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_next.gif 關於六堆 

  ancient_next.gif關於後堆  

bullet_star.gif後堆的故事

一、自然環境篇

 

    地形:

      我們的故鄉位於屏東縣的東邊,東面是山地的瑪家鄉;西邊是竹田鄉;北邊是三地門鄉、鹽埔鄉、長治鄉、麟洛鄉等四個鄉,全鄉面積有八十一 . 八六平方公里。
      從上邊的圖可知,內埔鄉的地形,很像台灣省,東西狹窄南北較長。在東北部有海拔高度三百餘公尺的丘陵地,上面地勢平坦而稍向西傾斜,被稱為平頂山,同時也因為很像早年用來曬榖的「擋耙」,客家人又把它叫做「擋耙山」。本鄉的北半部,因為緊接著平頂山和大武山,地勢較高,附近的土壤屬於較不肥沃的砂礫土。其餘西南邊地勢平緩屬於平原區,由於東港溪的支流流貫中間,使得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適合發展農業。

    水文:

      內埔鄉境內小溪流密佈,最重要的有兩條,一條是與萬巒鄉交界的東港溪,另一條是由黎明、大新經過的隘寮溪,兩條都是屏東縣重要的河川之一。其他的小河大都是隘寮鄉與東港溪的支流,共有新東勢圳、三份圳等較大圳,和新莊埤、七份圳、東圳、西圳、頭埤、二埤等水利灌溉用的小型圳。

    氣候:

      內埔鄉因地理位置位於台灣南部,氣候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夏季氣溫最高為華氏94度;冬季最低為華氏54度,全年平均溫度為華氏76度。七、八月間,高溫多濕,不但降雨多,颱風也多,時常造成災害,甚至常常雷電交加,非常嚇人。其他的五月和九月氣候穩定;十月至隔年四月,天氣晴朗,降雨較少,是乾燥期。

二、歷史篇

    發展沿革:

        內埔鄉在明朝時屬於東都,由承天府萬年縣管轄。清朝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清朝政府正式管理台灣全島後,改為福建省台南府鳳山縣港西下里,在各地只設管事人員,並沒有正式的政府來管理。直到清朝光緒二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戰爭後,台灣被割讓給日本,日本人於是成立內埔庄,設庄長一人。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才改為內埔鄉,並在民國四十年四月七日升為一等鄉,相隔兩年後由於實施都市計畫,使內埔鄉從鄉村逐漸走向都市化。目前內埔鄉共有:內埔、內田、興南、義亭、美和、和興、東寧、豐田、振豐、富田、竹圍、東勢、東片、上樹、老埤、中林、龍泉、龍潭、大新、建興、黎明、隘寮、水門等二十三村,是本縣第一大鄉。

    鄉名的由來:

     內埔地區早年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最早前來開墾的祖先,首先在森林中開闢出一片旱田,客家話稱這種旱田為「埔」,又因在森林內,所以取鄉名為「內埔」。新開墾的土地成立了不少村莊,先賢們所取的村名好記好叫,而且有鄉土性、趣味性。當年以地形方向取名的有:內埔、新東勢、老東勢、東片、新庄、老埤、龍泉、龍潭、隘寮、水門、黎明、泥埤子、忠心崙、番子埔、豐田、富田。以植物為名的有:檳榔林、竹圍子、茄冬樹下、竹山溝、上樹山、下樹山、早仔角。到民國39年合各村莊為內埔鄉。

      內埔鄉在客家六堆組織中被稱為「後堆」。客家六堆組織是早年台灣南部開墾的客家先民,為保衛家鄉、抵抗外侮所組成的自衛鄉團,共有六隊,日後改名為六堆。內埔鄉因地勢的關係被稱為「後堆」,但因為交通方便促使商場繁榮,居民也最多,是六堆中的最大鄉鎮。

三、族群聚落篇

    族群

      本鄉居民以客家族群為最多,河洛族群其次,其他還有已經漢化的平埔族群和原住民,及在龍泉附近居住來自大陸各省份的退役軍人等。族群數目非常多,是屏東縣擁有最多族群的鄉鎮。

    族群分佈

 本鄉共有23村,戶數為16722戶,人口總數為61395人,男性有32548人,女性為28847人。(以上為內埔鄉戶政事務所93年1月份的資料)其中客家族群分佈的村莊有:內埔、內田、興南、義亭、美和、和興、東寧、豐田、振豐、富田、竹圍、東勢、東片、上樹等十四村,住區分佈在西南邊,。河洛族群居住的村莊有:龍泉、龍潭、大新、建興、黎明、隘寮、水門、老埤、中林等九村,住區分佈在東北邊。平埔族群活動的村莊有老埤、中林兩村,但後來因為和附近河洛族群混居,在語言、風俗習慣上已完全河洛化了。至於原住民則包括有排灣族和魯凱族,是本鄉人口最少的族群,目前以水門村人數較多,其他在龍泉、內埔一帶也有少數的原住民。另外在龍泉、龍潭兩村,因政府設立「榮民之家」,安置退役的榮民,所以附近居住了來自大陸各省份的居民,但仍佔全鄉居民的少數。

