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擺街十三莊,指的是現在板橋市、中和市、永和市、土城市的一部分地區。這個地區的開發,是從中和開始的,早在康熙年間 (1662~1721) ,便有漳州人結伴至此砍伐樟樹製造樟腦,運回大陸供藥用。這些在中和砍伐樟樹的人,叫做「腦丁」;腦丁在新店溪邊用木材蓋房子棲身,叫做「枋寮」。於是中和的採樟盛況,維持了好長一段時間,後來,鄰近的板橋地區慢慢也出現了漳州人的蹤跡;住在中和枋寮的腦丁,以漳州人居多;人不親 |
|
市府於枋橋城遺址附近,仿枋橋的形材與方位而建此橋,希望後代子孫不忘本。 |
|
土親,他們在工作之餘就往板橋一帶跑。當時湳子溪 ( 即今公館溝或夫人圳 ) 溪面還很寬,為了渡河方便,腦丁乃在溪上架木橋西通擺接 ( 今板橋 ) ,稱為「枋橋」,這便是其後板橋地名的由來。 |
|
目前已見不到公館溝,圖為遺址附近之湳仔溝。 |
|
閩南語鋸木料成平面稱木枋,與木板發音相同。但板字若以示製造棺材的木料,叫壽板,如此最初忌稱「板橋」,而稱呼「枋橋」之因;就是現在亦以「枋橋」的閩南語音,而非「板橋」。又地處枋橋起端,而有「枋橋頭」的地名。
又有一說法,現在街內留侯、流芳、赤松、黃石、挹秀等里,位於台北盆地西南部淡水河東岸。康熙 |
|
六十年 (1721 年 ) ,已有漳州賴姓入墾;至乾隆初葉,又有漳人林成祖、廖富椿者來墾。乾隆十五年 (1750 年 ) 大安圳鑿成,開闢田疇,一天比一天擴大。於是在今板橋西側崁仔腳的地方,出現二、三間草店,並在其東邊,亦即西門舊址附近的小溪 ( 今公館溝或夫人圳 ) 上,架上一座長二丈餘,寬六、七尺的木板橋,以便利行人往來新庄街 ( 今新莊 ) 之間。時間一久,地以物名,乃稱「枋橋」。此橋為在今接雲寺北右前方,現府中路和林園街交叉路口。 |
此座木板造的橋,就地取材,砍伐附近一棵大樹,橫跨其上。有人說是楠木,也有人說是檀木,現在已不可考。
隨著人口的增加,都市的更新計畫,木板橋已被拆除不見,有人說是改建為一座水泥橋,但和舊址又差太遠。民國九年,在台灣地方制度改革下,「枋橋」也易名為「板橋」。 |
|
座落於枋橋城遺址附近的接雲寺柏壽公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