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村歷史
首頁 
旅遊指南 
民俗文化村 
五虎山 
快樂回憶 
關於我們 
資料來源 
訪客留言 

 

[文化村歷史][聽咱講古][文化村建築][文化村七館][百年神樹][文化村生活][彩繪文化村][訪問過程]

 

    金門民俗文化村位於山后村中堡,原為金門一百五十五個自然村之一,該建築落成於光緒廿六年(一九○○年),業主王國珍、王敬祥原籍頂堡,早年經商日本,事業有成以後,歸鄉營建該村,分贈王氏族人居住。

  

    王國珍,字明玉,他於西元1868年東渡到日本(清同治年間),於神戶經商。西元1871年王氏於神戶成立貿易商號「復興號」,開始了東亞貿易網路的佈局,他帶領子侄輩復興、振興等公司(洋行),貿易網路遍及大阪、橫濱、上海、台灣、廈門、新波、呂宋(菲律賓)、安南(越南)、印尼等商埠,事業相當成功。就在復興號營運五年之後(西元1876年,清光緒二年),事業有成的王明玉攜資返鄉,見當時鄉里人口眾多,於是決定另覓新地(中堡)興築新式僑村,分與族人,這就是山后中堡的由來。可以說山后中堡就是王國珍所建的。

 

    王國珍熱心公益,曾任神阪閩奧會館主管,並總理華僑總商會事。晚年返鄉回金門,致力於造橋修路等善舉。辭世後,安葬於五虎山麓。

 

    至於王敬濟(敬川)則是他的姪兒,也是他兒子王敬祥的親哥哥(按:王家第十五世祖王均居,生有四子,敬、箱、匣、搴,王國珍為三公,他的兒子王敬祥原是二公的兒子過繼給他的,故王敬濟與王敬祥是親兄弟。)   

王敬濟

王國珍

  王敬祥,繼承父業,長期擔任日本華僑總商會會長。時值孫中山在日本號召國民革命,組織中華革命黨,敬祥傾囊資助,不遺餘力。民國初年,亦出資建晉江及安海公路。愛鄉愛國情操,令人感佩。民國十二年於日本逝世,  國父親臨弔唁,備極尊榮。隨後亦遷葬返鄉,落葉歸根。  

 

    後來因族人外移,年久失修以致破損不堪。民國六十八年初,金門政委會響應行政院指示之文化建設政策,宏揚優良民俗,薪傳拓創精神,而成立籌建會,予以維修復建,另闢馬廄、梧洲園、石園,並增築圍牆、牌坊,訂名為「金門民俗文化村」,於六十九年五月二十日落成,開放民眾參觀,是欣賞金門聚落風情的著名景點。

 

    金門有句俗話說:「有山后富,無山后厝」,意思是說比山后村有錢的村落很多,但是沒有一個村落的屋厝建築比得上山后村,這句話所指的即是指現今位於山后的民俗文化村,也就是金門人習稱「山后十八間大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