為了解語言人口的分佈,我們學校曾經以電話訪問各閩南村落村長得到的資料如下:
1.老埤村村長郭廷俊表示,全村有902戶,它是一個平埔族村落,當地居民以說閩南話為主。
2.中林村村長潘榮勝表示,全村有498戶,當中說閩南語的約有90%,其中又有50%為平埔族。客語人口約10%。
3.龍泉村村長黃萬順說,全村有882戶,閩南語人口約占60%,客語人口約20%,華語和原住民加起來約占20%。
4.龍潭村村長劉復興表示,全村有1030戶,閩南語人口約50%,華語人口約30%,客語和原住民語加起來約20%。
5.水門村村長陳瑞琳說,全村有392戶,因為日據時代為交易所所在地,又水門村的交通位置是霧台、三地、瑪家三個原住民部落的出入口,因此當地人口流動比例高,華語和閩南語各占50%(客語屬極為少數,省略不談),其中華語人口比例會高達50%,是因為原住民和當地人做生意時,都是以國語為媒介。
6.大新村村長張天魁表示,全村有660戶,閩南語人口約占60%,華語人口約30%,客家和原住民加起來約10%。
7.建興村村長蘇萬壽說,全村有265戶,閩南語人口約占95%。
8.隘寮村村長顏淳勝說,全村有455戶,閩南語人口約占80%以上,其餘華語、原住民語和客家語人口加起來約20%。

    鄉民的來源

內埔鄉在清朝初年還是一片荒涼之地,直到清朝康熙年間(大約是公元一六八六年至一六九八年),才開始有大批移民來內埔鄉開墾。
     客家族群是從下樹山開始開莊,由當時從濫濫莊(現今萬丹鄉四維村,為六堆移民的根據地)移居萬巒鄉二溝水的林姓居民,進入下樹山開墾,使下樹山成為早年內埔地區米糧的出口港。隨著林姓居民而來,賴、李、馮、鍾、劉、黃、曾各姓居民,也從濫濫莊沿著河流而上,來到下樹山,接著再轉到內埔或其他各村莊。
     河洛族群來內埔的時期要比客家族群晚,大約是在清朝康熙六十年(公元一七二一年),有少數隨著軍隊來台的河洛子弟兵前來內埔的東北部居住。最早的居民是隨著當時來台平定朱一貴之亂的南澳總兵藍延珍居住在里港,接著林、沈、許、石、龔、趙等原籍大陸福建漳州、泉州的人士,也順著隘寮溪進入到隘寮、黎明、大新等地開墾。
   平埔族群原是內埔鄉的原住民,但因農墾技術落後,同時一直沒有計劃去開墾內埔地區的大片森林,所以直到大陸地區的客家、河洛移民大舉來到內埔開墾時,便逐漸退到靠近山區的東北部,後來又因為附近所居住的都是河洛人,平埔族人的風俗習慣也完全河洛化了。
     另外,政府於民國四十二年在龍泉成立「內埔榮民之家」,安置早年追隨政府來台的退伍軍人。因此便有許多原籍大陸各省份的榮民,居住在龍泉、龍潭二村,使得龍泉地區形成了內埔鄉中一股獨特的外省文化。

四、後堆傳統建築簡介篇


        內埔鄉是早年六堆客家的政治、文教中心,鄉內留有不少傳統建築,現在就讓我們走訪古蹟吧!
 

(一)天后宮

天后宮位於內埔鄉市中心,內埔車站旁,地點適中顯著,建於清朝嘉慶八年,是六堆歷史最久的廟宇,六堆的組織在公元一七二一年成立時,就是在內埔天后宮開會。
   清朝乾隆時代,從廣東前來台灣移民的客家人士,由湄洲的媽祖聖地,分了神民的香火來保護航海安全。當一路順風的來到內埔後,就將媽祖安置在內埔。清朝嘉慶八年,鍾麟江向六十莊民募款四千四百一十兩銀興建天后宮。道光二十九年舉人鍾桂齡重修。
   日本人據台期間,全省廟宇很多遭到破壞。天后宮的媽祖神像也被送到潮州的郡役所,錮禁達八年之久。台灣光復後,鄉民希望迎媽祖祭拜,於是在民國卅六年向政府呈請核准,並募得經費重修廟宇後迎回媽祖。
   天后宮內有很多古匾,如清朝咸豐年間都司所送的「慈航普濟」、同治壬申年鳳山知縣所送「寰瀛覆冒」、乙亥年李光所送「萬國咸賴」等。大門兩旁的牆壁上則豎有清朝時代的石碑各一塊, 其中一塊「封令古令埔碑」對後堆開發史具有重要意義,廟裡左右牆壁上也有古老石碑,非常珍貴,如果有機會,應該看看它。
   天后宮現在已經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祀祭主神天上聖母(紅面媽祖)及其守護神千里眼、順風耳等。
 

