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桃園就有「千塘之鄉」稱號,那是因為在桃園台地上埤塘密佈,有如天上的繁星一般。
八德市埤塘的形成,可分為三期:
第一期:清朝時期
十八世紀清人治台,來自大陸台的閩客移民,與當地原住民合作,在台地邊的坡地挖鑿許多埤塘,做為灌溉之用。不過這時期的埤塘都是私有的,使用者訂定分水契約書,以分配水資源。
目前史料所載,八德市最早出現的埤塘水圳是「霄裡池」。霄裡社屬於凱達格蘭族,位於現今桃園縣八德、霄裡、番寮和銅鑼圈附近。當年郁永河行經此區時,四處荒煙漫草,連一片遮涼的樹蔭都找不到。
乾隆六年(西元一七四一年),薛啟隆與霄里通事知母六(漢名蕭那英)召集佃鑿霄裡大圳灌溉,由山腳泉水孔開導水源灌溉,內有埤塘大小四口。
第二期:日治時期
民國2年,台灣正當日治時期,全台洪水蔓延,可是桃園台地由於地勢獨特卻鬧旱。民國8年,由當時台灣總督府,依據「官設埤圳水利組合規則」,強制徵收土地,在八塊厝(中壢附近)興建官設埤圳,開始了桃園大圳的修築。民國17年桃園大圳灌溉系統全面開通,供應桃園、大溪、八德、龜山、蘆竹、大園、中壢、觀音、楊梅、新屋等地農田。將埤塘整合,配合地形,讓灌溉的水由上而下,埤塘間多有水路串聯,形成一完整的灌溉網路。而這時期所開鑿的重要埤塘,都是官方所有。
第三期:台灣光復後(民國)
民國34年台灣光復,原有桃園大圳的水利,已經不足以供應龍潭、新竹等地用水,為了解決桃園台地的灌溉用水,分別在民國52年及53年,陸續興建完成石門大圳灌溉系統,與石門水庫。這時,由於灌溉水源充足,做為蓄水用的埤塘大量減少,是埤塘興建的衰退期。
八德市的埤塘,在清朝時期即已陸續開挖,配合地形,讓灌溉的水由上而下,埤塘間多有水路串聯,形成一完整的灌溉網路。可惜的是,將埤塘串聯起來的水溝也是鄰近住戶的排水溝,不同於日據時代所興建的埤塘,水直接由水庫進入,因此在許多廢水的污染下,逐漸「優養化」了。
埤塘消失有兩個高峰期,第一、桃園大圳參與灌溉,第二、石門水庫興建完成。這兩項水利建設改善了農田灌溉方式,造成埤塘地位低落,因此數目消失泰半。到了民國5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地位更是一落千丈,剩下的也岌岌可危。
不到一百年,八德地區的埤塘目前只剩下八十多個,不是開路、開發公共設施,就是填土蓋房子,像這樣情況,目前還在持續中。即使存在的埤塘,也早已失去它原有的灌溉功能,命運較好的,成為休閒場所,供民眾散步休憩,或開發為養魚池,供人們垂釣;其餘的不是成為家庭廢水排放處,要不就是任其自生自滅,成為雜草叢生的荒地。直到休閒經濟農業興起,埤塘成為工人垂釣的養魚池,埤塘數目微微抬頭,但已經是風華不再。
--------------------------------------
參考書籍:
八德市志 / 八德市公所
/ 民87
參考網站:
桃園農田水利會灌區埤塘發展史http://www.tia.org.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