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國的砲台不多,只有頂石閣、獅球嶺、二沙灣等三座砲台;其特色是一律南北向,因火砲製造技術較差、射程不遠。而日治時期的砲台是東西向,沿著海岸線佈設;日本人的火砲製造技術相當先進,而且不斷提升;可以在海拔較高的山地佈設砲台,此為二者不同之處。此外,這也涉及到傳統的築城觀念,意即「城」應如何興築。中國古代的城牆,其範圍係以領導者所統轄的區域為限,沿著區域圍起來,守住城池。二次大戰後,其觀念已改變為凡是武力所及範圍,均屬防守範圍,日本人即秉此觀念築城。
日本早期在基隆興築砲台的構想是,要把整個區域圍成一個大圓圈,沿著圈圈佈設砲台;後來經費不夠,只能沿著海岸線佈設。其主要目的在保護基隆海港內外及陸地上的安全。而清國的防守觀念只是針對外港的防護,也因此曾被法國及日本人分別攻陷兩次。二次大戰有一個防守要塞的戰略概念,如同馬奇諾防線號稱銅牆鐵壁,能夠阻擋德國進攻,然而這個觀念已落伍了。當年,日本人把基隆設定為防守要塞。係就整體防衛考量。
營舍建築風格差異如下:日本人前後期所設計的砲台營舍,有些微的變化。以白米甕和槓子寮互做比較,發現,日本因為處於高緯度國家,來到此地,極不調適。軍人死亡率雖僅1/1000,但是日本政府卻非常重視,特別派出醫療團、砲台建築設計師到台灣來會勘,後來發現到問題出在營舍。因台灣位居亞熱帶,兵士不能適應多雨潮濕的氣候;日本人立即去考察法國人在越南建造的營舍,立即改良,由此可見日本人的用心。
日治時期監守衛舍,營舍中的柱礎可以在不破壞古蹟的情況之下,瞭解建物之全貌;例如,在槓子寮那裡所留下的是牆,在白米甕能看到整個房子架構,而在這裡看到的卻是牆基。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尺寸和槓子寮的大致相同。據我們所知當時挖開出來,所有的柱礎距離都是一樣,非常準確,可見日本人興蓋的是標準營舍。這邊所有房屋的尺寸都是標準的,大武崙和白米甕、槓子寮是全部一致的。
日本人在營舍所做的設計與變革,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建物設計不及其巧思。從槓子寮的殘垣斷壁中,所留下的窗戶鐵條,從大武崙殘存的牆基、柱礎中,所找出的建築痕跡;似有幾許廓影浮現眼前。此外,日本人也留意到營舍的抗爆性,進出口處皆為克服張力的拱形設計,而彈藥庫必須保持乾燥,通風口也是經過多層加工處理;反較之下,清代時期的砲台建築方式較為粗糙,大多是就地取材且較少顧慮到這些細節,所以部分未經維護的建築現已潰爛、坍塌,而日治時期的砲台建築大多保存較完善。
|
|
二沙灣砲台 |
|
白米甕砲台一景 |
|
白米甕砲台一景 |
|
社寮東砲台 |
|
頂石閣砲台 |
|
獅球嶺砲台一景 |
|
獅球嶺砲台一景 |
|
獅球嶺砲台一景 |
|
槓子寮砲台一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