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數

  社子溼地  關渡紅樹林溼地   夢幻湖溼地  無尾港

雙連埤  新竹香山溼地  新豐溼地 

 說雙連埤是「水生植物天堂」,一點也不為過。近年來有研究者在此曾記錄約九十餘種水生植物,幾乎占本島水生植物三分之一,水生植物種類儼然位居台灣濕地之冠,其中稀有植物多達十餘種,足以稱為「國寶級濕地」。水生植物的生長型態,包括挺水、沈水、浮葉、浮水及濕生等五種類型,其中又以挺水性植物最為豐富。

湖水較深的水域以沈水及浮葉植物為主,常見的植物種類有黃花狸藻、白花穗蓴、野菱及石龍尾等。至於湖面水域及草澤交接處的優勢植物有無翅莎草、苧薺、水毛花、野慈姑等;草澤的植物組成則有華克拉莎、水社柳。另外於草澤內積水處或裸露窪地,也生長一些稀有水生植物,重要者有蓴菜、狗尾草、田蔥及眼子菜等,不過這些稀有植物經常因無法與其它優勢植物如開卡蘆、李氏禾、舖地黍等競爭,已日見式微。

雙連埤植物大多仍維持本島東北部低海拔的原生植物種類,根據陳子英等(1995)調查資料,本區域的植物社會大致可分成七型,但經近八年的演替及地主多次整地干擾後,將其修正為八個植被型,除了分別敘述,也將其特別的植物做一簡介,如下:

類型 

說明

白花穗蓴

野菱型 

主要以雙連埤水域為分布區域,尤其白花穗蓴已是最優勢之沉水性水生植物。白花穗蓴應該是引入之外來物種,其地位已經凌駕於原先的石龍尾、野菱之角色,主要是白花穗蓴為外來物種,而野菱最後會進入休眠狀態,但白花穗蓴卻不會。 此植物型伴生的植物有黃花狸藻、眼子菜等等。

過山龍

腎蕨型 

位於雙連埤之西側,是半陸域性之濕生草原區,上層並無灌叢入侵。間有日月潭藺、華克拉莎混生其中。

水社柳

開卡蘆型

 位於雙連埤湖畔西南側及南側,以水社柳為主。高度在2~4公尺之間,其中間雜大量之開卡蘆族群,本區開卡蘆植株可達4公尺以上。開卡蘆生長茂盛,較少植物能與其競爭,故為一少見之混生植物。

無翅莎草

李氏禾型 

位於雙連埤西側,以無翅莎草為主要植物,高度多在1.0~1.5公尺,混生植物則有水毛花,其中還有稀有植物-田蔥;水域較深的區域則栽植筊白筍,並有蓴菜生長,不過近一二年已不見了,原因有待探查。

舖地黍

五節芒型 

位於雙連湖畔,主要是由低莖舖地黍及高莖五節芒等草本植物組成,植物組成較多樣,下層積水處或空隙則有連萼榖精草混生其間。其他優勢植物有荸薺。

野薑花型 

位於雙連埤上埤西南側湖畔,成群帶狀生長,植株高約1~2公尺之間,其下層因塊莖佔據,較無其他生存空間,故成純種族群方式。此外下埤有小溝渠流經其中,野薑花亦是下埤優勢物種,每年六月至十月為其花季。

柳杉

人工林型 

位於雙連埤上埤西南側及下埤南側之人工造林的柳杉,下層植物有筆筒樹、金狗毛蕨、觀音座蓮、江某、水桐木、牛乳榕;林緣有台灣山桂花、月桃、琉球雞屎樹、山香圓、三腳鱉、銳葉鈴木;林下則有中國穿”革肖”花等。

 

植物名稱

項目

說明

石龍尾

類別

沉水植物

型態

高8至25公分,莖細長、匍伏或直立。葉6至12枚輪生,分裂狀。萼片5裂,花冠淡紫色,長6至8公釐;雄蕊4枚,2長2短,花藥白色。開花時突出水面。

分布

台灣東北部溼地成零散分布。

數量

約100株。

生存

危機

整理與溼地植物之競爭。

移植

評估

以附近湖泊為較適宜之移植地點,但須避免其他植物之競爭。

圖片

> TOP

野菱

類別

浮葉植物

型態

葉菱形,長3至4公分,葉緣為不規則齒狀,葉柄膨大成氣囊狀,內部充滿氣體,因而可藉此浮於水面。花瓣4枚。果具4角,上方2角銳利,花為粉紅色,每年5至 7月開花

分布

目前僅發現於宜蘭縣員山雙連埤,有季節消長,冬季休眠。

數量

約1000株。

生存

危機

外來植物(白花穗蓴)之競爭,若不移除,數年內將會被取代。

移植

評估

受限於氣候因素,仍以附近湖泊為較適宜之移植地點。

圖片

> TOP

黃花狸藻

類別

沉水食蟲植物

型態

分枝多,無根。補蟲囊生於葉上。花黃色,唇形,具花梗,約1至3公分;雄蕊2枚。果實圓形,種子長橢圓形。開花時,黃色花朵會自水下突出水面,如果它不開花,還不容易找到它。植株上長著無數的捕蟲囊,伺機捕捉水中的微生物。

