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乙未年的割台事件,就是我們國高中課本所提及的『馬關條約』,條約內容將台澎割讓給日本,之後日軍要接收台灣時,引發的全台抗日事件。本篇文章主要著墨在日軍抵台時,基隆人民強烈抵抗,拒絕妥協,及在基隆砲台發生的抗日事件為主,基隆的砲台寫下了百年來台灣烽火下的歷史足跡。
二、導火線
十六世紀末,日本豐臣秀吉曾出兵朝鮮,明朝派兵援助,中日大戰,日軍久戰不勝而退兵。朝鮮戰爭的同時,日人也曾窺伺台灣,日本的大陸政策和南進政策形成。1631年下令鎖國之後,暫時停止對外擴張政策。明治維新之後,重新展現對外侵略的野心,鄰近日本的朝鮮又成為首當其衝的目標,光緒二十年(1894)朝鮮東學黨作亂,中國依朝鮮國王請託,派兵協助,日本卻以保護使館日僑為名,大舉出兵,悍然占領漢城,攻擊我方海陸軍隊,於是中日宣戰。因為歲次甲午,便稱為甲午戰爭。雙方交戰之後,北洋艦隊大敗,和議之聲四起,光緒二十一年(1895)李鴻章受命赴日處理和議問題,與伊藤博文會面於馬關。日人除了索取賠款,要求開港、最惠國待遇及朝鮮自主外,更企圖割讓遼東半島、台灣、澎湖(遼東半島後來在各國干涉下,由中國付款贖回),賠款等還算事小,割地之舉可不得了,但由於日方態度強硬,同時佔領澎湖,作為脅迫的籌碼,李鴻章無可奈何,只好報請清廷接受。
三、與台灣有關的馬關條約條款
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與日簽訂「馬關條約」。清廷承認朝鮮獨立;將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澎湖列島割讓與日本;賠款二億兩;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有關台灣割讓給日本的狀況,明白記載在「馬關條約」第二條之內:
一、略(遼東半島部份)
二、台灣全島及其附屬諸島嶼。
三、澎湖列島,即英國格林威治東經一百一十九度至一百二十度,及北緯十三度至十四度間的各島嶼。
第五條亦有如下之文字:「日清兩國政府於本約批准交換後,立即各自派遣一名以上之委員赴台灣省,實施該省之讓渡事務,但需於本約批准交換後二個月內,完成上述之讓渡。」
四、台灣民主國的成立-抗日事件的開始
由於清朝已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引發全台民眾不滿,紛紛起義,拒絕日本國接受台灣島,故有台灣民主國的成立,雖然只是曇花一現,但足代表台灣人民獨立自主的民主意識。「台灣民主國」,建元永清,定藍地黃虎為國旗,以銀質鑄刻「民主國之寶印」為國璽,並刻「台灣民主國總統之印」,台灣民眾公推台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
五、樺山資紀攻台
一八九五年五月二十八日,日軍軍艦由台灣北部進攻,原本計劃由淡水登陸台灣。但日本國得知「台灣民主國」在台北成立,日軍決定轉移登陸地點,所有軍艦改往三貂角西北岸澳底灣海面前進。基隆成為日軍首當其衝的樞紐位置,日軍打下基隆後,就可輕易攻入台北城。
六、基隆砲台的抗日經過
日軍登陸東北角澳底後,繼攻瑞芳與基隆地區,澳坑是通往瑞芳之道。為基隆堡轄下一庄,與瑞芳深澳連成一氣,昔日有達宜蘭郡礁溪庄指定道路之中途站。
乙未戰役,日軍自澳底陷瑞芳龍潭堵,因基隆防禦之砲台皆向海,於是自其背後的深澳坑繞過。使所有砲台皆無用武之地,庄內槓子寮砲台與海岸砲台成起倚角,仍然無法回轉而讓日軍輕騎過關。這邊我們就可清楚知道自清法戰爭之後,所有基隆的防禦砲台皆以面海臨建,未曾有清將考量過從瑞芳內陸攻進的路線,導致日軍可以輕易繞過,攻打基隆到台北的最後防線-獅球嶺砲台。這邊在特別提出來,當清法戰爭時,二沙灣砲台導致法軍登陸不易,最後法軍繞過基隆海岸邊,以深澳坑登陸,然清軍不記取教訓,仍然未曾考量過內陸進攻基隆的路線,果然在乙未抗日事件再次凸顯出問題所在。一八九五年六月二日,日軍抵深澳坑山嶺中腹之圓燧嶺,當作指揮站,進攻基隆市區,果然獅球嶺守軍輕易被供陷。隔日就完全佔領基隆。然二沙灣砲台,雖有精良的武器,但日軍卻非從基隆海上登陸,此砲台作用不大,且立刻被日軍攻陷。但日人攻佔時,對獅球嶺砲台最不敢掉以輕心。守將林朝棟與張兆連駐守此砲台與日軍血戰三日才被攻克。比砲台可說是台灣最具歷史意義的砲台。因此可知,深澳坑砲台在乙未年之前尚未存在,日本佔領台灣之後,由戰略考量,在深澳坑建立砲台,主要防守陸路,但考察結果可知,砲台面對的位置仍包含海岸,可補足槓子寮砲台,足見深澳坑砲台之重要性。
年代 |
歷史背景 |
一八九五年五月二十六日
|
台灣民主國成立,唐景崧就任大總統。 |
一八九五年五月二十九日
|
日軍登陸澳底,繼攻瑞芳、基隆、水返腳,迫近台北。 |
一八九五年五月卅一日
|
李文奎兵變。 |
一八九五年六月二日
|
中日在基隆外海的船艦上,完成交割手續。 |
一八九五年六月六日
|
唐景崧見大勢已去,微行潛入滬尾,搭乘德輪亞沙號逃回廈門。逃離的人還包括丘逢甲、林朝棟等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