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卡道傳奇

平埔族分布

噶瑪蘭族(Kavalan)

在十九世紀以前,主要分布在蘭陽平原,舊志上通稱為「蛤仔難三十六社」,約有四十個左右的部落(但事實上其聚落從記錄中可知至少超過六、七十個社以上),以蘭陽溪為中線,分散於溪北、溪南的低平濕地,以北者稱為「西勢番」、以南者稱為「東勢番」。

荷蘭時代的人口,約有一萬人左右;清嘉慶年間(西元1810年)漢人入蘭時,則有約六千人、清道光年間(西元1840年)以後,由於生存競爭的壓力極大(抵抗吳沙開啟的漢人入侵),有不少族人陸續南下,遷往南澳、花蓮,由於遷移者以加禮宛社為主,因而在花東縱谷、海岸附近形成一支俗稱的「加禮宛族」。當伊能嘉矩於西元1898年到宜蘭做實地調查時,人口只剩三千人。今天的噶瑪蘭人,除了宜蘭平原地區的隱藏性人口外,花蓮縣濱海公路沿線至台東縣的成功鎮,都可尋訪到他們的足跡。↑top

道卡斯族(TaoKas)

此族的分佈,臺灣西部新竹、苗栗沿海平原區,涵蓋大甲溪流域以北,至鳳山溪流域沿海地帶的狹長區域。清末、日據時將道卡斯族各部落統稱為「新港十一社」或「竹塹十一社」,主要聚落據歷史文獻記載和地理上的區隔,大致可以分為三群:

崩山群:

  舊志中所稱的「崩山八社」或「蓬山八社」,主要包括大甲東社、大甲西 社(德化社)、日南社、日北社、雙寮社、貓盂社(興隆社)、房「社、 苑是社、吞霄社等。道光年間(1823─1831年)此群中的雙寮、日南、日北、房元、吞霄、苑年等社,加入中西部平埔五族聯合遷移埔里的行動, 幾乎全部遷至埔里。

後龍群:

  主要包含後龍社、新港社、中港社、加志閣社、貓。社等社。

竹塹群:

  主要是竹塹社,以及清初文獻記載中的眩眩社。

↑top

About Us | Site Map | Contact Us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