廢氣等污染物質。工程的施工是不是會影響到附近的空氣品質,造成居民生活困擾,在信義宮、大林蒲濱海植物園(龍鳳宮)和鳳北路路邊地區進行監測。

四、海域水底質
  行政院環保署公告的「海域環境分類及海洋環境品質標準」規定,設13個海域水質測站,位於乙類海域水體範圍內。主要分析各檢測項目中pH值、溶氧量、生化需氧量、酚類、礦物性油脂、達馬松、亞素靈、一品松、巴拉松、大利松、鉛、鎘、六價鉻、銅、鋅及汞等項目。

五、地下水水質
  臺灣地區地下水水質鐵、錳及氨氮均普遍性較高,而計畫區域原本是填海造陸的地方,所以受到海水影響,氯鹽監測結果偏高,而各種重金屬測項的監測結果,都符合地下水污染監測基準及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限值,表示本區域並未受到重金屬污染。

六、工區污染
  本監測內容包括營建工程噪音及放流水水質監測。針對工區周界外15公尺處監測施工機具噪音進行監測。

七、陸域生態
  現場調查結果,本區植被大多經由人為開發,又因收容了許多因高雄市建設需要移植的植物,自然形成的情況較少見,而且容易受人為活動所干擾,因此自然度均偏低,無法顯現植群之穩定結構與形相。

八、海域生態
  在選定的測站,用生物採集網在水底平行拖曳方式拖行10分鐘後,把所採得的生物體攜回實驗室,將生物挑出後加以鑑定種類與計數。
  底棲性的生物由於長期棲居於海底,移動性低,會累積周遭環境的訊息,且能反映該水域生態體系的變化,通常沿近海之底棲生物的生活史較短,對於環境改變或所受衝擊,可以很快的反應出來,因此我們藉由調查底棲生物的變遷情形及群聚結構,可作為探討及瞭解海域環境遭受衝擊的指標。

九、灰渣掩埋場
  藉由灰渣掩埋場監測來瞭解其污染狀況,主要監測地下水水質、滲出水及飛灰固化物等。

十、海岸地形
  主要監測填土造陸對沿岸的地形地貌改變的情況。
  中芸港外海地形較陡峭,水深28公尺垂直距離岸邊約5.5公里,在8公尺水深的區域一直向岸邊延伸,位於鳳鼻頭及南星計畫填土區之間的堤防外海離岸的水深最深,約在8公尺附近,應該是填土造地造成的結果。

十一、地盤沉陷
  主要監測地盤沉陷量,範圍以近程第1期工程與早期填築區為主,在監測區域內設置32個監測樁和2個地質鑽探孔。

十二、海域水文
   使用都卜勒流剖儀(ADCP),監測水位變化。測站位於北緯22°30.167’,東經120°18.435’,水深約21公尺,距離大林埔油桶約150公尺。大林埔附近海域之潮汐為以全日潮為主之混合潮型。水位潮汐實測資料從95年12月7至12月23日止。實測平均水位為21.5 m,最大水位22.2 m,最小水位20.9 m,潮差約為1.3 m。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