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計劃簡報
  相關資訊 計劃總覽 研究要素 作品貢獻度      
               
箭頭 研究要素 美化用圖示-灰色右半圓
 
 

1.你們從事本次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畫的研究與活動如何有助於你們的學校教學和課程需求?

(一)結合學校九年一貫新課程

  我們研究的主題是「重現觀音山風情」,在整個研究的過程中,所涵蓋的範圍很廣,從「七大學習領域」轉化成「十大基本能力」,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重心,讓學生學習到「帶得走」的能力。

學習領域

課程

語文

閩南語的練習和欣賞、歷史古蹟資料收集及整理、訪談技巧練習

健康與體育

規劃課外活動─登硬漢嶺

數學

認識比例尺的觀念(製做模型必備知識)

社會

認識家鄉的地理環境;了解家鄉的歷史源流、鄉土文化、古蹟、宗教信仰

藝術與人文

模型地形圖的製作、認識並欣賞觀音山石製成的石雕藝術、古蹟寫生

自然與科技

了解觀音山的形成、火山地質和觀音山石(安山岩)的特性

綜合活動

參觀訪問西雲寺、凌雲禪寺

 
切割保麗龍黏貼成觀音山的樣子
將我們製作的觀音山塗上顏色

(二)結合資訊教育

從應用電腦、網路收集資料、撰寫報告、文書編輯和網頁的製作,都是在課堂上所學習的,而這次參加專題研究的計畫,正好再一次的將所學的加以運用,並藉此學習更多的網頁製作技巧。

(三)結合生涯發展教育

從我們所訪問的文史工作者身上,學習到工作的目的與意義、生命的價值及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更重要的是能發展自己的興趣和專長,進而對家鄉的歷史文化古蹟能盡一份心力。

(四)結合環境教育

經由實地的鄉土踏查,能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並能藉由認識、搜集周遭生活環境的資源,了解資源的管理方法,同時也能珍惜與關懷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進而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價值觀

(五)結合家政教育

了解家鄉的自然、文化古蹟資源,能實際規劃全家人的休閒活動,並能進行同儕之間的分享。 訪談、踏察的過程中亦能了解到社交禮儀的意義與內涵,如:拜訪禮儀、旅遊禮儀等等。 透過網頁成果的呈現,讓各地的人能即時的認識觀音山風情。

2.你們使用了那些資訊科技來完成你們的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畫。

 

資訊科技

使用內容

口頭採訪

親自拜訪五股地區文史工作者及地方耆老,讓我們更加了解在地的歷史文化。

錄音機
數位錄音筆

採訪前先討論好要發問的問題,再拜訪耆老林世澤老師、文史工作者陳儀章先生、楊海塗先生及所有在地人士。使用兩台錄音機錄音,和一台數位錄音筆以避免錄音失敗。

錄放影機
電視

用來觀看有關觀音山歷史、景觀的錄影帶。

電話

聯絡被採訪人員

傳真機

傳真訪問資料補遺

電腦、網路

利用電腦和網路來查詢我們需要的資訊,並加以處理。

E-mail

收組員在家所完成的作業用及與大會聯絡。

掃瞄器

用來掃描採訪得來的圖片、照片及資料。

印表機

將網路上找到的或需要用到的資料及小組工作分配表列印出來

電腦軟體

我們常用的軟體有 DreamweaverMX、IE6.0、FrontPage、PhotoImpact10、PhotoEdit、FlashMX、Swish2.0、CuteFtp等軟體

書籍、簡報

蒐集相關報導及書籍以加深對觀音山歷史文化的認識

數位相機

拍攝我們討論、訪問、踏查、網頁製作等的過程

  有了這些資訊科技的工具協助之下,使得整個研究過程既輕鬆又方便許多,尤其是數位相機的使用,減少了很多掃描照片、圖片的時間。

訪問五股鄉耆老-林世澤老師

3.你們用什麼方法透過線上或個人接觸來扮演你們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畫之“大使”或發言人角色?