分布

多見於北部平地至低海拔溼地。

數量

2000株以上。

生存

危機

整地與外來沉水植物之競爭。

移植

評估

以附近湖泊為較適宜之移植地點,但須避免其他植物之競爭。

圖片

> TOP

眼子菜

類別

沉水植物

型態

多年生草本,具地下莖。浮水葉卵型或卵狀橢圓形,長2.5至3.5公分,寬5至8公釐。雄蕊4枚。果倒卵型,徑0.3公分。

分布

生長於中北部小溪流或湖沼溼地,雙連埤則以西溝為主要分布。

數量

約500株。

生存

危機

整地危害生育地。

移植

評估

以流水性水域維較適宜之移植地點。

圖片

> TOP

日月潭藺

類別

挺水植物

型態

 高40至80公分,莖稈圓柱型,葉已退化。瘦果寬倒卵型,長1.5公釐。

分布

目前僅分布於雙連埤。

數量

約500株。

生存

危機

整地與濕生植物之競爭。

移植

評估

平地至低海拔之湖泊溼地均可移植。

華克拉莎 

類別

濕生植物

型態

高1.5至2.5公尺,莖稈圓柱型。葉緣鋸齒狀。瘦果橢圓形,長2.5公釐。

分布

本種是台灣產最大型的水生莎草。

數量

約100株。

生存

危機

整地與濕生植物之競爭。

移植

評估

以附近湖泊為較適宜之移植地點,但須避免其他植物之競爭。

水社柳

類別

沉水植物

型態

高3至7公尺,嫩枝與嫩葉具有褐色毛葉互生,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5至9公分,寬2至3公分,業基呈心形,葉耳通常生於葉子基部(突起)。花為黃白色,長3至6公分。成熟的果實會迸出白色棉絮,種子依附於棉絮內,隨風飄送。

分布

台灣特有種。野外數量稀少,多集中於宜蘭、南投與屏東等地。

數量

約50株。

生存

危機

整地與濕生植物之競爭。

移植

評估

平地至海拔1000公尺均可移植,扦插也可繁殖。

圖片

> TOP

無翅莎草

類別

濕生植物

型態

高可達150公分,莖稈三角形,光滑。葉背有兩條明顯白紋。聚糸散花序頂生,瘦果披針形。

分布

多見於平地至低海拔溼地。

數量

約500株。

生存

危機

整地與濕生植物之競爭。

移植

評估

平地與低海拔溼地均可移植,但須避免其他植物之競爭。

水毛花

類別

 挺水植物

型態

高達120cm以上,具匍匐狀地下根莖,莖稈三角形。葉退化,僅存莖稈基部有數枚葉革肖。瘦果倒卵形,黑色,長2mm。

分布

全島平地至2000公尺均有分布。

數量

約250株。

生存

危機

整地與濕生植物之競爭。

移植

評估

平地與低海拔溼地均可移植。

圖片

> TOP

田蔥

類別

挺水植物

型態

株高達1公尺以上。葉由基部長出,劍形,長20至50公分,寬3至6公分,淡綠色,基部扁平重疊。花莖長40至100公分,表面密生綿毛;雄蕊1枚,柱頭圓形。果實倒披針形,內藏種子數百枚。

分布

台灣產於中北部,數量並不多。

數量

 約30株。

生存

危機

整地與濕生植物之競爭。

移植

評估

以附近湖泊為較適宜之移植地點,但須避免其他植物之競爭。

圖片

> TOP

蓴菜

類別

浮葉植物

型態

具地下根莖。嫩芽外被一層透明黏液。葉橢圓形,長5至10公分,葉全緣,上表面為綠色,背面為淡紫色,具長柄。花萼片3枚;花瓣紫紅色,3枚;雄蕊多枚,花藥紫紅色。

分布

目前近發現於宜蘭縣內之少數湖泊,如宜蘭員山雙連埤,不過近年來已少見。

數量

 約10株。

生存

危機

整地與濕生植物之競爭,使深水域日漸減少。

移植

評估

受限於氣候因素,仍以附近湖泊為較適宜之移植地點,但須避免其他植物之競爭。

圖片

> TOP

荸薺

類別

挺水植物

型態

高30至100公分,莖稈直立,圓柱形,稈內中空,有隔膜,具橫走地下莖。花白色,高3至5公分;瘦果三角形,徑0.2公分。

分布

生長於各地湖沼溼地,常成群生長。

數量

約1200株。

生存

危機

整地與濕生植物之競爭。

圖片

> TOP

狗尾草

類別

 挺水植物

型態

葉鞘及葉舌均無毛。

分布

全省河床、耕地、路旁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圖片

> TOP

野慈姑

類別

挺水植物

型態

形態的變化:幼苗期沈水生長,葉片呈線形;接著,會有一段浮葉期;到了開花時,植株挺水生長,葉片呈箭形。它能產生大量的地下球莖,難以除盡,今農民厭惡。雖然它不討農民喜歡,卻不失它的美麗,如果少了這群植物,田野風情將會遜色不少。它們純白、碩大花朵的美麗,是其它水生植物所無法比擬的。

分布

野慈菇是一種典型的水生植物,它的成長歷程會經過三種葉片
生長環境 稻田、溝渠、池畔或湖沼濕地。

圖片

> TOP

 

台北市士林區社子國小溼地研究小組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