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神的疆域古地名考村落擇址


溯早期氏族之移民歷程,其在荒蕪海島上的艱辛墾拓,以期能立百年永久之基業,因此對於移民者及將來世代子孫之禍福的影響因素自然很重視,並且全然歸之於立地環境。


 自然環境

         村落擇址和島上自然環境有著密切關係。在以往人為力量薄弱時,自然環境因素既塑造了村落發展特質及居民生活型態,而在此人與自然環境之間,主要是建立在一種和諧的關係上。

一、 海

         烈嶼四面環海的島嶼持性,自然與海建立起極密切之關係。除了呈現海、天及山勢相連的景觀,在生產上,更蘊育了居民賴以生存的海產及食鹽等重要資源。 除了海灣地形易使海水流入內陸外,島上山陡地狹形成雨水易直接流入海,並未在島上形成大的溪流及湖泊。在島上主要有南塘溪(鹹水路)、西路溪兩條溪流及東林湖分佈,其匯集成的溪水,即由這些海水流入的缺口處出海,但目前溪流都已淤塞,而形成少數池塘的分佈。在早期的地理景觀上,鹹水路將烈嶼幾近分隔為兩大部份,因其分佈於島中部的后井到雙口之間,在區位適中且南北各有兩大山脈分佈下,而有所謂『南嶼』、『北嶼』之稱;另在上林、上庫、楊厝等一帶,其深入內陸的海水所形成的獨特地形,幾將座落於島最南邊的青岐村落分隔成似另一小島,在早期稱其似一『孤島』。烈嶼四面環海且有深入內陸的海灣,形成島上多處缺口似的海岸地形,幾將島分隔出明顯的區域,而成為地理景觀上的一大特色。

二、地形與山勢

         島上的山勢分佈,呈現兩大山脈所形成南北兩邊多山而中部一帶較低之景觀,其由廈門外海眺望烈嶼本島時,有如分佈在海上兩小嶼的『裂島』;而在(滄海紀遺)中,則稱烈嶼為『笠嶼』,自與島上山脈形勢如斗笠一般有些關連,此都深刻地描述烈嶼的地形山勢,是一多山且區隔為南北兩大山脈的地景。

         這多山之丘陵地,計有麒麟山、吳山、西山、牧山、湖山等,其中主峰麒麟山海拔一百九十公尺,山地約佔全島十分之七,山勢主要呈東北聳,而西南平緩(金門縣志,卷二,地理,1968:130)。大致上是島東北邊多山且山勢較高、中部一帶則多平緩地、西南邊則有較低的山勢分佈,形成橫列在島上的南北兩大山脈,依此區分出多山—平地—多山等明顯間隔分佈,因而島北邊黃厝及埔頭村落一帶,即有所謂『後面』之稱。

         島上山脈走勢,是由北邊緊密綿延山脈中之麒麟山主峰所放下來餘脈,朝向四周較低矮山勢延續,至島西邊一帶則略為低緩;在島北邊尚有其餘脈延續下來,形成較低矮的小山頭及平緩地之分佈。而在與南邊山脈的接續上,則有所謂『過峽』將地氣放至南邊山脈,其除呈東南聳而西北緩之走勢外,另將此餘脈延續至南邊山脈以南,在島西南青岐一帶,呈現略為凸起且平緩之地形,在這一帶另有濱臨海邊的多座小山頭羅列分佈。   


村落擇址與風水觀

    經由自然環境,擬以形法風水、理想圖的空間環境概念,來檢視烈嶼各村落的擇址模式。首先由地景層次來檢視村址坐落區位與山脈走勢所延續下來其地氣凝結可能地點之關係;再由村落層次來印證村落立地環境與形法風水理想圖中的空間環境概念之間的關係。然在擇址時,此兩方面實共同考量下才決定其坐落,但為便於討論,而將此分成兩個層次。

一、形法風水理想圖
         烈嶼島上多山分佈的自然地理景觀,造就了以形法(巒頭)風水為主的擇址觀念。

         形法(巒頭)是以郭璞所著(葬書)為基礎,發展而重山水形勢的堪輿術,以認定其環境形相與生氣間之關係,因而視形勢且立論於擇址之地是否符合『龍真』、『穴的』、『砂秀』、『水抱』等地理形勢的原則。按風水要求所形成藏風聚氣的環境空間元素,即為龍、砂、穴、水地理四科所組成:

l、龍
        依風水講義『龍者何?山脈名。山脈何以龍名?蓄因龍夭嬌活潑,變幻莫測,忽隱忽現.‥‥二者無一不相類似。』因而將山脈的走勢視為中國人最崇拜的『龍』,即是把『山脈脊線飛躍,盤伏跌宕的感覺予與生動化,戲劇化』(漢寶德,1983:134)。龍脈即為山脈走勢,其也象徵蘊含土中生氣之流動。