  研究計劃過程中,我們透過實地的踏查、訪談來了解觀音山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古蹟,其中很重要的兩位人士是加里珍文化藝術社的社長─林世澤老師和前社長─陳儀章先生,他們兩位都對地方文化的推動、古蹟的維護不遺餘力。而也因為陳儀章先生的介紹,我們認識了五股鄉農業旅遊發展協會的總幹事─楊海塗先生,讓我們的研究計畫內容能更詳實也知道再去訪談哪些的當地居民,而經由訪談也讓諸位受訪者更清楚我們的研究計畫內容。

  五股社教站對於我們的研究成果也抱持肯定的態度,基於推廣在地鄉土文化,也正依據研究內容著手籌備出版專書,提供社會大眾能對觀音山的歷史、文化、古蹟做進一步的認識。

訪問文史工作者-陳儀章先生
訪問文史工作者-楊海塗先生

4.你們的專題研究計畫對你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與衝擊?

  觀音山我們知道可以去登硬漢嶺、西雲寺是三級古蹟、觀音山上有凌雲寺、凌雲禪寺、楞嚴閣和開山院,這些都是觀音山的景點,而我們所認識的也僅僅是各網站上所呈現的一般介紹而已。但經過我們一路的研究、探索,這些的觀光景點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景點,而是五股鄉的瑰寶。

  當我們對研究主題內容了解的愈多,就愈能體會訪談的文史工作者對於古蹟保存維護的無奈,也就更能知道,為什麼他們都那麼致力於文化古蹟的保存,因為每一種古蹟都代表著一份當時的歷史紀錄,當它被破壞、被摧毀時,也就喪失了文化的傳承。因此我們希望能藉由這次的調查、研究,激起大家對環境、文化古蹟維護的意識,共同為我們所生長的鄉土盡一份心力,將這些歷史文化傳承與後代子孫。

 
在西雲寺旁討論接下來的走向
登山前先合影留念

5.你們地方上的其他成員如何提供協助或義務參與你們的專題研究計畫?

感謝家長會會長─劉玉媛女士,協助我們。

感謝家長楊玉珍(隊員孫瑋斯的媽媽),協助我們打理出門訪問時的相關事項。

感謝五股鄉加里珍文化藝術社前社長亦是五股鄉代會副主席─陳儀章先生,提供我們有關五股鄉及觀音山的風土民情資料,並介紹我們可以再訪問的對象。

感謝五股鄉加里珍文化藝術社社長─林世澤老師,為我們解說、提供有關的西雲寺及觀音山地區古蹟的資料。

感謝五股鄉農業旅遊協會會長-楊海塗先生,提供觀音山地區的相關資料。

感謝本校劉安訓校長及各處室主任、組長積極協助使我們這次的研究專題能融入社區教室教學內容,不時給予鼓勵與支持。

感謝五股社教站的協助並積極推廣五股鄉的文化傳承。

感謝家長會在各方面提供我們很多幫助及建議。

感謝六年級美勞、資訊及鄉土老師─在課堂上的協助及提供寶貴的意見。

感謝六年級的所有老師及關心我們的老師,不時的給予精神上最大的鼓勵與讚美。

感謝組員的家長們長期以來的配合與支持。

 

6.專題網頁作品智慧財產權說明

  在我們的網頁內容中,大部份都是每位隊員辛苦整理出來的,若有從網路或是其他地方收集而來的資料或圖片,皆會在網頁的下端附上來源。 

7.發現、教訓、和驚奇

  在這次的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文史工作者是一群傻的可愛、執著的可敬佩的人,因為在沒有什麼利益可得的情況下,他們仍然願意奉獻自己的心力去維護保存文化古蹟,而且還樂在其中。

  古蹟的保存是不容易的,因為它常因利益的考量而被犧牲掉,但這些文化古蹟逐漸的消逝後,我們的歷史文化是不是也跟著消失呢?

  而觀音山雖然只有一個三級古蹟─西雲寺,但經我們訪查的結果,了解到觀音山上的寺廟之間都有直接的關聯,真是一個有趣的發現。而在訪問耆老、文史工作者及當地居民的時候,我們也很慶幸能夠得到完整的資料,並能把它呈現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屬於我們的觀音山風情。

 

 

實地走訪觀音山
與陳儀章先生合照

 

 
 
計劃總覽<上一頁
下一頁>作品貢獻度

 

 
 
台北縣成州國小觀音山綠精靈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