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的由來:台灣在地理上屬海上孤島,國人移入本省依藉海運,在開發順序上,先以河口港為基點,再沿河岸向兩岸發展,又因河川多,地區間多阻隔,陸路交通反較水路不便,區域間的貿易多以海運為主,港口都市成為貿易中心。明鄭時代,即以海上貿易維持國家經濟命脈。清領台灣後,台灣主要農產品米、糖恰為閩、粵嚴重欠缺物質,內地之絲綢、瓷器、五金、雜貨等,亦為台灣所亟需,兩地物資恰可互補。庚熙年間,遂有行郊崛起。所謂「郊」,就是同性質的商行為避免惡性競爭而籌組的同業團體,其性質類似今日的商業同業公會。後來貿易發達,商人為降低貨物運輸成本,確保航海安全,便開始委託給財力雄厚的大商號統籌購買,運輸和銷售,久而久之,便以這些大商號為首,形成了「郊」龐大的商業貿易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