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清朝時代
日據時代
光復迄今
廟宇互動
箭頭 清朝時代 美化用圖示-灰色右半圓
 
 

  明鄭至清代,台灣政經的重心是在台南府城,而寺廟為佛教弘傳的中心,故無論明鄭或清代,整個台灣佛教的發展都是在今台南地區。

  但隨著移民的開墾逐漸的由南往北,才形成所謂的「一府二鹿三艋舺」。距離清領台已屆半世紀,台北最古老的寺院艋舺龍山寺,始建於乾隆三年(1738年),而一年後(1739年)由謝建賢捐資創建的凌雲寺也矗立於淡水河畔的觀音山上,後來才陸續有福建省鼓山湧泉寺的高僧省源和尚於乾隆十七年(1752)建立的淡水廳八里岔堡西雲巖寺的建立。嘉慶十六年(1811年)西雲寺第一次重修,劉建昌義捐埔園及山下渡船,做為西雲寺內香燈費用。 也就是說台灣政經重心的變化是與各地通商港口的開闢有關,而1860年之後的淡水河開港,讓台北地區逐漸取代台南與鹿港,成為政經重心。

  在清朝末葉 相傳觀音山山區地方糜爛,凌雲寺為宵小竊據,匪徒潛匿為窟,時常出擾。劉銘傳撫台剿平而焚之,經地方人士集資就原址重建。

  在清領時代結束,進入日據時代之際,觀音山上的三座主要寺廟-西雲寺已歷經三次重修,而凌雲寺曾遭暴風雨損壞,實際存在狀況不明。凌雲禪寺則是理明禪師與寶海法師來此搭茅蓬隱修,未具規模。

參考資料:五股志、臺灣佛教一百年

 
 

 

 
 
台北縣成州國小觀音山綠精靈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