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險之路-蘇花古道 ]

[ 怎麼一回事 ] [ 好久好久以前 ] [ 超級比一比 ] 偉大的住民 [ 哪裡不一樣 ] [ 爬格子囉 ]

偉大的住民

 

從蘇澳到花蓮的陸路交通,在北迴鐵路尚未興建時,其間的主要幹線是蘇花公路,係屬於九號省道的一部分路段,以其依山傍海之勢與奇偉壯麗之景而馳名遠近。許多遊客在初臨蘇花公路時,驚見那鑲嵌在山壁斷崖上的道路,伸展於壯闊的海山之間,有如銀鍊一般,莫不讚歎為鬼斧神工的傑作。在歎為觀止之餘,卻很少人明瞭這條路線昔日的滄桑歷史,那真是一段由先民付出過血汗的代價,不斷經之營之所開鑿出來的道路。



現今的南澳聚落!



清朝據臺初期,被稱為「後山」的東部地區,只有在蛤子難(今宜蘭)、崇爻(今花蓮)有零星的私墾,今天的蘇花一帶,當時還是屬於一片荒蕪的區域。昔日它之所以被人們遺忘而自成一域,除了和它險峻的斷崖地形有關外,交通的閉塞阻隔也是主因。人們前來此地,先嚐翻山涉水之苦,再受生番擊殺之害,試問有幾人願意千里迢迢來此冒險?打開蘇花間的交通,可說始於道光年間的「番族大移動」。

嘉慶十七年(一八二一年),清廷在蛤仔難新設噶瑪蘭廳,定「加留餘埔」之制保護熟番。到了道光中葉,住於今日宜蘭縣五結臼鄉的噶瑪蘭加禮宛社,係平埔族熟番,深感受到漢人湧進移墾的壓力,在開社典賣番地已臨山窮水盡的窘境下,自覺難與漢人競爭,決定向奇萊(今花蓮)、卑南(今臺東)另謀生存空間,打開新生之路。於是從蘇澳分二路南下,一路由陸路到奇萊平野(今花蓮市區),一路由海路駕船到美崙山下的鯉浪花登岸,有一部分復沿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的縱谷向南遷移。按此臺東縱谷平原的北端,花蓮溪下游西岸的鯉魚尾(今壽豐鄉),及村北的鯉魚潭一帶,要等光緒初年開路後,始有漢人入墾。

 

而羅大春開步道之前,在蘇花之間已住有土著族群,除了上述噶瑪蘭族分文的遷入,早有泰雅族的分佈,大濁水至三層城(新城鄉景美村三棧)一帶部落,統名「太魯閣族群」,作風較為凶悍,奇萊平地的平埔族部落,統名「加禮宛族群」,較為溫馴,他們是開發蘇花沿線的先驅。

而居住在立霧溪、木瓜溪沿岸的深山土著,此時清廷尚未加以教化,成為清兵開步道時的狙擊者。

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末,牡丹社事件的善後者欽差大臣沈葆楨,有鑑於外患頻仍,列強窺臺心強烈,外國人屢有藉口番害而藉機挑釁,沈葆楨毅然奏請臺地後山解禁,經獲准後,禁墾障礙始除,清廷一改原來的鎖山方針,同時展開築路的工程,使獎勵漢人移墾東部的措施真正落實,是當時一大德政。

當年清廷為根除番害,鞏固海疆,全面推行開山撫番政策,分北中南三路進行,開通中央山脈橫貫道路,以加強東西部的連絡,並獎勵漢人移墾東部、恆春、埔里各社,是一項配合時勢的開疆偉業。

 

偉大的住民

[ 怎麼一回事 ] [ 好久好久以前 ] [ 超級比一比 ] 偉大的住民 [ 哪裡不一樣 ] [ 爬格子囉 ]

[ 天險之路-蘇花古道 ]

[ 蘇花古道 ]
回頁首
怎麼一回事
好久好久以前
超級比一比
->偉大的住民
哪裡不一樣
爬格子囉

--- 下接 [ 哪裡不一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