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的管理與保育][如何區分溫泉水質][溫泉的分佈、種類及形成條件][溫泉與地熱資源的形成模式][溫泉開發的探測方式][溫泉水管的結垢]

溫泉的分佈、種類及形成條件

台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帶上,島上地質與構造複雜,造成非常豐富的溫泉資源,迄今已知之溫泉徵兆區已達120餘處,除了彰化、雲林及澎湖縣外,其餘各縣市皆有溫泉的分佈。若依照地理上來分台灣之溫分佈頗廣,主要分布於北部、中央山脈及其兩側山地,一部分分佈於周圍海上小島。以縣市行政區域來分,全島除了雲林縣、彰化縣及澎湖縣三縣沒有溫泉外,其餘各縣境均有溫泉分布。

根據統計:

(1)火成岩區的溫泉(23處),約佔18%。

(2)沉積岩區的溫泉(19處),約佔15%。

(3)變質岩區的溫泉(84處),約佔67%。

※溫泉的種類

我們分成三種特質來介紹溫泉種類的不同,提供您更詳細,更進一步的溫泉知識!

 

化學性質

碳酸氫鹽泉或碳酸鹽泉

主要分布於變質岩區,如中央山脈地區。

硫酸鹽泉

主要分布於火成岩區,如大屯山地區。

氯化物泉

主要分布於沉積岩區或海底溫泉地區。

混合型溫泉

如硫酸鹽氯化泉或氯化物碳氫鹽泉等,主要分布於沉積岩區。

溫度性質

低溫溫泉

指溫泉在35℃至49℃之間,大部分分布在沉積岩區,約佔台灣溫泉總數的25%。

中溫溫泉

係指溫度在50℃與74℃之間者,大部分分布於變質岩區,台灣地區約有半數溫泉屬於此類溫泉。

高溫溫泉

係指泉溫在75℃與96℃之間者,火成岩區及變質岩較多,沉積岩區只有關仔嶺一處。此類溫泉約佔台灣溫泉總數的15%。

沸騰溫泉

係指泉溫97℃以上,泉水有沸騰現象,且常伴有蒸汽出現。但其沸點溫度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全省約有七處沸泉,分布於變質岩區及火成岩區:如大磺嘴、清水、廬山等溫泉均屬於此類溫泉。

依溫泉區開發利用程度分類

依其目前使用方式及人為設施多寡程度,大致可將全省溫泉區分為高度開發使用溫泉區、中度開發使用溫泉區、低度開發使用溫泉區,及資料不全,不易找尋者等四類。其中高度開發使用溫泉區佔佔16%;中度開發使用溫泉區13%;低度開發使用溫泉區佔佔56%;資料不全,不易找尋者15%。

※溫泉的形成

溫泉的形成三要素

(一)地下必須有熱水存在

(二)必須有靜水壓力差導致熱水上湧

(三)岩石中必須有深長裂隙供熱水通達地面。

一般而言,溫泉的形成一種是地殼內部的岩漿作用所形成,或為火山噴發所伴隨產生,火山活動過的死火山地形區,因地殼板塊運動隆起的地表,其地底下還有未冷卻的岩漿,均會不斷地釋放出大量的熱能由於此類熱源之熱量集中,因此只要附近有孔隙的含水岩層,不僅會受熱成為高溫的熱水,而且大部份會沸騰為蒸氣,多為硫酸鹽泉。

二則是受地表水滲透循環作用所形成。也就是說當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滲透,深入到地殼深處的含水層形成地下水,(砂岩、礫岩、火山岩、這些良好的含水層)。地下水受下方的地熱加熱成為熱水,深部熱水多數含有氣體,這些氣體以二氧化碳為主,當熱水溫度升高,上面若有緻密、不透水的岩層阻擋去路,會使壓力愈來愈高,以致熱水、蒸氣處於高壓狀態,一有裂縫即竄湧而上。熱水上升後愈接近地表壓力則逐漸減少,由於壓力漸減而使所含氣體逐漸膨脹,減輕熱水的密度,這些膨脹的蒸氣更有利於熱水上昇,上昇的熱水再與下沈較遲受熱的冷水因密度不同所產生的壓力(靜水壓力差)反覆循環產生對流,在開放性裂隙阻力較小的情況下,循裂隙上升湧出地表,熱水即可源源不絕湧昇,終至流出地面,形成溫泉。在高山深谷地形配合下,谷底地面水可能較高山中地下水位低,因此深谷谷底可能為靜水壓力差最大之處,而熱水上湧也應以自谷底湧出的可能性最大,溫泉大多發生在山谷中河床上。