[TOP]

(二)昌黎祠

     緊鄰天后宮有一座台灣唯一祭拜韓愈的廟宇-昌黎祠,內埔人都稱「韓公祠」,它的創建有「嘉慶八年鍾麟江」與「道光七年武生李孟樹」兩說,以後說為佳。
  內埔地區客家人的祖先,大多來自大陸嶺南,受到曾經在嶺南當官的韓愈照顧很多,為了懷念恩德,移民來台灣後,便建了內埔昌黎祠來紀念他,並充做講學的學堂。昌黎祠內奉祀韓愈、趙德、韓湘等。它顯示了族群來源、文化道統及廟祀功效的三個意涵。
   早年昌黎祠是內埔鄉的學術中心,曾經聘請很多有名的老師在祠堂教學,對內埔鄉的學風影響很大。最近每逢聯考季節,在祠內的供桌後面,就貼滿了參加考試學生的准考證,希望能得到文公的保佑而順利金榜題名。

 [TOP]

(三)忠勇公祠

     內埔公墓入口,靠近內埔村的路旁,有一座小小的忠勇公祠。它主要在紀念清朝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之亂時陣亡在佳佐的內埔義士二十人。
       忠勇公祠原來的位置面向東邊,對著大武山,但台灣光復後,祠旁漸漸有人搬來居住,擋住了祠門,於是便改成面朝路面的西南向。

 [TOP]

 

(四)  開莊伯公祠

     位於內埔村東成路內埔米廠的後面,有一座小型的土地公祠,看起來不起眼,卻是在開莊時所建立的土地公祠,是內埔鄉歷史最久的土地公廟,對本鄉的開拓很有紀念性。

 

 

[TOP]

 (五)懷忠門

      位於豐田村內。在嘉慶年間,有客家先民鍾耀珍率領宗族前來開墾,後來成為村落。為防止「山胞」(1994年8月1日改稱原住民)出草殺人或阻止他族侵入,而建立了城門。原先設有東柵門,據今約兩百年歷史,但目前已經拆除。
   清朝時期,台灣因為地處邊疆,社會動亂不安,六堆先民靠著自衛組織維護地方安寧,清朝皇帝乃頒發「褒忠」、「懷忠」匾額,以示嘉許,懷忠門上的字體就是模拓皇帝的御筆。

[TOP]

 (六)延平郡王祠(鄭成功廟)

豐田村內的鄭成功廟每年的祭典日與全省各地奉祀鄭成功的寺廟不同,它選在農曆十一月十四日,因為這天是建廟之日。
   一百多年前,住在豐田的居民,每逢雨季來臨,都因為麟洛的氾濫成災,使得開墾的田地沖失,甚至連人命也受到傷亡。於是所有居民決定建廟祈願,以求消災。
   建廟完成要奉祀神明時,經過大家的同意奉祀鄭成功為主神。因為那時正值民國九年,台灣、澎湖已割讓給日本,地方上建廟必須經過批准,剛好當時的日本總督,對於鄭成功的忠烈精神非常欽佩,於是特別請日本政府將鄭成功廟改為開山神社,以達到安撫台灣民眾的效果,因此豐田村的居民便決定建造延平郡王祠。

  [TOP]

(七)古令埔碑

古令埔是指美濃開始到隘寮、成德的一大片荒地,在隘寮溪與東港溪的上游,它靠近大武山。

清朝嘉慶二十年間,鳳山縣的居民伍和裕,獲得官方的許可,以開墾荒地為名,從美濃開始經過隘寮,一直到萬巒鄉成德村,沿著山邊建築草寮,雇工從事開墾工作。當時居住在內埔附近的地方人士,見到這些工人良莠不齊,心理感到恐慌,再加上社會不安定,時常有盜匪謀反的事件發生,深怕會因住在草寮旁邊而受到連累,因此便決定阻止伍和裕的開墾工作。經過籌備多日後,由附近的客家青年手持火把,燃放空炮,把草寮的工人引誘出來,再放火把草寮燒毀。伍和裕看到工寮被燒,便向內埔仕伸鍾麟江等人告狀,控告附近居民放火搶掠殺人之罪。於是鍾麟江便將事情原委呈上清朝政府,經清朝政府派人調查後,判定客家居民放火燒工寮,應賠償伍和裕五百銀元,而古令埔則禁止移民開墾,只准許平埔族原住民可以自由耕作,凡違反者要受到嚴厲處罰,並建碑石在古令埔處,以告示大眾。原先的碑是建在雅麻灣溪南保安林內,日據時代則遷移到老碑村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