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日據時期,日本人將政經中心設於台北,故台灣佛教重心逐漸在台北形成,而掘起於日據時代本土佛教四大法脈中,有兩個是在北部,分別是基隆月眉山靈泉寺與五股觀音山凌雲禪寺。
凌雲禪寺起建的原因是寶海法師得知臺北富商劉金波喪父,於是親訪說動建新寺來供奉亡父,遂建凌雲禪寺。宣統三年,本圓法師繼任為住持。凌雲禪寺雖然落成,但所做的貢獻仍然有限,即使到了本圓法師接掌的前七年,依然不很熱衷自立一派。後來加入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是為了與善慧法師相抗衡,最後發展出觀音山這個法脈系統。
1918年日本妙心寺派本山指派大僧長谷慈圓師來到凌雲禪寺,擬定布教方式,積極計畫建設,並將事業分為教育、佈教、宣傳三個部門。同年五月開始第二次改建,到了1920年四月凌雲禪寺變更為正式院,稱臨濟宗妙心寺派觀音山凌雲禪寺。到了1921年臺灣總督府內務局社寺課長丸井圭次郎成立「南瀛佛教會」,善慧、本圓、陳火、黃監為創立委員,凌雲禪寺的地位與基隆靈泉寺已可分庭抗禮。
1923年凌雲禪寺舉辦首次傳戒,戒期一週,來自全臺的戒子卻有七百人,這種日據時代空前盛大的戒會,已將本圓法師及凌雲禪寺的聲望推上了最高峰。
日據時代的觀音山宗教史可說是凌雲禪寺的創建及發展史,此時的西雲寺是附屬在凌雲禪寺之下,由本圓法師的弟子覺淨擔任住持,而凌雲寺也在1927年做第三次的重建。
參考資料:五股志、臺灣佛教一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