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flash首頁

瞭解專題最佳捷徑 計劃簡報首頁 我們的故事 回到文字首頁
 
中法戰爭│清法遺址乙未割台 
【中法戰爭的介紹】

一、導火線

  越南原稱安南,為清的藩屬,在英法聯軍後,法軍屢次侵略越南,向越南伸張自己的勢力,並逐漸向越南北部向越南北部纏時蠶食,進而覬覦中國的雲南等地方,活動於中越一帶的黑旗軍首領率眾一起攻打法國,打死打傷法軍數百人又擊斃法國統領安鄴,後來法國又再次攻打南北部,黑旗軍又打死法軍司令李維業,殺敵兩百餘人,黑旗軍與清軍出兵助越,駐守越南北部。同年十二月,法軍在越南山西省向黑旗軍和清軍的駐地進攻,因此中法越南戰爭再光緒十年正式爆發。清軍雖然在陸戰上贏的勝利,但海戰卻因此失利,導致福州馬尾造船廠被摧毀,台灣也因此遭到封鎖。英國也趁中法戰爭這個機會,在光緒十一年又出兵攻打緬甸,並且兼併緬甸,隔年清廷政府承認英國對緬甸有最高主權。

 

劉銘傳廟上之紀念碑
 劉銘傳廟上之紀念碑
役政公園的砲
 役政公園的砲座
劉銘傳廟一景
 劉銘傳廟一景
清法戰爭遺址
 清法戰爭遺址

二、實戰砲台
  越南在清代時稱為「安南」,為清的藩屬,在英法聯軍後,法軍屢次侵略越南,向越南伸張自己的勢力,並逐漸向越南北部蠶食,進而覬覦中國的雲南等地方,活動於中越一帶的黑旗軍首領率眾一起攻打法國,打死打傷法軍數百人又擊斃法國統領安鄴,後來法國又再次攻打南北部,黑旗軍又打死了法軍司令李維業,殺敵兩百餘人,黑旗軍與清軍出兵助越,駐守越南北部。同年十二月,法軍在越南山西省向黑旗軍和清軍的駐地進攻,因此中法越南戰爭再光緒十年正式爆發。清軍雖然在陸戰上贏的勝利,但海戰卻因此而失利,導致福州馬尾造船廠被法國摧毀,台灣也因此遭到封鎖。英國也趁中法戰爭這個機會,在光緒十一年又出兵攻打緬甸,並且兼併緬甸,隔年清廷政府承認英國對緬甸有最高主權。

《二沙灣砲台》

  二沙灣砲台最初是為了中英鴉片戰爭而建(西元1840年),閩浙總督鄧廷楨命台灣總兵達洪阿及分巡台灣兵備姚瑩,嚴防英軍來襲,而在二沙灣海邊造砲台,結果在隔年八月英軍真的來侵襲基隆,但在台灣總兵達洪阿的防守下,英軍屢犯履敗,始終不能得逞。在中法戰爭之間,法軍在第一戰線幾乎毀掉基隆大多數的砲台,所以清軍又向第二戰線退至月眉,一直到西元1885年4月4日雙方停戰、劉銘傳軍隊將二沙灣原址往二沙灣上山重建。
  在日據時期因為修築基隆港而列為軍事要塞,一般人無法進入,在台灣光復之後一直就是屬於軍方的管轄區,但是因為年久失修,漸漸被草木掩蓋,被人淡忘,一座歷史價值非凡的古戰營,一直到民國64年西元1975年,才又被發現,經過民國68、78年2度維修後,才變成現在的面貌。

《獅球嶺砲台》

  清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法國海軍提督孤拔率領軍隊攻佔基隆,當時主持北台灣防務的劉銘傳,為了鞏固北台灣海防,曾商請英國技師幫忙建造數座砲台,獅球嶺砲台即屬於其中之一。獅球嶺砲台地處最內部的防禦戰線,擁有控制整個基隆港的良好視野,也是控制敵軍進入台北盆地的重要砲台。
  中法戰爭之時,義軍統領林朝棟率軍駐守獅球嶺,與法軍相持長達八個月之久,使得法軍無法向台北盆地前進。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割台之役,日軍從澳底登陸,直逼基隆港。當時的守將提督張兆連、道員林朝棟及義勇胡友勝等先後駐防於獅球嶺砲台。經歷了這兩次的戰役,增添了獅球嶺砲台的歷史價值。

三、戰火盡處
  西元1885年3月31日,法國總理總辭,直到同年4月4日才議和,正式停戰,不過法軍一直拖到六月才完全的退出基隆,這期間也發生出許多零星的衝突和戰鬥。6月11日孤拔將軍因為水土不服病逝在澎湖,客死他鄉,不久就將遺體載回法國安葬。6月21日法國艦隊鳴禮砲21響,正式降下法國國旗,離開基隆。同年,7月22日法軍也撤出澎湖,然後中法戰爭結束後,清廷竟然還和法國簽訂天津條約,承認法國在越南的利益權,並可以自由進出雲南廣西,打勝仗還簽條約,真的是喪權辱國、遺禍百年。

 
本網站由基隆市安樂高中曠宇天開隊製作,建議請以IE6.0,螢幕解析度1024*768觀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