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的發展歷史
硯 ─ 是文房四寶之一,從考古發現的資料來看,硯台最早是從研磨器逐漸演變發展出來的。在新石器時代,這種研磨器已經出現。在西安半坡仰紹文化遺址出土的磨盤和棒中,磨盤帶有槽臼,槽臼內還殘在著研磨過顏料的痕跡。硯的歷史比筆、墨、紙還要長,傳世的古硯也很多。在安陽殷墟婦好墓和洛陽西周墓中,均有出土調色器。這些研磨器和調色器,可算是硯的始祖了。
秦代:硯的形狀趨於規範。西元1975年湖北雲夢秦墓,出土的有石硯的硯杵,它的形制與漢硯大致相同。
西漢:製硯有顯著的發展。硯的種類增多,有石硯、陶硯、銅硯、漆硯、瓦硯、澄泥硯等。漢至魏晉的石硯,盛行圓形三足式,足上刻有獸足圖案。北朝盛行方形四足式,雕刻風格渾樸,造型生動。漢代陶硯有龜形硯,山形硯,如:12峰陶硯。魏晉時,由於陶瓷業的發展,出現了瓷硯,多數是青瓷硯,硯堂不上釉,以便研磨,其形多為圓形蹄足式。南北朝時,已經有雙足圓箕形陶硯,成為製造唐代箕形硯的初步。
隋唐:由於造墨技術發展,墨質漸優,可不用研石,對硯的要求相應提高。唐時硯質、硯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盛行箕形、龜形、屐式及山峰多足式的硯。
名硯石相繼出現,如廣東肇慶的端石,安徽婺源(今屬江西)的歙石,山東的紅絲石,甘肅臨洮的洮石等。這些硯材堅實、細膩、滋潤、發墨,並具有各種美麗的石紋,如端石有魚腦凍、蕉葉白、冰紋、火捺等石紋,歙石有羅紋、眉子、金星、金暈、刷絲等石紋。在山西省絳州,用絹袋淘澄汾水河泥,待乾後入窯中燒成硯材,然後雕琢成硯,質地精良,堅潤如石。
宋代:士人更注重石硯,尤其對端硯、歙硯特別喜愛。當時石硯的主要式樣是「抄手硯」,將硯背部份挖空,便於挪移,既輕且穩。陶硯逐漸被石硯所代替,但澄泥硯依然有發展。宋硯樸素大方,實用雅觀。元代雕硯風格比較粗獷、渾朴自然。
明清:山東的紅絲石硯漸漸衰落,端、歙更加講求石質,雕刻花紋、造型式樣等日漸豐富,並在硯上刻有名人詩詞、題識,同時也在外面裝有硯匣上追求裝璜考究、華麗美觀。當時還出現了許多有名氣的
製硯高手,有顧二娘、王岫筠、汪夏慶等。雕刻藝術上追求自然,出現了隋形硯式,因材製硯,形式多樣,令明代硯從使用價值轉化為藝術價值,成為達官貴人的必有的收藏品。
清代隨著經濟的發展,硯台的材料也豐富多樣,當時仍是石硯最流行,有端石、歙石、洮河石、澄石、紅絲石、砣磯石、菊花石,此外還有玉硯、玉雜石硯、瓦硯、漆沙硯、鐵硯、瓷硯等數十種材料。 由於清代統治者重視始祖發源地東北,所以在這時推崇了產於東北混同江的「松花石硯」為禦用石硯。 明末以後,
製硯逐漸著重精雕細刻,出現了不少細瑣俗陋的作品。硯台的造型也多樣化,當中以隨形較多,有八棱形、竹節形、荷葉形、蕉葉形、圭形、壺形等。
當時文人墨客還非常講究硯石的色澤、文采、聲音、嫩潤及年代、石坑、題銘等,硯已成為文人士大夫文房中、書案上必備的文具,成為人們喜愛珍藏鑒賞的工藝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