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悟

 

首頁領悟佛的故事


 小悟無數關五底        法光寶撰文

  我對於記人記事記物,一向不很靈光的,所以初識常智法師的時候,印象不是很深刻,甚至大名和面容還連接不起來哩!大概是「見不得人苦」的性格吧!常智法師的熱心公益,服務社會,關懷殘障,發心護持的行徑,卻讓我的印象加深了。雖然我們並沒有經常性的連繫,但偶會有些交集,例如會議中、國外的訪客,和一些特殊的聚會活動,仍會碰頭互換意見,或在某些事情互相協助交流的。

  年初,就在一次集會中,我們又有交流的機緣,她邀請我能為其創辦的智覺佛寺|大雄寶殿落成暨佛相妥座出一份力。從過去的交情,她的發心、熱心、誠心,我竟二話不說,自不量力的擔起某部份工作和提供一些拙見,我想:是因緣吧;就這樣花了一次一整天和斷斷續續的時間,諦聽她細說過去,分享她有養有笑有落淚的往事。

  古德說:「大悟多次,小悟無數。」要大徹大悟,是從很多的省察領悟中,積聚因緣,直到撥雲見月。她回憶起出家前,在一次偶然下,從樓上朝下看,看著街上南來北往的人,忽然看到一位僧人帶一信徒走在街上,一股說不上來的親切感,讓他不願將視線移開,直到那一僧,信消失在街中、消失在人群裡,而那善根的芽種,也因此漸趨成熟。

  出家後,因緣的關係又加上身體的病痛,不得已暫時居住在俗家,想著發生的許多事情,左右為難,天人交戰,內心的苦惱,無法形容,未得解決下,竟然產生了返俗的念頭。有一天,卻在無意中聽到父親對母親說:「出家這條路如果不是她自己選的,那就叫她把頭髮留起來。」就因這一句話,如當頭棒喝,令掙扎不出的她,向內省察,忽然間想通了,肯定了自己要走的路。後來她常說:「最無怨無悔的,就是出家。」「想到出家就快樂。」看她喜悅的敘說著仁真有著心開意解的祥樂。

  在毗盧寺的佈教人D貝講習班結業時,與同學們演一齣話劇,因為扮唐明皇,當以扇子戲觸楊貴妃的臉頰時,頓時間一振,覺得出家人如何能如此輕挑!此次省覺,讓自己思維到威儀應合於僧人身份,應莊嚴自持才是。因為自幼印患風濕性心臟病,身體狀況不是很好,在一次得到資助順利完成心臟手術,大難不死之下,卻因此領悟到:「以前之身,為父母所生,以後之身,當為佛教有情而生。」「比丘常帶三分病,好修行」,或許真有其意義吧!見其幾次的省察,正是推動著她「只要有一口氣在,就要奉獻出自己所能」,並「管埋好自己」的力量。

  當發願要創辦道場的時候,主要動機是能嘉惠彰化地區的學子,有清淨舒適的地方看書,又能接引善信大眾進入佛門,同霑法樂。然而沒三年的光景,拜韋恩颱風之賜,毀了彰化福興鄉沿海路的道場,遂興起購置土地,將道場遷移的想法,但經濟上的不許可,這不能不發願來圓滿的。又早患有的風濕性心臟病,發病的痛苦,實不能以言喻之,後來得師友信眾的護持資助,克服金錢的問題,進行開心手術;就因業力、願力都未到時候,命不該絕,脫離大難,手術順利完成,也漸漸痊癒。

  因這緣故,感恩的心、發願的心、愈是堅固,愈是有力。就因為:一者發願興辦道場,二者深念此身難得,三者感恩大眾護持,四者再念必需「管理好自己」,非加強用功精進不可,於是發願禁足,閉關以上報下濟,並能剋期取證。經五度禁足,主要功課內容是禮地藏菩薩,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念地藏菩薩洪名,持滅定業陀羅尼,修頭陀行;到後幾次加行楞嚴諸經,及祖師古德之大作。一次又一次的剋期用功,累積了點點滴滴的資糧,從其外現之心行,可知其心性愈發清明,心量愈發寬廣,心用愈發細膩,心地愈發開朗了。如此法喜,真如人飲水,感受如何,唯飲者自知矣!

  事親至孝的常智法師,一回憶起已往生的母親,懷恩之情,如今想起、談起,仍然是淚流滿面,仍然是心中的痛。聽她敘述著剛開始工作後,第一次領了一百多元的薪水,去買了一粒蘋果四十多元供養母親,弟弟仗福吃了一小塊,竟然因此打了弟弟。出家之後,正當參學中的她,一聽到母親往生的消息,當場昏厥,移棺之時又再度昏過去,靈框在入墓的剎那,傷心過度的她,竟三度昏倒,令人感到悲槍。親恩高如山、深如海,實難報於萬一的,如今常存著「見人母,恨不得皆能供養」的心情,於是也讓她發著「不令一切眾生之父母受苦」的大願。

  而她在處世待人的態度上,師友弟子都有相近的觀感,師長如宏印導師說她:「玩的時侯能玩,讀的時候能讀。」好友丈利法師評她是「喜於佈施,樂於助人」,弟子智勤海覺比丘尼則認為其師的「量大、開朗、果決」,令人印象深刻,極好親近。時時保有一顆清淨善良的心,真的是最美的,見「人人都是好人」的常智法師,確實有那樣的心悲願,智行善舉,莫怪乎師友同聲讚歎,信徒也歡喜親近啊!而力微的筆者自然更樂於接受所託,出一小力成就佛教歷史的一個篇章。

佛曆二五四三年國曆十月一日

於台北蓮門集雲講堂指月書齋

 

[首頁][簡介篇][年表][活動篇][建築篇][傳奇篇][禮佛篇][信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