台灣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位於歐亞和太平洋兩大阪塊之間,即是火山活動相當發達的地形之一,因此造就了台灣的三大火山系統─大屯火山系(基隆火山、龜山島)、東部海岸山脈以及澎湖群島區。但大多數火山皆為死火山,由於地底深處尚有未冷卻的火山岩槳繼續流竄,地熱也致使台灣的溫泉分佈及活動相當的活躍,因此火山區域內往往可以發現溫泉與噴氣孔。火山型溫泉的硫化物需遇熱才會大量溶解於水中,形成「硫酸泉(石膏泉,俗稱為硫磺泉)」與「鹽酸泉」。

另外一種主要系統,則是為貫穿全島的中央山脈兩側,此區的溫泉數量幾佔全台八成以上,屬於變質岩和沉積岩,由於含有豐富的碳酸氫離子,與岩石中的納、鎂、鈣、鉀礦物質作用而成的「碳酸泉」,因此多為中性或鹼性。但多數台灣的溫泉仍屬於中溫的碳酸鹽泉。全島僅有雲林縣、彰化縣和澎湖縣中沒有溫泉存在。從日據時代起,北投、陽明山、關仔嶺、四重溪就同時榜上有名的並列為台灣四大溫泉。變質岩區為構成台灣島弧之核心部分,位於第三紀造山運動與火山地震帶上,岩石比較破碎,地質構造也較複雜,但卻是提供地下深水循環之有利條件。同時因位於火山地震帶,火山活動及侵入岩體可能是形成溫泉之主要熱源之一。台灣溫泉大多分佈在此岩區內,計有六十六處溫泉,約占全省溫泉的四分之三。變質岩區溫泉主要為中性至弱鹼性,無腐蝕性,較適合開發利用。 新第三紀沉積岩層溫泉的分佈較為零星,總共有十二處,大多位在主要構造線附近,其中並有一處較重要的溫泉群集在觸口斷層附近,包括中崙、關子嶺及六重溪等溫泉。此岩區溫泉亦呈中性至弱鹼性,無腐蝕性,適合開發利用。火成岩區共有六處溫泉,包括大屯火山群六處、龜山島及綠島等兩處。大屯火山群及龜山島的溫泉則代表島弧岩漿活動之現象。

台灣溫泉成因按其熱源種類,可分成火山性熱源溫泉與非火山性熱源溫泉兩大類,火山性熱源溫泉尚可分為因侵入岩漿活動經岩層的熱傳導為熱源者,與岩漿活動殘留熱液為熱源者兩種。非火山性熱源溫泉則可分為四種,第一種為以地殼正常地溫梯度之增高率為熱源的溫泉,第二種為以地殼運動所產生之摩擦熱為熱源的溫泉,第三種為以增層中化學成分相互作用所反應熱為熱源的溫泉,第四種為以放射性物質之放射熱為熱源的溫泉。

※形成條件

P3溫泉主要是由降水、河水及湖水等地面水滲入地下,在深處加熱之後,再循環上昇至地面所形成。所以溫泉並非隨處可見。形成溫泉的理想條件包括適宜的地質構造,以提供水循環的通路;充沛的降雨量與地下水源,以及較高的地溫梯度(岩石圈約每公里上升30度)作為溫泉水的熱源。因此,熱源、通路及水源堪稱為溫泉三要素。

熱源:

溫泉之熱源可分火山性及非火山性兩大類,前者與岩漿活動有關,後者則是地溫遽增的結果。以日本而言,溫泉總數的89%其熱源來自火成岩。至於非火山性的溫泉熱源一般認為主要來自地溫梯度,在溫泉地帶以外的地區,平均是100m增3℃,如依正常地溫梯度增熱的地下水上湧地面形成溫泉者,必然在相對於其泉溫的地下深度,有利於地下水流動和貯存的厚層透水性地層存在。

通路:

影響地下水流動的地質因素主要為岩性與地質構造(如斷層、褶皺、節理等),孔隙或裂隙發達的岩層除了提供地下水的良好儲聚場所外,亦可為地下水流通、循環的主要通路。砂岩一般具有滲透率較高及有利於破裂面發育,常為溫泉的主要儲水層及通路。

水源:

一個地區即使具備上述各項有利的地質條件,如果缺乏豐沛的降雨量與地下水,地下的熱量無法經由水被帶出來,仍然無法形成溫泉,因此水源也是溫泉的主要因素之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