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flash首頁

瞭解專題最佳捷徑 計劃簡報首頁 我們的故事 回到文字首頁
 
建築結構解說建築風格│火砲沿革   
【火砲沿革】
 
一、火砲歷史
年代
歷史背景
宋金時期
中國火砲開端是由漢代的發石機改良而來的宋金時期。
明初
洪武十年時,出現一種小型鐵砲,為軍中必備武器,而真正所謂的火砲是明代從葡萄牙傳入的舶來品,當時大將軍與後來的仿製品都被作為邊防之用。
清道光十年〈西元1842年〉
中國較完整的火砲發展是從清道光十年中英「南京條約」以後,仿製許多的外國火砲才開始。台灣最早的火砲開端是由荷蘭跟葡萄牙人傳入。
西元1626年
西元1626年,西班牙人佔領社寮島後,在山頂建『聖薩爾瓦多城』,據說有多門火砲,但沒有資料遺留。
西元1642年
西元1642年,荷蘭人接收西班牙的40尊火砲與西元1664年北荷蘭城的24尊火砲,被稱為「紅衣砲』或者「紅夷砲」。
西元1854年
阿姆斯壯開發閉鎖裝置完善的後膛砲。
西元1864年 德國克魯柏鋼鐵廠發展大口徑鋼砲。
西元1873年 為承受較大的膛壓,裝置套筒與套箍及側閂式閉鎖砲閂的新砲。
清法戰爭時期 為因應戰場機動性需求,出現無砲箍裝置,以兩輪砲車承載。
清代後期 英國的怡和洋行引進當時最先進的阿姆斯托朗新式後膛鋼砲抵達台灣。清朝引進台灣的據說31門,放置於現今的二沙灣砲台、滬尾砲台、安平大砲台與旗後砲台。基隆原本九尊,放置在社寮砲台、頂石閣砲台和二砂灣砲台,後來日軍將其中4尊放置在白米甕砲台。
日本時期 則以山砲、加農砲、榴彈砲與高射砲為主。
第二次大戰之後 發展出牽引砲、長程砲、自走砲。
因飛彈、電磁砲發展,使得傳統火砲漸入歷史。

二、名詞解釋

名詞
名詞解釋
紅夷砲
明末對歐洲所用的長管加農砲稱紅夷砲,後金天聰五年〈西元1631年〉,兵器製造部製出第一尊紅夷砲,到清代則稱為紅衣砲,且一直沿用至鴉片戰爭結束。紅夷砲與各種古砲相比,在設計上較先進。以口徑之尺寸為基數,按照一定比例倍數,設計火砲各個部分,所以結構合理,成品有多項優點。明鄭時期的紅夷砲在清廷則稱台灣砲,與紅夷砲相似,差異在於砲身多出許多圖案,砲口呈碗狀,安置在四輪砲車上。
山砲
屬於較小型的火砲、間接瞄準榴砲,口徑約75公厘、有雙輪式砲車,可拆開,射程近,用於山區或游擊隊。
加農砲
由拉丁文Canna演化而來,英文稱Cannon,原意是管子。屬於較大型的火砲,一般砲管長在40~80倍口徑,射角在40 °以下,彈道低伸,初速快,射程遠,可直接瞄準射擊,用於要塞、岸砲。
榴彈砲
外貌與加農砲相似,是屬於曲射砲,砲管在20~45倍口徑,射角最大為75°,彈道彎曲,射速比加農砲慢,射程短,較隱密。
高射砲
依武器構造分為自動與半自動,依機動方式分為牽引式和自行式,而口徑也可分20~60公釐的小口徑、60~1002公釐的中口徑與100公釐以上的大口徑砲。射速快,彈道平直,砲管一般為45~90倍口徑。
阿爾佛萊德•克魯伯
(人名)
德國鋼鐵、兵器工業的大資本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只要有戰爭,就會得到巨額錢財。在最極盛的時候是在Alfried Krupp,生於西元1812年,而卒於1887年,在1844年獲得柏林金獎,1847年製出剛製砲管,1856年為德軍開發9公分口徑的鋼製火炮而一舉得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有克魯伯兵工廠的緣故,而稱霸一時。裝在履帶式或輪式車上,運用車內動力能自走運動的火砲。具較好的戰場機動裝甲。
飛彈
可以用自身的動力裝置、導引裝置、自動控制飛行路線導向目標的武器。只有60年歷史。可依發射與目標位置、用途、作戰任務、飛彈飛行軌跡、射成等區分。
電磁砲
又稱軌道砲、電磁軌道砲。用電磁場史砲彈高速運動、殺傷敵軍為目標。砲管內有兩條100萬~200萬安培電流軌道,產生磁場在高達每秒25~30公里的時速送出砲彈。射程可達1000~2000公里。

三、現存古砲

8吋阿姆斯托朗後膛加農鋼砲
位置
役政公園(原梅園)
特點
內徑8吋(20公分),外徑38公分,33條左旋膛線,砲身由5層套筒構成,重達12公噸,砲身555公分,閉鎖機制為直式斷隔螺絲砲閂,以磨心支撐砲架,砲尾直徑88公分,藥室96.5公分,直徑15.7公分,砲閂直徑37公分,砲耳18公分,直徑23公分,全長602公分,總高259公分、總寬124公分,砲耳至地面高244公分,附屬樓梯,以吊彈桿運送砲彈。180度砲軌,有效射程5公里,最大射程8公里,屬於加農砲。
經歷
日據時期,原本放在白米甕砲台,光復後曾二次給三軍大學當教材,也曾置於中正公園神社下,林水木市長才由民政局取回,放置役政公園。因日據時代遭美軍戰鬥轟炸機掃射,因此砲身有多處彈痕。
  
清代光緒二年前膛鑄鐵砲
位置
和平島公園
特點
砲身陽鑄銘文:「光緒二年,奉憲鑄造臺協三營,大砲重捌佰觔,匠首林茂生,副匠首林國琉」,重800觔,內徑4吋(10公分),砲身有4層套箍,砲身長度155公分,砲尾為尖錐形。
經歷
1984年在澎湖所撈獲。
 
英製三吋前膛鑄鐵砲
位置
原本放在中正公園忠烈祠,現移文化中心。
特點
因砲身嚴重鏽蝕,無法辨識製造年代。內徑3吋(7.6公分),外徑10.5公分,砲身有數層套箍,砲身長度達110公分,砲尾亦為尖錐形,屬於山砲類型。

四、仿製砲

12吋阿姆斯壯仿古大砲
位置
二沙灣砲台
特點
砲口12吋,重18噸,屬前膛砲,閉鎖裝置狀砲尾。
  
克魯伯仿古小砲
位置
二沙灣砲台
特點
屬前膛砲,內徑12公分,外徑20公分,砲尾為圓形,山砲類型。
 
仿古移動式前膛鑄鐵山砲(仿嘉慶、光緒年代各一)
位置
二沙灣砲台
特點
其一陽鑄銘文:「光緒二年,奉憲鑄造協二營,大砲重貳千觔,匠首林茂昇,副匠首林國琉」,內徑10公分,砲身有3層套箍,砲尾為尖錐形,放置在二輪木製砲車上。
其二陽鑄銘文:「嘉慶十九年仲冬,奉憲鑄造台灣水師協標右營大砲一位,重壹千五佰觔。 」,內徑12公分,砲身有3層套箍,砲尾為尖錐形,放置在二輪木製砲車上。
 
本網站由基隆市安樂高中曠宇天開隊製作,建議請以IE6.0,螢幕解析度1024*768觀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