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rica.gif

()作業方式

臺灣鮪魚漁船的作業方式以圍網與延繩釣為主,分述如下:

1.圍網

台灣於1982年引進美國的鰹鮪圍網漁法,以前鎮漁港為發展基地,其作業漁場以中西太平洋海域為主,主要捕撈海洋表層的正鰹及黃鰭鮪為主。發展的初期進口日本船團式圍網船,並且聘請日籍漁撈長指導,後又自行研發美式的單船圍網;1984年第一艘臺灣自行建造的鰹鮪 圍網船終於下水作業(豐國707),我國開始邁入大型鰹鮪圍網漁業經營之列,往後十年發展更為迅速。

圍網主要的漁法原理是利用魚群群聚的特性,當發現魚群時便以大型圍網迅速將魚群包圍阻擋的圍網方式,在遠洋漁業中算是屬於科技性和技術性密集的漁法。其作業方式如下:

 

(1)投網作業

清晨三點至三點半,漁撈長首先觀察海況,分析海流流向、流速,從影像紀錄判斷流木周圍的魚群數量、深度及魚群動態。大約在清晨四點左右放下工作艇至流木旁繫住流木,放下水中集魚燈,進行集魚作業。等到時機成熟,漁撈長通知船艉的作業艇準備投網,此時作業艇會從母船船艉的滑道滑下,連帶會將附結餘艇上的網端一併拉下,母船與作業艇配合包圍魚群。一般作業均選定於天快亮前完成投網作業,因為此時魚群警覺性較低。

(2)締括作業

締括作業主要是將締括鋼縮緊,讓網具成為一封閉之袋形。當投網時,網片僅達到遮斷之目的,魚群還是能由網片之下端及開口處逃出,因此必須收束締括綱。

(2)揚網作業

當締括作業完成,網內的工作小艇流木脫出後,隨即開始揚網作業,使漁獲物集中在有限空間的捕魚部。

(3)凍結作業

圍網船在抵達船前,需先製造約25度的濃鹽水,溫度維持在-10-15度左右。大型抄網從捕魚部撈取鮪魚,鮪魚自滑道滑入濃鹽水儲存艙內,使魚體溫度急速下降以保持鮮度。當魚體呈現六至八分硬時,再將魚艙內的濃鹽水抽至另一空艙內,重灌入新的濃鹽水。此動作可使魚體翻動,避免魚體凍結後呈現彎曲、凹陷或變形,而影響魚貨物品質和價格。

2.延繩釣

凌晨4點開始,大約都會在中午12點以前完成。通常一次作業他們會投下3千至4千鉤,在每13-16鉤中間都會加掛一付浮標繩及浮球,以保持幹繩的懸浮,幹繩投掛之總長度可達幾十公里,投繩作業完成後,經過十多個鐘頭的等待,開始進行揚繩作業,將漁獲及漁具收回。

(1)施放幹繩

   投擲幹繩時,船會慢慢地往前開進且保持與潮流方向垂直,再設定幹繩投放速度及控制繩跟繩的間距,依照預期釣鉤投放之深度,以電腦來控制幹繩投放的速度,接著使用自動投繩機將幹繩投入海中,就完成了作業。

(2)掛餌

   通常採人工掛餌,並順便把防止海鳥偷餌的鳥繩架好。餌料主要有下面幾種:

鮪魚魚餌

備註

魷魚

鮪魚的最愛,以魷魚當餌時漁穫量最高

沙丁魚

 

秋刀魚

以在北海道海域捕得的34號秋刀魚為魚餌

虱目魚

因虱目魚魚餌較貴,所以較少用

(3)掛支繩

先設定支繩間的距離,並將支繩掛勾於幹繩上,掛繩機就會自動將支繩和幹繩連接,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許多人力和時間。

(4)拋餌

現今大多採自動拋餌機來完成,一來可以節省人力、又可將餌料拋的距離較遠,而方向也較固定,可避免支繩和幹繩的糾結,餌料也較不會被海鳥奪食。

(5)投擲浮球及電子浮標

    觀察魚場的狀況,將勾掛浮球於幹繩上,接著調整投放浮球的間距後,將浮球投入海中漂流,可隨時掌控漁具狀況。

《TOP》green41_up.gif

BACK《一、作業海域green41_back.gif

NEXT《三、魚貨處理green41_next.gif

回相關漁業經濟green04_up.gif