2、穴
         穴乃延續龍脈下來而在主山之前,而為萬物精華的『氣』所凝結處,故常為擇址時最佳選點。在穴之前方既所謂『明堂』,而穴點及明堂一帶即常為擬選之村址。在山脈結穴處之形勢若有『砂環水抱』,關闌周密,易使生氣凝聚不散,則易結出吉穴;若是『砂飛水走』,毫無關闌,使生氣散洩無遺,自然不會結出吉穴。

3、砂
       『砂』泛指穴地四周的山巒,包括前朝、後樂、左龍、右虎、羅城、近衛、前砂等諸山皆屬之。諸砂環穴可使凝聚在該處的生氣不致被風吹散,也正是藏風的首要條件。

4、水
        『水』指穴地附近的溪澗、池塘、河流、或甚至海洋。水者有比喻為龍脈之血,在風水上又強調以得水為首要。漢寶德先生有過這樣的描述:『‥自地理形勢上看,山與水與陰陽相同,是並存的。山脊之存在乃因排水之谷所襯托:水流之存在,乃因山脊所界定,所以龍脈盤旋之處,亦即水流蜿蜒之地。』(漢寶德,1983:135)故穴地前面若有水緩緩流過,或是有水聚之處,可使穴地凝聚的生氣不會外洩,故穴前有水環抱,是聚氣的首要條件。

          這四類環境元素所形塑成的整體環境形態,即為形法風水理想圖的一組空間概念,其所強調的『負陰抱陽』、『背山面水』為村落或城鎮基址選擇的基本原則和格局(天津大學建築系,1990:32),其主要目的在於『藏風得水』與『納氣』、『聚氣』,以滿足心理、觀念和象徵意義方面之範疇。除此之外,具備此種自然環境是很有利於形成良好的生態與局部小氣候。故在人為建築環境塑造之前,即先擇一具天然屏障且幾近封閉的適宜環境,其過程及所尋求的環境形態皆表達了人們擇址的環境觀。

二、地景層次一座落位置
        在烈嶼的地景層次上,其山脈所延續下來之地氣凝結處,大多有村址坐落,或其村址的坐落易有其山脈地氣從此處經過,這印證了村址與其背靠山勢間極密切關係。在各村落案例中,除了后井、中墩兩村落坐落於近似平原地帶,因而與山勢關係較為薄弱,另有庵頂、庵下、后宅等村落,因坐落於山中之區位,雖與山勢有著極密切關係,但較不易檢視出山脈走勢對於村址座落之影響。
         此初步檢視結果,印證形法風水中所強調的,擇址首重尋其龍脈走勢,之後,才得以進一步堪查其是否屬藏風納氣的空間環境形態。而此空間環境形態,對於移民而言,其所隱含精神心理層面上之意義又是如何?
         此擇址過程中,除了深受風水觀念之影響外,更進一步地說明移民氏族所期望好村址形態的考量,即是強調能使其氏族群體具完整性且及避免其他氏族的侵入。另外水質之好壞及對於後代子孫禍福影響,亦其為所要考慮的。好的穴地,除了可避免上述的問題外,更是能福蔭於氏族子孫後代的發展,因而其村落之座落位置,則事先既已滿足移民精神心理層面上之範疇。

三、村落層次一立地環境
         由於村落開墾時日已久,且有些微地形及景觀有所改變,故只能透過訪談,實地的視察及地形圖上的判讀,以作為研究上的補助,並簡化為背山、朝山、左右龍虎山、水、穴地傳說等所組構成的環境格局,來作為檢視的模型。在村落立地環境的分類上,以形成如『金交椅』包被之基本環境格局為雛形,在都具有背靠山的情況下,依其組成元素中是否擁有左右龍虎山之不同而區分出下列幾種情況:

 1、有穴地傳說之村落:
          計有以其山勢形態整體而命名的,如黃厝虎尾穴、湖下畚箕穴等即是;另有以村落某處微地形之形似而名之者,如后頭牛公穴、西方蓮花穴(目前蓋佛祖宮),東坑米蟹穴、青岐鳳穴等。較特殊的則為青岐鳳穴,除了以某處之微地形形似而命名外,另以村落附近地形及海水岩岸之整體平面形似而命名的。
         早期移民村落大部有穴地方面傳說,其因先來而得以擇較好立地環境作為村址。有穴地之村落區位,也以濱臨海邊者居多,其與烈嶼之地理環境有開,因而在濱海一帶,易有其山脈所延續下來而在此結穴。

2、有水之條件
         多處的灣形海岸地形,其深入內陸或灣形海灣的海水,形成村落頗似臨水(海)之形態。西路則於村落前方挖軋水池,以補其風水上水之要件,自與其背後山為睏牛石山有些關連。上庫前之水岸灣形則屬『玉帶水』,乃風水上屬較佳者,也為烈嶼較少有之村落形態。烈嶼地理環境上在無大河川溪流的限制下,移民在擇址過程中,水之要件也因而為內灣海水所取代。

3、具背靠山
        村落座背靠山為擇址所必需具備之要件,因而村址立地環境的背靠山,自然被強調出來,如上林有『座橫龍』之說,即村址座落在一橫列如龍形的山坡上:雙口則有『七星落地』之說。以強調村後七座綿延之山巒(星即隱喻為山)在村址中落地(目前為宗祠座落),其與山勢之地氣(地脈)延綿而於村址中某處結一土石有些關連:東林及西宅兩村落則有各背負雄龍與雌龍之說,認為雌雄相向,風水奇佳,西吳則有背靠『獅仔口』的說法,(即背靠兩山之間的山凹處,此乃較為少有的;前埔則傳說當初擇址時受地理師之誣陷,而以座北朝南但無背靠山之座勢,後居民認為風水不佳,遂改以座背靠山。在后井則有所謂『米女座機』之說,強調村址與臨近微地形的隱喻關係。
         然村址坐落與背靠山勢的關係上,實與其背靠山的山勢所延續下來之地氣地脈有些關連,再與整體環境關係的考量下,而影響村址之座落點。有村址坐落於背靠山勢坡上(坐橫龍)(上林、下林);近背靠山者,有其村址地形平緩的(南塘、庵頂、庵下、后宅、后頭、湖下)。亦有的呈地形上變化的(黃厝、湖井頭、羅厝、西宅);以及離背靠山較遠且地勢平緩者(青岐、雙口、東坑、上庫、楊厝、埔頭、后井)。

4、有左右龍虎山
         村址以有左右龍虎山者較佳,次之則僅有龍邊山者。村落之左右龍虎山有時是以一微地形來達成、有時則近背靠山,以其原有山勢來達成,而皆盡可能塑出如『金交椅』包被的空間環境形態。

5、有朝山
        烈嶼因地狹且多丘陵地的分佈,村址較不易形成毫無關闌之缺失,故朝山較易被忽略,若與其他擇址要件比較下,就略顯得次要。若有朝山的話,通常大多講求背大山朝小山之勢,僅黃厝背靠麒麟山脈所延續下來之小山(黃厝山),而以麒麟山為其朝山,此與其村址有虎尾穴有關,且也因座北朝南之勢,易使村址達到避風的效果。而近臨海邊的羅厝,其村址幾濱臨灣形海灣,因而隔者內灣海水而對著對岸島上的山,形成有背靠山、海水及朝山的環境形態。

6、作風水者
          基於風水上之缺失,而有作風水者,如東林,就有『七星墩』之作法,即於村落外圍濱海較無屏障處,設有七座小土丘,象徵性地作為屏障。

          村落擇址實以『整體環境』之觀點來考量,以使各組合元素之間具有和諧關係。然在擇址要件的層次上,以具背靠山或近而以具包被環境形態(具左右或單邊者)為其基本。

四、勢之平衡
       
村落經擇址而決定其座落立地環境之時,實已決定了村落大體上之方位-----『座勢』,而座勢之形成主要與背靠山勢及鄰近左右龍虎山之間,達到整體環境之和諧關係,即所謂『勢之平衡』。
        烈嶼村落主要受『背勢』成份影響較大。這綠於山脈地氣所延續下來,其所形成包被的空間環境形態,除了形成村址之落點外,更因其鄰近山勢及其他參考點的影響下,遂循求所謂勢之平衡,因而形成村落整體之座勢。

資料來源:「烈嶼傳統聚落之研究」洪曉聰 (1994.01)  

地理環境神的疆域古地名考村落擇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